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不断前行,教务处办公室规模也随之扩大,对本来就琐碎、繁杂的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为复杂的要求,对办公室工作人员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现状的观察,分析产生此现状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改进的措施。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高校办公室工作者思考。
关键词:高校 教务处 办公室工作 现状 改进措施
0 引言
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通常事务繁多、特性复杂,无章法可循,无规律可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变得更加琐碎、繁忙,却不出成绩,处于此位置的人员也渐渐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表现为在工作中懒于思考,不求创新。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教务处办公室现状的分析,尝试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使得办公室各项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为未来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好积极准备。
1 高校教务处办公室现状与定位
本世纪初,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扩大招生的巨浪,一时间莘莘学子涌入校园。然而,大规模的招收学生,致使学校的建制规模也随之扩大,教务处也变身为学校大教务,不但肩负着开展学校各项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重任,还需兼顾学校内外往来公文、来电、来函以及一些无法估计的事件,不仅有党务、政务也有事务;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务虚也有务实;有常规也有紧急。总的来说,它是学校与二级学院联系的一个枢纽机构。教务处的这一华丽变身,使得教务处工作更偏重于综合型管理职能。教务处办公室在负责日常一般性办公室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又增添了组织和管理的职能,这个转变使得办公室工作越来越繁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人员对于这一转变始料未及,一下子无法适应新的角色,从而就产生了高校特有的大教务办公室“特色”。
2 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现象分析
2.1 思想上固守陈规,还没有从之前的角色走出来。教务处本就是高校中一个繁忙的部门,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主要承担着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的供给、教学例会等各类与教学相关会议的组织与记录、一般性文件的起草、账务的报销与记录、以及各高校教务系统间交流访问的接待任务,同时,它还是联系教务处各科室与二级学院的桥梁,起到协调和沟通的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务处办公室工作量也随之增多,在实际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职责范围之内之外,什么事情都要办公室去管,什么事情都要办公室去服务。然而在人员的配备上却相对偏少,致使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同时,转型前就在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老职员,依旧习惯于之前埋头苦干的工作状态,喜欢按照老的观念去思考,陈旧的规律去办事,殊不知此时的办公室工作已经渐渐的向管理型转变,而不是简单的跑跑腿。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2 工作繁杂,缺少有效地运行机制,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高校教务的转型,使得教务处不但要以开展教学管理为中心,还要兼顾学校其他类型的与之相对应的活动,教务处办公室的工作量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本就繁琐、杂乱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再注入各项新鲜的工作,让被琐事缠身的办公室人员一时间反应不及,疲于应付。最终,只得采取遇到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终日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发生的事情,没有一点计划性可言。同时,办公室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责任范围、管理制度,致使办公室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2.3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作祟。首先,办公室工作的性质本来就是做得多而不容易出成绩的。其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教务处,乃至整个学校的形象。然而,作为大教务的办公室人员,平日里工作繁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错误,久而久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就潜移默化的进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内心,使得他们在工作上变得保守,不愿意探索和创新。
2.4 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人员,是对口专业的并不多,其中大多是从教学岗位转岗人员,或者是海归学历的人才,虽然硕士学历的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从实际情况看,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需提高。
3 高效的教务处办公室工作措施
3.1 除陈规去陋习,角色转变尤重要。由于教务处职能的转变,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尽快进入角色,头脑里要有全局观,要用科学发展观去看问题,不能固守从前的思维和习惯,凭经验去做事。职能的转变,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情况,办公室人员也要有应对的新举措,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具有涉猎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形成管理的思维模式。
3.2 有计划、有规划,繁杂中找规律。不论办公室工作再怎么变化,一般事务性工作也不会变了性质,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你可以找规律、定计划。比如,每个月都会在某一时段发生某些事情(如教学例会),对于这些事情,你就可以提前规划,定好计划,按步骤执行,做到有规律可依。同时,你也可以使用工作日志表,将一周或一个月中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在表上列出,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排序,逐个完成。这样,你就不会陷入繁忙之中,顾此失彼,错误频出。
3.3 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新思维中出火花。俗话说:“做得多就会错的多,不做自然谈不上做错。”作为新时代的教务办公室人员,要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将一些新的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带入工作中,对一些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事务性工作程序进行调整,以高效率为前提,在尝试中不断摸索新方法,擦出智慧的火花。
