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四个不等式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收到一封2006届初中毕业生的来信,信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中午,我的板凳被咱班一位当班干部的男生占用了,我向您反映。谁知道您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做了我一番‘思想工作’,叫我不要老是在一些小事上纠缠不休,要下工夫把成绩提上去。您说,您这样做公平吗?从那件事以后,我心情一直很压抑,学习也越来越差了……”
  看着这封信,我的心一阵阵颤抖。在懊悔的同时,我也想了很多。
  
  小事不等于闲事
  学生中发生的一些小事,常常会被我们当作无关紧要的闲事而忽略。殊不知,这些小事若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马加爵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小事,又没得到及时的教育疏导,形成心理疾病,最终从“天之骄子”变成“杀人凶犯”。许多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蕴藏着良好的教育契机,是有效的教育资源,切不可忽视。
  
  口服不等于心服
  我们常常会用各种“制度”、“细则”、“不准”、“禁止”等来规范学生,要求他们绝对地“听话”、“服从”,而学生是一个个能动的个体,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他们也许或碍于情面,或慑于老师的权威,或迫于家长的压力,表面上勉强服从了老师,但并非心甘情愿。一定要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育,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郁闷心理或抵触情绪,这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害,还很有可能让我们教育者遭遇尴尬,甚至陷于被动。
  
  公开不等于公正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每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成绩都难免参差不齐,性格、品行也因人而异,而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偏爱一些学习成绩优异或者听话的学生,关心和呵护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也偏向、迁就他们,而忽视、疏远后进生,这是不少教师的通病,最起码,在学生眼里,一些教师是这样的。如有些教师利用手中之权,把优等生安排在教室的“黄金地段”,而把后进生安排在偏、后、角的“三角地带”。有时为了让学生“无话可说”,就采用“集体讨论”、“举手表决”等形式将其不公正隐藏在“公正”的外衣下。其实,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敏感的,思维是活跃的,做事也是有主见的,哪怕是你认为微不足道甚至根本就没有留意的小事,都可能给他们留下不公正的感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们只要一次因不公正的侮辱而深受震撼,就会由此在一切方面看到不公正。”
  
  谈话不等于谈心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办公室里或走廊里与学生谈话。尽管教师心平气和、苦口婆心,毫无咄咄逼人之势,但效果却不甚理想;也有教师动辄火冒三丈,当众训斥、批评、威慑学生,效果更差。究其原因,学生是情感丰富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面子观”,他们不喜欢那居高临下的架势,反对那言不由衷的说教,讨厌那虚情假意的交流,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意识,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激荡。据资料显示,现在有7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与老师交往,这很值得我们反思。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彻底放下架子,将“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关系变成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使谈话成为心与心的交流。
  关注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要看学生的表面反应,还要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某些行为也许不是有意为之,但却客观地存在着不良后果,不公正行为的危害尤其严重,其背后隐藏着不健康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要根除这种病症,教师首先要真正彻底地转变这些观念才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枣园中学)
  编辑 付江泓
其他文献
师:同学们,这个小村庄原来是怎么样的?  生:原来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温润。  师:是的。那后来这个小村庄怎么样了呢?  生:后来,这个小村庄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了哪里。  师(提高音量):那么,究竟是谁毁坏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罪魁祸首是谁呢?  生:是这个村庄里的人,他们就是毁坏这个村庄的罪魁祸首。  师: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么一个美丽的村庄,就这样因他们的
当我一次次走上讲台,一次次看到孩子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睛映出的一片蓝蓝的天,我的心中便会漾满一种欣慰,一种幸福。我觉得,我的生命因为有了孩子更加精彩。椿芽儿菜1987年,我
今年起,山东省县级及以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到2020 年,新增绿色建筑2 亿平方米以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政
期刊
优良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继而在无形中支配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他们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点燃学生自主教育的火花。    “温馨提示”——美化学生的心  我们教室前面的左墙上有一个文化板块——“温馨提示”,每天由班干部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如:大风降温时,同学们会写上“天凉了,请大家多穿衣服,千万别感冒”;考试后,同学们会写上“挫折是
开学不久,班里的卫生值日工作又被学校德育处“黄牌”警告!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在班里实施“人人有岗,岗岗有人,竞争上岗”的卫生值日措施。具体做法是:先把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已经在世界一些国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就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开展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    在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课堂渗透即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把国际理解的理念渗透给学生,逐步使学生学会包容,培养学生尊重、接
有两种鼹鼠是抗癌性的特例。盲鼹鼠(BMR)和裸鼹鼠(NMR)能分别活到20和30岁而从来不会得癌症。理解赋予这些动物如此强大的防御癌症的分子机制,能为抗击人类癌症带来启示。裸
班级德育工作除了要以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春游、学科竞赛、军训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外,更要注重从班级日常工作的细微处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
不说空话,创设情境     高二(2)班女生寝室有内盗,几次闹得师生焦头烂额。一天,我午间巡视到该班教室时,只见几个女生在教室外气愤而神秘地谈论着,教室里也充满着紧张与不信任的气氛,看来,又遇到了那个“老大难”问题。了解情况之后,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道德审判。我请大家来搞设想,假如抓住了“内盗”,该如何处置?学生情绪激动,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愤慨,有人甚至说要让她去“游街”;还有人说要把她千刀万
说起诸葛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神机妙算,然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或许有人还会想到他忠于蜀汉、一心北伐的事迹。但是,从现代管理思想来看,诸葛亮的某些做法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