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语言,学习数学时才能有灵活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培养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数学 语言 思维 培养
数学语言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自然语言组成的学科语言, 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也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和应用,各种定义、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过程。”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的一点认识。
一、营造和谐环境,感悟数学语言思维
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低年级的学生发言特别积极,但到了五、六年级就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上课不太愿意发言。高年级的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我把学生当成朋友,提问题时,我经常不叫同学们的全名,比如我们班的林子伶,我会叫小伶你来说;对于林观龙,我会说:“帅哥你有什么见解?”而且在学生做完题时,课堂有些乱,我会找一两个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说:我发现我们班的某某男孩今天特别帅,或是某某女孩今天最漂亮,其他同学发现他们已经做好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这样比我们大吼大叫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拉近了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和老师很亲近,整个课堂轻松愉悦,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掌握老师的语言表达。
二、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思维
(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当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交流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千克96克=( )克,可让学生叙述:2千克就是2000克,2000克加上96克等于2096克。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课堂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概括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比的应用”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思维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时,使学生透彻理解圆的概念和画法,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看、画、想、说”进行。看:引导学生观察象棋面、圆桌面、钟面、车轮;画:①用手画②用一个图钉、一根线、一枝铅笔③用圆规画;想:画圆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哪种方法画圆更好些?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画法的过程。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圆的画法的理解,还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思维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可见,“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言”的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数学语言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言”得有理、“言”得连贯、“言”得完整,进而使学生“言”出智慧、“言”出精彩。
【关键词】数学 语言 思维 培养
数学语言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自然语言组成的学科语言, 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也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和应用,各种定义、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始终是一个过程。”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思维的一点认识。
一、营造和谐环境,感悟数学语言思维
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低年级的学生发言特别积极,但到了五、六年级就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上课不太愿意发言。高年级的学生不愿表达的根源是担心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我把学生当成朋友,提问题时,我经常不叫同学们的全名,比如我们班的林子伶,我会叫小伶你来说;对于林观龙,我会说:“帅哥你有什么见解?”而且在学生做完题时,课堂有些乱,我会找一两个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说:我发现我们班的某某男孩今天特别帅,或是某某女孩今天最漂亮,其他同学发现他们已经做好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这样比我们大吼大叫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拉近了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和老师很亲近,整个课堂轻松愉悦,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掌握老师的语言表达。
二、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思维
(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当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交流
同桌之间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千克96克=( )克,可让学生叙述:2千克就是2000克,2000克加上96克等于2096克。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课堂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概括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比的应用”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思维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时,使学生透彻理解圆的概念和画法,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看、画、想、说”进行。看:引导学生观察象棋面、圆桌面、钟面、车轮;画:①用手画②用一个图钉、一根线、一枝铅笔③用圆规画;想:画圆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哪种方法画圆更好些?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画法的过程。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圆的画法的理解,还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思维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可见,“字无百日功,言需千日熟”,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言”的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数学语言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言”得有理、“言”得连贯、“言”得完整,进而使学生“言”出智慧、“言”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