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3年初,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国会选举工作“胜利”结束。
根据国会组织法,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省议会选出,每省10人,全国共22个省,再加上蒙古27人、青海3人、西藏10人、中央学会(由中央提名德高望重者组成)8人、华侨6人,共计274人;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出,每80万人产生一名议员,共计596人。选举采用复式选举,初选由选民直接选举,选出50倍于定额的候选人,再由候选人互选定额议员。如当时奉天省(辽宁)众议员名额为16人,初选产生候选人800人,再由这800人互选出16人。
很显然,这是按照美国模式“照方抓药”,也是一些人喜闻乐见的民主形式。
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统计,有选举资格的选民约4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凡是具有选民资格的国民,在选举调查时(类似人口普查)要将选举资格证明材料(资产、学历、纳税证明等)复件交入户调查员收执,到投票日,携带同一证明原件到投票所核对姓名后,领取空白选票一张,当场填上所选候选人姓名,投入密封的投票箱。今天看来,选举流程并不复杂,可对于这些从大清国走来的,刚刚剪了辫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政治生活”的中国选民来说,这简直就是学前班还没毕业,就要去读博士,从“奴隶时代”一步跨到了“社会主义”。
在选举过程中,贿选、冒选、漏选自不必说,买卖选票、打架斗殴也属常见,而在投下“神圣庄严的一票”时,其囧人囧事更是前所未闻,让人难以置信。
据民国二年1月19日的《时报》报道,湖北某地一投票所未开门之前,选举工作人员就在所内预先发放选票,当地乡绅白某、陈某等十几人人乘机哄抢一二千票,夺门而出,跑到没人的地界儿填写后,将大量选票藏于裤裆之中。不料,就在这些绅士们摇头晃脑,迈着“方步”,装模作样地投票时,被其他投票人发现了“隐私”。一阵群殴后,白某、陈某等人被带到派出所,警方在其内裤及裤裆内搜出选票百余张。众选民见状大怒,指其“作贱选票,污秽字纸”,将白、陈等人的裤子撕成碎片,以致其“两股受伤颇重”。可叹两位老兄不仅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还被迫“走光”,有辱斯文。是可忍,孰不可忍,其祖宗地下有知,不再气死一回才怪。
囧事至此,囧人辈出。据《顺天时报》记载,主持当地选务的甘肃某“县领导”接到调查选举人的上级文件时,大惑不解,行文报告:“卑县文风不振,贡、廪、附、增、监尚有可选,若选举人独无”。看样子,这位科举出身的县太爷误把选举人当作了选“举人”,亏得是选举人,要是选进士,那就更热闹了。真是“雷人”至极,令人喷饭。
笑一笑,十年少,可百年前的笑话却实在让人笑不起来。对于突如其来的“民主”,一县之长尚且如此,普通民众就可想而知了。
30多年后的1948年,国民政府进行国民大会选举,《字林报》转载路透社消息说,记者采访了两个基层选民,一人说:“我不知道什么叫选举,我只知道赚钱养家活口。”另一人说:“我是一个苦力,有保长甲长替我做主就好。”对于这次被政敌称为“伪国大”选举,外国记者总体评价是:中国人对大选毫无兴趣。投票当天,由于不识字的选民太多,当局只好叫来一些中小学生“代笔”。据当事人回忆,投票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手拿选票,走到代写选票者桌前,递过选票。代笔者问道:“你老选谁?”老大娘说:“谁知道谁是谁啊,你看着写吧!”代笔者又说:“候选人有刘某某和唐某某两位,您说选谁我就给您写谁,这是选举法的规定。”大娘道:“我谁也不知道,你写谁都行啊!”代笔者只好在选票上写上了刘某某的名字。由于这种情况太多,代笔的学生就给起了个名字:叫“点秋香”。
当然,这都是前朝故事,至于“本朝那些事”,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就不提了。
现在经常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东。这点我不否认。但我更认为,评判事物,与其说好坏,不如说合适更确切。一百多年以来,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这是中国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先是学日本人准备君主立宪(清末仿行宪政),又学美国人鼓捣民主共和,再学苏联人建设某某主义,可其效果地球人都知道。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这是为什么呢?折腾了一百多年,哪些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没变?