3.4 操作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能力不可少。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高校教务处办公室人员,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不可少的。新型的高校,对于办公成本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视的。所谓开源节流降成本,高科技时代自然要利用好这个“新型武器”,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结合,运用高校各类办公软件,如教务管理系统、OA高校版信息系统、学生信息注册系统等,完成学校课程的编排、学生成绩的登录、学生信息的记录,以及教学活动的通知和报道,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达到省时省事省力,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3.5 理顺办公室职责,完善办公室制度,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内容的增加,使得办公室职责内容发生变化,需在过去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学校现有的状况和发展规划,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制定出一套内容完善、实用性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个制度,将各项工作引向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使得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律可依。通过制度的完善,职责的明确,可以使办公室人员认清现状,拥有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公平竞争,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对教务处办公室的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可以相应制定一些流程张贴在墙上,让前来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对一些需要文字记录的事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务处收文登记表》、《教务处发文登记表》、《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采购登记表》、《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领取表》、《教务处用印登记表》、《教务处账目报销明细登记表》、《教务处会议记录薄》等做以记录,通过上述方式逐步规范教务处办公室各项事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岗位的特征,改进绩效考核方法,让每个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钻研业务的热情,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办公室人员原有的工作思维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工作性质的转变,以及自身的不足,根据实践经验,运用新观念、新思维去创新和改革,将日常繁杂的事务工作与办公室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其能够逐步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
参考文献:
[1]赵蕾.论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有效开展[J].新西部,2012(14):121,123.
[2]陆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J].决策与信息,1994-2013:48,49.
[3]张伏力.论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现状及建设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3(06):78,79.
[4]王红艳.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34):128,129.
[5]杨洪英.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探索[J].科学导报,2013(16):422.
作者简介:党子君(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高校 教务处 办公室工作 现状 改进措施
0 引言
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通常事务繁多、特性复杂,无章法可循,无规律可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变得更加琐碎、繁忙,却不出成绩,处于此位置的人员也渐渐形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表现为在工作中懒于思考,不求创新。本文将通过对高校教务处办公室现状的分析,尝试探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使得办公室各项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为未来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好积极准备。
1 高校教务处办公室现状与定位
本世纪初,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扩大招生的巨浪,一时间莘莘学子涌入校园。然而,大规模的招收学生,致使学校的建制规模也随之扩大,教务处也变身为学校大教务,不但肩负着开展学校各项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重任,还需兼顾学校内外往来公文、来电、来函以及一些无法估计的事件,不仅有党务、政务也有事务;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务虚也有务实;有常规也有紧急。总的来说,它是学校与二级学院联系的一个枢纽机构。教务处的这一华丽变身,使得教务处工作更偏重于综合型管理职能。教务处办公室在负责日常一般性办公室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又增添了组织和管理的职能,这个转变使得办公室工作越来越繁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人员对于这一转变始料未及,一下子无法适应新的角色,从而就产生了高校特有的大教务办公室“特色”。
2 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现象分析
2.1 思想上固守陈规,还没有从之前的角色走出来。教务处本就是高校中一个繁忙的部门,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主要承担着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的供给、教学例会等各类与教学相关会议的组织与记录、一般性文件的起草、账务的报销与记录、以及各高校教务系统间交流访问的接待任务,同时,它还是联系教务处各科室与二级学院的桥梁,起到协调和沟通的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务处办公室工作量也随之增多,在实际工作中,不分分内分外、职责范围之内之外,什么事情都要办公室去管,什么事情都要办公室去服务。然而在人员的配备上却相对偏少,致使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同时,转型前就在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老职员,依旧习惯于之前埋头苦干的工作状态,喜欢按照老的观念去思考,陈旧的规律去办事,殊不知此时的办公室工作已经渐渐的向管理型转变,而不是简单的跑跑腿。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2.2 工作繁杂,缺少有效地运行机制,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高校教务的转型,使得教务处不但要以开展教学管理为中心,还要兼顾学校其他类型的与之相对应的活动,教务处办公室的工作量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本就繁琐、杂乱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再注入各项新鲜的工作,让被琐事缠身的办公室人员一时间反应不及,疲于应付。