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实效性初探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是,当前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达到这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呢?笔者试着从课堂入手,由课内延伸向课外,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班级、教师、家长四方面的阅读的积极性,还学生一个充分的阅读时间、宽松的阅读空间,用坚持和努力来使课外阅读慢慢成为一种习惯,如呼吸般自如,向更深处漫溯。
  诱导激励,激发内驱力
  心理学认为:对某一事物的热爱情感和浓厚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某项活动,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小学生好胜心强,非常善于表现自我。对此,笔者在推进课外阅读时,就经常故意“示弱”,让他们来当我的“老师”。在介绍《大林和小林》这本书时,笔者说:“老师最近买了一本新书,书名是《大林和小林》。老师看了一小部分。大林和小林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母早早的去世了,他们俩人外出谋生。大林被一个富翁收养了,好吃懒做,养尊处优;小林在资本家四格格的工厂里做童工,饱受欺凌和虐待。最后他们俩人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可是老师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看下去,要是哪个小朋友能来讲给老师听那该多好呀!”这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人手一本书,下课看,回家看。不时有学生跑来给笔者讲故事。听到他们娓娓道来时,笔者不禁暗暗拍手叫好!有同学还对家长说:“今天,我给老师讲了大林和小林的故事,老师听得可入神了。原来老师也有不懂的时候啊!看来我要多看书,跟老师比赛!”正是这样的诱导激励,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
  多渠道阅读,增强感召力
  流动阅读,有张有弛 在阅读活动中开展图书流动阅读,生生流动阅读,班班流动阅读,师生流动阅读,亲子流动阅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定目标,在書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网络阅读,有抑有扬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笔者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来开展阅读,指导学生适时、有选择地阅读,并结合晨会课、班队课开展讨论。有时还通过博客和QQ群等形式来进行师生、生生阅读后的相互交流。这既扩充了学生知识信息的容量,又促进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使之逐步养成主动探索、主动阅读的习惯。
  书市阅读,有舍有得 本校有个传统的特色活动就是“红领巾买卖街”。到了活动时每一位同学都拿出自己看过的书籍进行买卖,形成书市。在书市中,学生们不仅能借此淘到自己心仪的图书,还能使手中多余的图书找到归宿。闲置的图书能再溢书香,童年的伙伴能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一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书只有捧在手上读才能散发出缕缕清香。
  多渠道的阅读,召唤着学生尽情地投入到阅读的百花园中,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万紫千红总是春。
  多方结合,发挥整体效益
  阅读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要想达到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量,这就需要学生有自觉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犹如参天大树的成长,只有通过学校、家庭这些阵营的互动、共动和联动,我们才能如愿以偿。
  在平时的阅读中,笔者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并发动他们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要求家长平时关心自己孩子在读什么书,抽空也读读这本书,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聊聊书里的内容,适当进行一些阅读指导;同时还利用晨会、班会课,邀请部分家长来班上进行好书推荐、交流阅读心得,期末评选“书香家庭”作为鼓励。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针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我就设计推荐阅读书目亲子共读活动计划,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填写好阅读记录卡。慢慢地,大部分家长都参与到亲子共读活动中来,在工作之余与孩子一起读书,交流读书感受或填写阅读记录卡。这样,家长既能从孩子阅读的书籍中窥视孩子的所思所感,也能从孩子阅读的兴趣中了解更多有关孩子的最新动态。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学生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课外阅读这么关心、这么重视,自然而然地,他的阅读兴趣就上来了,阅读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方法指导,延续阅读效果
  真正的阅读是“获取原料,生产思想、完成构建”的过程。阅读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量”的积累活动,不只是“汲取”,更为重要的在于思考、创造,在于“生产”和“输出”思想。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扎实、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是推进学生进行持久、深入阅读的关键所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常会有老师在向学生推荐读某本书之后,便没有了下文,不了了之,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就可想而知。笔者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就要求学生在读这本书一段时间后,进行阅读交流。这样,既检验了前一段时间阅读的效果,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动力,做到推荐与品读结合,有始有终。这样的阅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和思想的美餐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在一次次阅读时间的保障中,在一次次推荐、品读的不断体验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渐提高,增进了阅读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商城小学)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除了自觉做教育的愿望外,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正确的方向,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有理性思考、不盲目跟从的品格。这就需要每一个老师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和批判质疑的思维,能接受他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谦虚地向一切可学资源学习,而不是唯我独尊。  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当人们从过去那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就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休闲与娱乐;当人们从繁琐的记忆与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就有了更多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心理动因,它是和创新思维、创造性活动紧密联系。它对激发联想和创造性思维、唤起情感体验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
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笔者在学法指导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教学效率,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很好地解决了教和学这一矛盾。如何把学习方法指导应用到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点教学经验。  强化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最根本落脚点是要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可见学法指导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
吴江新民印染厂根据清洁生产审计的可行性方案,针对企业生产现状,为了降低溢流产品退浆前处理助剂、水、电、汽耗用,把部分溢流产品的退浆工序分离出来,指定专用常温常压卷染
3月20日,贵州省普定县第一中学学生打砸学校。该校学生表示,3月8日开学以来,学校食堂设施未完工,学生们要排上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吃上饭,而学校规定的午餐只有35分钟,“同学们排着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成长,特别是在抽象的、枯燥的以及缺少情感内容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它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成为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积极面对并努力实践的课题。笔者为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将点滴心得赘述如下,以飨读者。  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自
<正> 中医药学的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是廿一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就现代医学影像学与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1.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是西方医学现代化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