是“中医”好呢,还是“西医”好?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更“霸道”呢?不把这个问题弄懂、弄通、弄透,是不行滴,换汤不换药更是自欺欺人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只关心钞票不关心选票是很多“观众朋友们”的“优良传统”,融入血液,渗入骨髓,“流传有序”。尽管从本质上讲,没有选票做保证的钞票,不是摇尾乞食,就是不义之财。当然,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不光是“老大”们要幸福生活,“老小”也要幸福生活,这都没有错。但话又说回来了,关键是“老大”的幸福生活是不可以牺牲“老小”的幸福生活为代价的。孔老夫子不是教导我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
道是什么?咱们的老祖宗说,道可道,非常道;人家的老祖宗说,不可说,不可说。
不可说,也要说。
照我说,民主虽是一条道,但那不是嘴里说的、纸上写的,也不是键盘上敲的,更不是一人、一团体、一党派谋取利益的手段和“逗你玩”的遮羞布。民主只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是要有一定社会基础和一些“硬件设施”的,比如什么合作精神啦、利他主义啦等等,当“观众朋友”是不被允许的,必要时是需要客串当“演员”的。当然,不民主也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就像你“老大”为人民服务给你送面锦旗,“不为人民服务”也给你送面锦旗一样。任何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怨天尤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就算真有那么一天,老天爷一没留神,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谁能保证习惯于坐在台下看戏的“观众朋友们”吃了就能消化吗?百年前的民主“搞笑版”不会重演么?
照我说,看历史犹如炒股票,虽然那几根“带色”的5日线、10日线什么的剧烈波动,上蹿下跳,可那根长长年线却波澜不惊,按照其自身的规律缓慢运行,而“小散们”往往被眼前的行情所迷惑。其实,“大底”究竟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摘自《和讯博客》
根据国会组织法,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省议会选出,每省10人,全国共22个省,再加上蒙古27人、青海3人、西藏10人、中央学会(由中央提名德高望重者组成)8人、华侨6人,共计274人;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出,每80万人产生一名议员,共计596人。选举采用复式选举,初选由选民直接选举,选出50倍于定额的候选人,再由候选人互选定额议员。如当时奉天省(辽宁)众议员名额为16人,初选产生候选人800人,再由这800人互选出16人。
很显然,这是按照美国模式“照方抓药”,也是一些人喜闻乐见的民主形式。
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统计,有选举资格的选民约4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凡是具有选民资格的国民,在选举调查时(类似人口普查)要将选举资格证明材料(资产、学历、纳税证明等)复件交入户调查员收执,到投票日,携带同一证明原件到投票所核对姓名后,领取空白选票一张,当场填上所选候选人姓名,投入密封的投票箱。今天看来,选举流程并不复杂,可对于这些从大清国走来的,刚刚剪了辫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政治生活”的中国选民来说,这简直就是学前班还没毕业,就要去读博士,从“奴隶时代”一步跨到了“社会主义”。
在选举过程中,贿选、冒选、漏选自不必说,买卖选票、打架斗殴也属常见,而在投下“神圣庄严的一票”时,其囧人囧事更是前所未闻,让人难以置信。
据民国二年1月19日的《时报》报道,湖北某地一投票所未开门之前,选举工作人员就在所内预先发放选票,当地乡绅白某、陈某等十几人人乘机哄抢一二千票,夺门而出,跑到没人的地界儿填写后,将大量选票藏于裤裆之中。不料,就在这些绅士们摇头晃脑,迈着“方步”,装模作样地投票时,被其他投票人发现了“隐私”。一阵群殴后,白某、陈某等人被带到派出所,警方在其内裤及裤裆内搜出选票百余张。众选民见状大怒,指其“作贱选票,污秽字纸”,将白、陈等人的裤子撕成碎片,以致其“两股受伤颇重”。可叹两位老兄不仅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还被迫“走光”,有辱斯文。是可忍,孰不可忍,其祖宗地下有知,不再气死一回才怪。
