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数学学习兴的兴趣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最有效动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乐学、爱学,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92-01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对其产生向往的一种心理倾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意志。可以说,浓厚的兴趣能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而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后天的诱发和培养形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应首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转化为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过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唤醒学习数学的内在冲动和激情,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当今社会,对于个人而言,必须具有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中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刻苦学习,具备真才实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2 建立民主.健康、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的首要条件
  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着《学记》说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不喜欢某位老师,那么他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研究表明:初中生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有96%的原因来自对任教该科老师的喜欢。
  2.1正视现实
  农村初中生大多来自偏远的乡村,而且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缺爱,学习缺辅,数学基础总体较差,如果现任教师对此一味进行唠叨、责怪,只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老师坚信
  学生除了弱智者外,都可以学会数学。老师应积极鼓励、暗示学生“我能行”,如果不能坚持这一信念,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造成师生间感情的疏远一发展到在课堂上不听你讲课一反感你上课一厌恶数学一逃避并放弃学习,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3学生自信
  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严密、逻辑推理性强。一些学生学不好数学,主要是没有信心。因此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与学生交流、单独辅导都应该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点燃自信的火花。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从基础一点点补起。
  2.4大胆赏识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讲出自己的见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一观点已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同。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面子与自尊,因此当学生讲述自己的见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不应马上否定、给出批评,而是与班上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该同学的解题思路、方法及公式的理解运用、计算是否正确,应尽量做出积极的引导和评价;当学生给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比老师的更高明,应受到充分的肯定、鼓励与表扬。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进步的取得、老师表扬、赞许是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和产生求知兴趣的源泉。
  2.5以身为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会感染学生,并让学生自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条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课堂组织能力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板书工整,手工画图好等传统技能外,还要熟练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方式不拘一格,语言幽默风趣,能打破数学课堂沉闷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究数学问题,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培养数学兴趣。
  4 讲述数学史,培养数学情感,引发兴趣
  在漫长的数学历程中,感动人心、激人上进的数学史知识不胜枚举。学生一般都喜欢逸闻趣事,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理论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故事、数学在科技中作出的贡献、数学中一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 创设情景。精心设疑,激发探究心理,诱导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通过恰当的质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诱导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6 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人的智力,提高兴趣
  初中数学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分数讨论的思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常用的解题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通过基本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技巧的结合来培养人的数学智力。学生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的这种重大作用,势必会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教师实施的教学策略起关键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如何精心设计出合作学习流程,从学生激趣、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  【关键词】课堂 小组合作 步骤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51-01  《新课
期刊
【摘要】本文从自尊的概念入手,详细的介绍了自尊的内涵以及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因素,最后阐述了赏识教育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以及进行赏识教育应该把握的要点。  【关键词】自尊 赏识教育 评价 惩罚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79-01  1 自尊概述  1.1自尊的内涵  自尊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过程,是个体
期刊
【摘要】思维是存在于人心理的一种心理活动,数学是一门思维推理能力极强的学科,要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时候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负责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去思考问题,使学生能有敏捷清晰的思维推理能力,这样才更有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 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营造创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有着十重要的意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创新意识;借助延伸迁移,拓宽创新领域;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创新活动这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学语文 营造氛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价值观的意义,然后通过问卷分析了技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以多维度的德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并探讨了德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技校应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德育教学的优势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德育教学 技校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40-01  1 引言  价值观是指
期刊
【摘要】随着教师创新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聋校教育中,怎样使聋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聋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聋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聋校教学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聋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
期刊
【摘要】幼儿师范学校的体育课程,一直都是社会以及幼儿学校所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幼师体育教学迅速适应学前教育新课程的要求,理解新课程,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具有特点的学前体育教育方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摆在幼师体育教学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师 体育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委任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是学生效法的社会榜样。因此,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做好班主任,我认为就必须抓好班主任工作的两块基石:表扬与批评。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 表扬 批评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89-01  1 基石一班主任应善
期刊
【摘要】有人说艺术家的责任是将司空见惯的东西凸显出不同寻常的感觉。我想这也是美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吧,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从事6.7年的美术教学我深深地发现从属艺术的美术教学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独特的功效。  【关键词】兴趣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勇气 学习乐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预习,重难点、还原思考,质疑问难几个节点上培养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反思、形成反思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  【关键词】反思 学习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8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