最终,只得采取遇到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终日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发生的事情,没有一点计划性可言。同时,办公室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责任范围、管理制度,致使办公室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2.3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作祟。首先,办公室工作的性质本来就是做得多而不容易出成绩的。其次,办公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教务处,乃至整个学校的形象。然而,作为大教务的办公室人员,平日里工作繁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错误,久而久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就潜移默化的进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内心,使得他们在工作上变得保守,不愿意探索和创新。
2.4 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人员,是对口专业的并不多,其中大多是从教学岗位转岗人员,或者是海归学历的人才,虽然硕士学历的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从实际情况看,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需提高。
3 高效的教务处办公室工作措施
3.1 除陈规去陋习,角色转变尤重要。由于教务处职能的转变,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尽快进入角色,头脑里要有全局观,要用科学发展观去看问题,不能固守从前的思维和习惯,凭经验去做事。职能的转变,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情况,办公室人员也要有应对的新举措,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要站在管理者的高度,具有涉猎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形成管理的思维模式。
3.2 有计划、有规划,繁杂中找规律。不论办公室工作再怎么变化,一般事务性工作也不会变了性质,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你可以找规律、定计划。比如,每个月都会在某一时段发生某些事情(如教学例会),对于这些事情,你就可以提前规划,定好计划,按步骤执行,做到有规律可依。同时,你也可以使用工作日志表,将一周或一个月中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在表上列出,并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排序,逐个完成。这样,你就不会陷入繁忙之中,顾此失彼,错误频出。
3.3 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新思维中出火花。俗话说:“做得多就会错的多,不做自然谈不上做错。”作为新时代的教务办公室人员,要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将一些新的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带入工作中,对一些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事务性工作程序进行调整,以高效率为前提,在尝试中不断摸索新方法,擦出智慧的火花。
3.4 操作自动化办公系统的能力不可少。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高校教务处办公室人员,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不可少的。新型的高校,对于办公成本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视的。所谓开源节流降成本,高科技时代自然要利用好这个“新型武器”,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结合,运用高校各类办公软件,如教务管理系统、OA高校版信息系统、学生信息注册系统等,完成学校课程的编排、学生成绩的登录、学生信息的记录,以及教学活动的通知和报道,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达到省时省事省力,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3.5 理顺办公室职责,完善办公室制度,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务处办公室工作内容的增加,使得办公室职责内容发生变化,需在过去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学校现有的状况和发展规划,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制定出一套内容完善、实用性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个制度,将各项工作引向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使得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律可依。通过制度的完善,职责的明确,可以使办公室人员认清现状,拥有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公平竞争,营造出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对教务处办公室的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可以相应制定一些流程张贴在墙上,让前来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对一些需要文字记录的事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务处收文登记表》、《教务处发文登记表》、《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采购登记表》、《教务处日常办公用品领取表》、《教务处用印登记表》、《教务处账目报销明细登记表》、《教务处会议记录薄》等做以记录,通过上述方式逐步规范教务处办公室各项事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岗位的特征,改进绩效考核方法,让每个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钻研业务的热情,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办公室人员原有的工作思维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教务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工作性质的转变,以及自身的不足,根据实践经验,运用新观念、新思维去创新和改革,将日常繁杂的事务工作与办公室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其能够逐步由单一型转向复合型。”
参考文献:
[1]赵蕾.论高校教务处办公室工作的有效开展[J].新西部,2012(14):121,123.
[2]陆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办公室工作[J].决策与信息,1994-2013:48,49.
[3]张伏力.论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现状及建设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3(06):78,79.
[4]王红艳.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3(34):128,129.
[5]杨洪英.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探索[J].科学导报,2013(16):422.
作者简介:党子君(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