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琛教授 画笔不辍 艺海无涯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明琛先生
  著名油画家、色彩学家
  被誉为“香港人物肖像油画第一人”
  其艺术生涯充满传奇色彩
  因缘巧合遇恩师,天赋異禀展才情
  先後得多位名家之真传
  多年历练,他出版《美育》、开设“艺用色彩学课程”
  创作大型油画组《中华民族·丽人行》
  三大事件,凝聚了他多年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及超群卓越的学术成就
  在油画界引起轰动
  如今,他笔耕不辍,挚爱艺术
  天赋異禀 巧遇恩师
  因躲避战乱,出生香港的林明琛跟随母亲回到家乡海南农村。殊不知,多年後,这位曾经的放牛娃,遇到了一位留法的“伯乐”。
  1941年,林明琛先生出生在香港,由於战乱,随母亲回到家乡海南文昌,而父亲则远在新加坡。不幸的是他仅四岁,父亲就因劳累而早逝。在文昌农村的日子,幼年的林明琛先生跟着母亲放牛耕田,生活贫困卻一直保持着优異成绩。
  “之後,母亲到海口给别人当媬姆,站稳脚跟以後也把我带到海口读书。”在这里,林明琛有幸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恩师——符拔雄老师。
  符拔雄老师早年留学法国,与徐悲鸿、吕斯百先生等结为同窗挚友,砥砺艺术,孜孜以求,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生对艺术执著地追求,坚持不懈,不辞劳苦。




  “由於成绩优秀,我一路考入当地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1953年,林明琛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海口九小(现全国重点小学)高小插班生,後又考进海口市第一中学。一次图画课中,他聚精会神地给同学画像。画完之後,他一转身,偶然发现学校的美术老师——符拔雄老师正站在他身後看他画画,因而变得紧张起来。不过,符老师亲切地问道:“给我看看好吗?”林明琛只好把本子递给符老师,“画得蛮不错。”符老师说着又往前翻了几页,看到有一张正好是林明琛在课堂上偷画的符老师素描象。“这个画的是我吧?”“很像嘛。”这时的林明琛坐立不安,他心想:“完了,上课开小差被老师发现了。”令其意外的是,符老师並未因此而责备他,相反亲切地说:“明琛,你课外活动时间到我家去一下。”
  听到老师那麽一说,林明琛更是忐忑不安,但老师安排的又不能不去呀。他一直在琢磨着该怎麽办。到了课外活动时间,他还是想不出如何应付办法,只能壮着胆子去了符老师家。但一进门,“哎呀,太感动了。当时,符老师家里挂了十几幅临摩法国罗浮宫里的画,我一看就捨不得走。”符老师见我如此痴迷,便说:“既然你喜欢,以後就来我这里学习画画吧。”但因家境贫寒,学费都是学校全免的林明琛面露难色,这时,符老师微笑着说,“不用準备纸笔,我这里都有。”
  在符拔雄老师的精心引导之下,素来热爱画画的林明琛先生在中学时立志要当一名画家,而这个,也成为了他今後几十年之人生理想。
  辗转粤湘 厚积薄发
  这位自嘲做了大半辈子的“业餘画家”,终於在1985年回到母校大展拳脚,退休後迁往香港,被誉“香港人物肖像油画第一人”。
  1961年,林明琛先生追寻内心的意愿,以优異的成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系,在这五年内受到了专业、系统的美术理论训练。
  三年级时,他的专业成绩快速提升,人体素描作品被入选留校,油画处女作《爷爷与孙女》,入选当时的“广州美术学院全国巡迴展览”,並刊登在1964年《羊城晚报》专版的头条。这也成为了林明琛先生学习生涯中一件十分自豪的事。
  1966年,正值毕业之际,林明琛先生有幸参加了王式廓教授领导的集中全国油画精英的“焦裕禄事蹟展览”美术创作组,与全国30多位著名油画家一起在兰考和北京集中创作,作品全部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此後,又在广州参加了名家组成的创作组,完成了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韶山火车站、广东水产馆的大幅油画创作。
  与名家朝夕相处,共同创作的日子,为林明琛先生这位即将出校门的油画学子带来了十分可贵的实践经验,“跟着多位名家摸爬滚打了几个月,令我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结合,在艺术方面得以快速提升”。毕业後一年的1967年9月,林明琛先生以品学兼优的成绩和表观,被派往作为当时重点分配的湖南省韶山区工作。


  八十年代,全国正缺乏一本普及性的美学知识刊物,林明琛先生在1980年调进湖南人民出版社,就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创办了以全国六大美学家朱光潛、王朝闻、蔡仪、李泽厚、洪毅然、蒋孔阳等为顾问的中国第一本以普及美学知识,推广审美教育为宗旨的刊物《美育》,该刊物在当时被评为全国八大优秀刊物之一。
