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收治的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入组患者给予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及利巴韦林治疗,疗程12周或24周,收集患者基线、治疗2周、4周、8周、治疗结束、停药12周、24周的系列血清,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CV RNA、抗排异药物浓度;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抗排异药
【机 构】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感染/肝病科,济南 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感染/肝病科,济南 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感染/肝病科,济南 25003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感染/肝病科,济南 2500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疗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连续入组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收治的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入组患者给予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及利巴韦林治疗,疗程12周或24周,收集患者基线、治疗2周、4周、8周、治疗结束、停药12周、24周的系列血清,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CV RNA、抗排异药物浓度;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抗排异药物调整情况。
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均为初治,年龄46.84±7.79岁,男10例,女3例,非肝硬化10例,肝硬化3例(1例为失代偿期);基因1b型者6例,6a型者3例,3a型者2例,2a型者2例。12例基线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值(eGFR)> 30 ml/min·1.73 m2,1例基线eGFR<30 ml/min·1.73 m2,疗程12周者9例,24周者4例。治疗后第4周HCV RNA转阴率为92.3%(12/13),治疗结束时HCV RNA均未检测到。停药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100%(13/13)。治疗期间患者的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用抗病毒药物。
结论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方案治疗13例肾移植合并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对辽宁省2008—201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进行分析,为全省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7年报告的HFMD例信息和实验室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HFMD的流行强度、三间分布和病原构成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7年全省报告HFMD例290 339例,平均发病率66.56
目的了解引起2016—2017年宁夏自治区(宁夏)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病原构成,分析主要病原体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的基因特征。方法分析2016—2017年宁夏HFMD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HFMD的病原构成;对201
目的了解四川省广元市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 AGE)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感染情况,明确病原基因型别,并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集广元市2017年2月至5月4起AGE疫情病例的粪便标本18份、肛拭子标本15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NoV基因,NoV阳性标本用传统RT-PCR扩增并进一步测序分型。结果NoV实时荧光RT-P
目的了解2013—2014年山东省引起流感样疾病(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暴发的病毒种类及其型别,阐述感染病毒谱。方法调查36起ILI暴发疫情,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并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开展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等呼吸道多病原检测。结果36起ILI暴发疫情中,35起发生在冬春季;暴发分布在山东省12个地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机会致病性病毒,其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在免疫缺陷和免疫低下患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且先天性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畸形的常见原因,可引起儿童神经发育异常。线粒体不仅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同时在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MV感染会破坏线粒体结构,进而
目的探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在HBV相关肝癌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HBV相关肝癌患者30例,健康自愿者25例,弱阳离子磁珠捕获技术血清蛋白,运用MAL
目的对EV-A71的3′UTR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3′UTR置换的重组病毒,为研究3′UTR功能及其对毒力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分离病毒的RNA,对3′UTR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以SDLY107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为骨架,将SDLY1株的3′UTR替换到其相应部分,拯救重组病毒并鉴定。结果序列分析表明,9个EV-A71临床分离株的3′UTR核苷酸同源性为94%~100%
目的了解新疆手足口病的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的病原谱构成。方法收集2011—2016年新疆手足口病非EV-A71非CV-A16肠道病毒感染的病例标本,采用RT-PCR法扩增VP1区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肠道病毒分型鉴定网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获得的119株毒株基因序列经比对鉴定出CV-A6、CV-A10、CV-A4、CV-B3、Echo30、CV-A24等15种肠道病毒,其中CV-
目的对济南市2017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原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分离鉴定,分析VP1基因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整理分析2017年济南市HFMD监测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CV-A16核酸阳性样本经预处理后接种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