囧事至此,囧人辈出。据《顺天时报》记载,主持当地选务的甘肃某“县领导”接到调查选举人的上级文件时,大惑不解,行文报告:“卑县文风不振,贡、廪、附、增、监尚有可选,若选举人独无”。看样子,这位科举出身的县太爷误把选举人当作了选“举人”,亏得是选举人,要是选进士,那就更热闹了。真是“雷人”至极,令人喷饭。
笑一笑,十年少,可百年前的笑话却实在让人笑不起来。对于突如其来的“民主”,一县之长尚且如此,普通民众就可想而知了。
30多年后的1948年,国民政府进行国民大会选举,《字林报》转载路透社消息说,记者采访了两个基层选民,一人说:“我不知道什么叫选举,我只知道赚钱养家活口。”另一人说:“我是一个苦力,有保长甲长替我做主就好。”对于这次被政敌称为“伪国大”选举,外国记者总体评价是:中国人对大选毫无兴趣。投票当天,由于不识字的选民太多,当局只好叫来一些中小学生“代笔”。据当事人回忆,投票刚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有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手拿选票,走到代写选票者桌前,递过选票。代笔者问道:“你老选谁?”老大娘说:“谁知道谁是谁啊,你看着写吧!”代笔者又说:“候选人有刘某某和唐某某两位,您说选谁我就给您写谁,这是选举法的规定。”大娘道:“我谁也不知道,你写谁都行啊!”代笔者只好在选票上写上了刘某某的名字。由于这种情况太多,代笔的学生就给起了个名字:叫“点秋香”。
当然,这都是前朝故事,至于“本朝那些事”,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就不提了。
现在经常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东。这点我不否认。但我更认为,评判事物,与其说好坏,不如说合适更确切。一百多年以来,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这是中国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我们先是学日本人准备君主立宪(清末仿行宪政),又学美国人鼓捣民主共和,再学苏联人建设某某主义,可其效果地球人都知道。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这是为什么呢?折腾了一百多年,哪些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没变?是“中医”好呢,还是“西医”好?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更“霸道”呢?不把这个问题弄懂、弄通、弄透,是不行滴,换汤不换药更是自欺欺人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只关心钞票不关心选票是很多“观众朋友们”的“优良传统”,融入血液,渗入骨髓,“流传有序”。尽管从本质上讲,没有选票做保证的钞票,不是摇尾乞食,就是不义之财。当然,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不光是“老大”们要幸福生活,“老小”也要幸福生活,这都没有错。但话又说回来了,关键是“老大”的幸福生活是不可以牺牲“老小”的幸福生活为代价的。孔老夫子不是教导我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
道是什么?咱们的老祖宗说,道可道,非常道;人家的老祖宗说,不可说,不可说。
不可说,也要说。
照我说,民主虽是一条道,但那不是嘴里说的、纸上写的,也不是键盘上敲的,更不是一人、一团体、一党派谋取利益的手段和“逗你玩”的遮羞布。民主只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是要有一定社会基础和一些“硬件设施”的,比如什么合作精神啦、利他主义啦等等,当“观众朋友”是不被允许的,必要时是需要客串当“演员”的。当然,不民主也是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就像你“老大”为人民服务给你送面锦旗,“不为人民服务”也给你送面锦旗一样。任何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怨天尤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就算真有那么一天,老天爷一没留神,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谁能保证习惯于坐在台下看戏的“观众朋友们”吃了就能消化吗?百年前的民主“搞笑版”不会重演么?
照我说,看历史犹如炒股票,虽然那几根“带色”的5日线、10日线什么的剧烈波动,上蹿下跳,可那根长长年线却波澜不惊,按照其自身的规律缓慢运行,而“小散们”往往被眼前的行情所迷惑。其实,“大底”究竟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摘自《和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