  1985年,他被调回广州美术学院,负责管理全院的科研、创作及色彩课专职教学工作,担任大学教授。“近二十过去了,广州美术学院培育出多少优秀学子,然而,我还能回校担任大学教授,十分感恩。”当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仍是林明琛先生在艺术的高深造诣。“一个人除了要有实力,也要有机遇。”运用多年的艺术积淀,他出版了近40万字的专著《艺用色彩学》,有人评价,该专著是其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广受艺术学子的喜受,被称为“艺用色彩小百科”。
  “毕业後,因某种‘莫须有’原因一直没机会到专门创作单位搞创作。”曾经,他当过清洁工、售票员、幹事、教师、记者、编辑等等,因而,林明琛先生曾自嘲做了大半辈子的业餘画家。不过,退休後,他尽情地投入创作之中,佳作频出,更成为“香港人物肖像油画第一人”。
  艺海无涯 坚守真善美
  “搞艺术创作,一是思想,二是生活,三是技巧。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我的目标很明确,从立志成为一位画家开始,我一直认为这个坚持仍然是对的。”


  进入2000年,林明琛先生动了创作由56幅油画组成的油画组画——《中华民族·丽人行》的念头。“最初,有一位商人劝我,画一幅卖一幅。但是,我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因为它代表着我对祖国的一种深切情感。”谈起初衷,他表示,“以往我国的画家所画的少数民族大多都是瘦瘦弱弱,但在祖国日益繁荣的同时,应该画出少数民族的饱满和亮丽,並通过56个民族的肖像图腾去演绎源远流长的民族魂。”
  “艺术一定要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明琛先生就发表文章《发展中华民族油画》,提出油画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问题,而油画组画《中华民族·丽人行》,正是他对“中华民族油画”的实践与探索成果,在业界好评连连。
  多年的创作,富有人文气质的林明琛先生喜欢融入大自然作画,将全身心融入大自然当中,感受土地的气息、阳光的温暖、空气的流动,创作了一大批风格鲜明的真善美的油画作品。有人评价:“在他的油画世界,人们可以感受到充满生命的原始情感,流露着本土地域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淳朴气息,还有画家自由奔放的艺术生命。”
  “搞艺术创作,一是思想,二是生活,三是技巧。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我的目标很明确,从立志成为一位画家开始,就坚持认为这个仍然是对的。”林明琛先生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的原则与坚持,艺术水平不断提升、精进,多年来,他陆续开展了十多个油展个展、出版了《林明琛油画集》等个人专集十多部,获香港画家联会展第一个油画金奖,优秀作品入选《中国油画10家》、《百年中国油画》等等,成绩斐然。
  “感谢我的母亲,是她奉献了一切,使我这个逃难在边远乡村的放牛娃,能一直读到中国大都市的高等学府毕业;感谢多位老师,让我认识人生,获得在艺术道路上必须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知识,让我的人生不断变得精彩。”——一位心怀感恩的人,一位懂得人生真善美的人,从他的笔端,往往能流露出最美的图画,流芳人间……
其他文献
一曲经典的《夜来香》  歌声婉转、吐字清晰、感情丰富  像是在向听众们浅浅倾述着  微凉宁静的夏夜,一朵朵夜来香兀自开放  淡淡的花香漂散在夜色的清幽中  听者枕着阵阵的花香,陶醉在歌声中  这位歌唱功底深厚的演唱者,  並非专业歌手,而是香港资深律师罗家英先生  他的歌声,令人痴迷  有人说,好的歌声无異於一顿精神大餐,令人心旷神怡,这话一点不假,倘若你也曾是罗家英先生的听众,想必对此也深有体会
期刊
灿烂的阳光,驱散了乌云的阴霾  绚烂的彩虹,衬托出雨後的清新  无常的浮生,呈现着起伏的波段  但心态的差異,往往造就不同的人生  乐观者看到希望,悲观者变得沉沦  积极者无畏突破,消极者坐困愁城  黄星轩先生感同身受的经历让自我得以重生  从此更肩负一个快乐的使命——  教授笑、传递笑、以笑带动正能量  笑的感悟 引他走出人生低谷  笑容,是人们脸部显现出自然舒适的状态之一,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
期刊
他是一位傑出的成功青年企业家,他是一位心怀广阔的社团青年领袖,他心繫香港基层,十数年服务,风雨坚守。针砭时局,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力促发展,献智献力。  记 者:立法会的选举已经结束,您如何评价这次选举活动和这个结果?  李丰年先生:这次立法会选举结果反映出来的一个方面就是前期的助选宣传和工作有效果,同时也有提升的空间。香港各界人士当下以及以後需要思考以及要做是怎样更好地将特区政府的形象树立好,出
