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背景
我园是一所乡镇公办同,在大力发展硬件设施的同时狠抓软件建设,特别重视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我园先后独立承担苏州市“十五”“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2010年我园参与了“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课题研究。2011年,张家港市教科室提出“课题网络化管理”,我们仔细揣摩“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有计划地构建课题管理网络,我们发现,课题网络化管理能让课题研究资料更真实、更完整,实现课题研究与课题管理双“生态”。今天就以精彩的沙龙活动向大家呈现“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沙龙活动,展示我同“课题网络化管理”的进展情况。
2.让全市幼儿园教科负责人明确“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基本含义,了解它的优缺点。
3.明确“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目标和方法,让大家投入到“课题网络化管理”的行动中。
三、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课题网络化管理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沙龙主题是“因特网,课题因你而特别”。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浸润到教育的脉络中。如今,我们提出了课题网络化管理。那么,课题网络化管理到底是什么呢?
庞蓉:所谓课题网络化管理,是指在传统课题研究与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对课题研究与管理进行网络化操作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全部“网络化”。我同的计算机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地点,并且拥有自己的网络中心,能让每一项课题将研究状况及时地展现在网络上,保证课题管理网络化。
何艳:我认为课题网络化管理就是:1.建设课题主页,为课题研究搭好平台。课题立项后,我们在校园网中制作了课题主页,将课题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培训内容上传到课题主页上,让主要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到课题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来。2.通过网络,课题实施无纸化研究,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各主要研究人员的任务达成度、课题研究进度的考核等,均在网络上进行,不再要求交纸质文档。主要研究人员在课题主页中登录后,即可上传其研究任务、计划、方案、心得、经验等,系统会自动记录上传日期和时间,
(二)课题网络化管理的优势
主持人:“课题网络化管理”对于传统的课题管理方式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变革,课题实施网络化管理后有什么优势呢?
叶璐:1.及时性。关于课题研究的动态能够及时上传、交流、修改和更新。2.规范性。上传资料减少了了传统课题研究中的弄虚作假、挪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行为,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3.有效性。课题网络化管理比传统的课题管理更能促进同内与姐妹园之间的及时交流,也能在第一时间借鉴和吸纳同行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钱艳红:以前做课题研究时,有很多的文本资料。资料的收集、监管工作是个大难题,不仅难以做到时时监控,甚至会发生丢失资料的情况。课题管理网络化后,过程性资料更齐全。我们的《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除了存储文本资料外,还可以上传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以多种形式展现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作为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可以通过网络,时时观察成员们的研究动向,并针对研究状况,提出适当的建议,使课题研究做得更扎实,
虞敏芳:对,我们的《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按照课题管理统一要求及时上传研究资料,如研讨活动的记录、教案、教育案例、活动照片等,让更多的教师及专家看到了研究过程,参与研究的教师能更多地接受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我们研究成果上传后,他人照抄我们研究成果的行为就容易暴露。
钱影倩:课题网络化管理是一种便捷的展示课题研究状况的方式。通过网络,给所有的教师一个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课题资料的分类管理与展示有助于点击网站的教师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帮助其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陈燕:课题网络化管理方便大家共享资料。如我们把《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论学习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上,便于教师们及时学习,避免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主持人:课题网络化管理是新推出的管理方法,虽然时间不长,但它的优势正在慢慢发挥出来。它把课题研究资料从纸质的变成电子的,大大节约了成本。它让课题研究信息能及时发布。它突破时空让课题研究者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屏之隔,只要鼠标一点,研究动态就一目了然。课题网络化管理后,课题研究单位与课题管理单位能随时互动,发布信息与反馈信息十分便利。
(三)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弊端
主持人:当然,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课题网络化管理也不例外,它的优点虽然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请看情景剧表演:《课题网络化管理后》。(播放情景剧)看了刚才的情景剧,你认为课题网络化管理存在弊端吗?有解决的办法吗?