期刊
10月15日,第12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5日在广州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信表示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表示祝贺。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60年来,广交会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服务国内外企业,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新形势下,广交会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
期刊
2月19日,第十三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开幕,由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的八家军贸公司以“中国防务”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参展总面积达1458平方米,为历年之最。  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组成的中国展
期刊
为期10天的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10月15日在釜山海云台电影殿堂落下帷幕。期间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299部影片在电影节展映。中国影片《清水里的刀子》和《捐赠者》共同获得电影节最高奖项“新浪潮”奖。  《清水里的刀子》是导演王学博的长片处女作,改编自作家石舒清获鲁迅文学奖的同名短篇小说,由著名导演尔冬升、张猛和万玛才旦共同监製。影片讲述了一位宁夏回族老人和一头老牛的故事,用油画般的画面展现了亚洲
期刊
10月15日,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北省唐山市闭幕。会议期间,来自国际组织、中拉国家政府部门、贸易促进机构、商协会及知名企业的1500多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中拉夥伴关係、投融资服务、创新合作、农业合作、城镇化、能源合作以及跨境电商等议题,坦诚交流、热烈磋商。与会人士认为,中拉经贸合作正湧现新的活力。美洲开发银行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士·斯克瑞文表示,中国是不少拉美国家最重要的贸易夥伴,中
期刊
中国青年舞蹈家刘岩与盲人钢琴少年刘浩10月15日在维也纳获颁象徵与命运抗爭的“塔拉”奖。这一奖项专门表彰那些遭受命运冲击仍然勇往直前、超越自我的人士,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敬意,向社会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是华人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刘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时意外受伤,导致无法行走,但她仍然坚持自己喜爱的艺术,在手舞方面取得了新成就,被称为轮椅上的舞蹈家。她在颁奖现场说,人最重要的是
期刊
不久前,“创科博览2016”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为香港市民带来国家多项先进科技;多位国家顶尖科学家也亲临会场,分享他们的科研经历。  博览会由团结香港基金主办,展品主要以“十二五”规划的科技成就为基础,总共分为八个主题展区,包括航天、航空、深潛、信息、健康、能源、交通,以及创新创业。博览会还设有香港专区,介绍近期获得国际奖项的卓越科研项目及科研精英
期刊
艺术,是一场修行  摄影名家彭丽雯女士以匠心精神  不断改变、参透、突破  以摄影为媒介,融入东方哲学  以画入相,写意光影  亦幻亦真,如诗似画  从而在传统摄影中走出一条新路  真乃:大道至简,悟者天成  写意光影 中西合璧一场东方哲学与西方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受德国Ausmeyer & Gerling展馆之邀,一场别开生面的《映荷影》个人摄影展如火如荼地展出,此次展览的创作者正是彭丽雯女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