李春艳:看了两位老师的模拟情景剧,用三个字概况就是“开小差”,什么意思呢?课题网络化管理之后所有的教科研资料全部上传到了网上,让一些靠“小聪明”的教师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她们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深入研究课题,只要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修改即可完成课题资料。所以,课题网络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开小差”。
钱琼:课题网络管理化能够让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的知识与经验,但与此同时,自己在做课题研究时认真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感想体会,在还没有正式发表之前就上传到网络上,会被一些人抄袭。因此,上传的网站应该设置级别更高的安全防护系统,阻止他人简单的复制粘贴,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研究成果。
陈伟红:课题网络管理化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有时网络也避免不了出差错,如果没有备份的话就会丢失所有的资料。所以,我们要按时做好服务器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保存备份文件,以防不时之需,
(四)课题管理网络化经验介绍
主持人:做过才有深刻的体会,下面请钱同长向大家介绍课题网络化管理实施情况。
钱园长:课题网络化管理是一个从纸质文本到电子文本,从日常分散积累到分类动态管理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迷茫一求教一探究一实践一调整一定型”蜕变过程。这一路我们是这么走来的:(1)专家指导。在接到上级的文件“关于在全市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的意见”时,我们第一感觉是课题管理要烦了。对照文件要求,我们感到迷茫,幸亏教科室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帮我们理清思路。(2)调整网页。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平台是幼儿园网站,但我们的网站版面、格式及程序难以适应要求。因此,我们果断地对幼儿园网站进行改版。新的网站不仅有基础版块,还在醒目的位置设置了专题版块,课题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版块。打开课题研究,是“课题一”和“课题二”两个栏目,每个栏目下面根据要求有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等栏。(3)明确职责。我们成立了课题网络管理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监督与调控:分管教科和电教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负责资料的审核及考评;6位青年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及发布。(4)细化任务。按栏目明确资料上传负责人,规定了上传的时间、内容、形式等,并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5)有效管理。我们把每个立项课题的相关学习资料目录和一些重要内容,上传到相应栏目,以便教师查阅。每个课题每月开展1次~2次研讨活动,要求设计专门的表格,及时记录研讨情况,上传到栏目中去。每学期的课题研究总结,能全面、真实地向反映科研工作进程,保证课题结题鉴定时即使专家不看现场,也能全面理解课题的研究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我园达成了课题管理网络化,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我园是一所乡镇公办同,在大力发展硬件设施的同时狠抓软件建设,特别重视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我园先后独立承担苏州市“十五”“十一五”教科规划课题。2010年我园参与了“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课题研究。2011年,张家港市教科室提出“课题网络化管理”,我们仔细揣摩“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有计划地构建课题管理网络,我们发现,课题网络化管理能让课题研究资料更真实、更完整,实现课题研究与课题管理双“生态”。今天就以精彩的沙龙活动向大家呈现“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经验。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沙龙活动,展示我同“课题网络化管理”的进展情况。
2.让全市幼儿园教科负责人明确“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基本含义,了解它的优缺点。
3.明确“课题网络化管理”的目标和方法,让大家投入到“课题网络化管理”的行动中。
三、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课题网络化管理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沙龙主题是“因特网,课题因你而特别”。网络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浸润到教育的脉络中。如今,我们提出了课题网络化管理。那么,课题网络化管理到底是什么呢?
庞蓉:所谓课题网络化管理,是指在传统课题研究与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对课题研究与管理进行网络化操作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全部“网络化”。我同的计算机网络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工作地点,并且拥有自己的网络中心,能让每一项课题将研究状况及时地展现在网络上,保证课题管理网络化。
何艳:我认为课题网络化管理就是:1.建设课题主页,为课题研究搭好平台。课题立项后,我们在校园网中制作了课题主页,将课题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培训内容上传到课题主页上,让主要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到课题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来。2.通过网络,课题实施无纸化研究,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各主要研究人员的任务达成度、课题研究进度的考核等,均在网络上进行,不再要求交纸质文档。主要研究人员在课题主页中登录后,即可上传其研究任务、计划、方案、心得、经验等,系统会自动记录上传日期和时间,
(二)课题网络化管理的优势
主持人:“课题网络化管理”对于传统的课题管理方式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变革,课题实施网络化管理后有什么优势呢?
叶璐:1.及时性。关于课题研究的动态能够及时上传、交流、修改和更新。2.规范性。上传资料减少了了传统课题研究中的弄虚作假、挪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的行为,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3.有效性。课题网络化管理比传统的课题管理更能促进同内与姐妹园之间的及时交流,也能在第一时间借鉴和吸纳同行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钱艳红:以前做课题研究时,有很多的文本资料。资料的收集、监管工作是个大难题,不仅难以做到时时监控,甚至会发生丢失资料的情况。课题管理网络化后,过程性资料更齐全。我们的《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除了存储文本资料外,还可以上传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以多种形式展现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作为子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可以通过网络,时时观察成员们的研究动向,并针对研究状况,提出适当的建议,使课题研究做得更扎实,
虞敏芳:对,我们的《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按照课题管理统一要求及时上传研究资料,如研讨活动的记录、教案、教育案例、活动照片等,让更多的教师及专家看到了研究过程,参与研究的教师能更多地接受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我们研究成果上传后,他人照抄我们研究成果的行为就容易暴露。
钱影倩:课题网络化管理是一种便捷的展示课题研究状况的方式。通过网络,给所有的教师一个自由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课题资料的分类管理与展示有助于点击网站的教师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帮助其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陈燕:课题网络化管理方便大家共享资料。如我们把《生态课堂师幼互动教学案例研究》的理论学习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上,便于教师们及时学习,避免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主持人:课题网络化管理是新推出的管理方法,虽然时间不长,但它的优势正在慢慢发挥出来。它把课题研究资料从纸质的变成电子的,大大节约了成本。它让课题研究信息能及时发布。它突破时空让课题研究者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屏之隔,只要鼠标一点,研究动态就一目了然。课题网络化管理后,课题研究单位与课题管理单位能随时互动,发布信息与反馈信息十分便利。
(三)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弊端
主持人:当然,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课题网络化管理也不例外,它的优点虽然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请看情景剧表演:《课题网络化管理后》。(播放情景剧)看了刚才的情景剧,你认为课题网络化管理存在弊端吗?有解决的办法吗?
李春艳:看了两位老师的模拟情景剧,用三个字概况就是“开小差”,什么意思呢?课题网络化管理之后所有的教科研资料全部上传到了网上,让一些靠“小聪明”的教师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她们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深入研究课题,只要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修改即可完成课题资料。所以,课题网络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开小差”。
钱琼:课题网络管理化能够让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的知识与经验,但与此同时,自己在做课题研究时认真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感想体会,在还没有正式发表之前就上传到网络上,会被一些人抄袭。因此,上传的网站应该设置级别更高的安全防护系统,阻止他人简单的复制粘贴,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研究成果。
陈伟红:课题网络管理化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有时网络也避免不了出差错,如果没有备份的话就会丢失所有的资料。所以,我们要按时做好服务器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保存备份文件,以防不时之需,
(四)课题管理网络化经验介绍
主持人:做过才有深刻的体会,下面请钱同长向大家介绍课题网络化管理实施情况。
钱园长:课题网络化管理是一个从纸质文本到电子文本,从日常分散积累到分类动态管理的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迷茫一求教一探究一实践一调整一定型”蜕变过程。这一路我们是这么走来的:(1)专家指导。在接到上级的文件“关于在全市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的意见”时,我们第一感觉是课题管理要烦了。对照文件要求,我们感到迷茫,幸亏教科室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帮我们理清思路。(2)调整网页。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平台是幼儿园网站,但我们的网站版面、格式及程序难以适应要求。因此,我们果断地对幼儿园网站进行改版。新的网站不仅有基础版块,还在醒目的位置设置了专题版块,课题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版块。打开课题研究,是“课题一”和“课题二”两个栏目,每个栏目下面根据要求有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等栏。(3)明确职责。我们成立了课题网络管理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监督与调控:分管教科和电教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负责资料的审核及考评;6位青年骨干教师为组员,负责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及发布。(4)细化任务。按栏目明确资料上传负责人,规定了上传的时间、内容、形式等,并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5)有效管理。我们把每个立项课题的相关学习资料目录和一些重要内容,上传到相应栏目,以便教师查阅。每个课题每月开展1次~2次研讨活动,要求设计专门的表格,及时记录研讨情况,上传到栏目中去。每学期的课题研究总结,能全面、真实地向反映科研工作进程,保证课题结题鉴定时即使专家不看现场,也能全面理解课题的研究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我园达成了课题管理网络化,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