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然而,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与人们的要求相悖而行,各种环境和资源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也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是未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明确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性与基本含义特点,并积极采取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进行设计施工,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尽可能的降低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程度。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首先, 绿色施工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高所需的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实现均衡发展, 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和思想保证。
  其次,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极大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制约人类在建筑施工中的浪费行为, 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小资源损耗,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第三,绿色施工技术对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绿色施工技术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与平衡的基础之上,也促进了社会系统的丰富性与完善性,使社会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并将这种文化很好地完整地通过建筑进行诠释与表达,使人类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实现人类社会的优化进步。
  第四, 绿色施工的结果,即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建筑物,尤其是民用建筑,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人类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与居住环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 人类通过发展无污染的新能源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来保护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解决环境问题, 从而打破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1、施工扬尘的控制
  (1)散装水泥筒在加料时极易产生飞扬的粉尘,进而对空气产生污染,为此我们采取措施,在另一处出口加接一根软管准备一台能装40kg水泥桶加满水,让软管一头接水泥桶出口,一头翻入水泥桶底部,由于加料时水泥桶内留有空气,故水泥随空气一起排出,经过筒里的水过滤后,虽不能完全控制粉尘,但能极大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关于人工用料放料我们采用水泥桶下部空挡位置用砖砌体进行封堵,仅留进出料位置,在放料口套上一麻袋,出料时上麻袋口直接放在小车里面,满后慢慢将小车推出。 
  (2)控制道路扬尘:对施工道路及时进行硬化,利用收集井水和自流深井的地下水合理利用及时冲洗道路。
  (3)控制瓷砖、花岗岩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切割瓷砖、花岗岩应采用简单实用的水割法,其一能对切割片降温延长切割片的寿命,其二控制由此产生的粉尘,水割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2、采取措施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施工规模和现场条件是选择临时设施场地所必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如临时性的材料加工厂、现场作业的防雨防晒棚和材料堆放的场地、办公生活用的房屋所占土地等它们所有占用的土地必须按所需占用土地面积的最低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对这些房屋用地的布置尽可能的既合理又紧凑,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死角和没有用到的土地,这里所说的施工要求是指环境和施工操作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最小、施工安全和文明。办公与生活用房的布置要尽可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在施工场地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适合这个条件的有多层轻钢板房、钢骨架板房等标准的装配类型结构。施工的场地要立起一个围墙使不相干的人无法进来避免给他们造成伤害,还可以避免建筑垃圾的乱放,影响居民的出行和生活。
  3、节材技术
  材料费用一般要占建筑工程总成本费用的60%左右,是最主要的成本开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节材技术不但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资源节约。为此在绿色节能建筑中,节约材料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在施工中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并尽可能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例如在建筑施工中较常采用的模板施工,就应该积极使用可循环模板,来实现节约模板材料的目的。
  4、 节水措施
  现场车辆冲洗处必须设置相应规模的排水设施和废水沉淀地,将洗车、刷罐用水回收沉淀后二次利用于搅拌砂浆和混凝土养护,或用于搅拌站现场道路的降尘洒水等。基坑施工时,降水井抽出的水予以再次利用,如用于降尘、降温、车辆冲洗、混凝土养护等; 混凝土养护期间,设专人负责对混凝土表面覆盖木刨削、草袋、草帘或其他保湿材料,按适度蒸发量和季节温度适当洒水保湿,洒水尽量使用回收水。阀门水压试压安装回收装置,回收用水并用于下次试压;管道试压用水尽量考虑直接接入下段管道试压用,排水管道灌水试验从上游开始,并逐段放入下段灌水试验,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选用节能性洁具,管通、阀门等定期检查,以防其损坏使水资源浪费。雨水收集到玻璃钢罐中通过沉淀后的清水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冲厕所。项目部在休息区安装热水器,方便工人饮水。
  5、 水污染及光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是离不开水的,需要大量运用水资源,在绿色施工中施工污水的排放应严格按照国家对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对施工污水排放进行管理控制,在施工作业现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应采取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并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污水排放指数进行检测,并提交污水排放检测报告,以便施工企业真实了解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此外,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也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可以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光污染也会影响绿色施工操作,工作人员在夜间室外操作中应重点对施工现场中的照明设备进行保护,因为这是光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避免绿色施工电焊作业中的弧光污染,操作过程中必要时应采取遮挡处理措施,以免电焊时的弧光外泄。
  6、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我国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相关规定对施工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及其他劳动者造成影响。在绿色施工中要达到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的目的,首先应采取实时监控的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测,确保施工噪声在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若无法监测出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力度,应正确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测量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有效测量,保证施工现场噪声指数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其次,在绿色施工中应尽可能选择一些低振动或者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对于不同施工环节应增加相应的隔音操作,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振动与噪声污染。
  7、 建筑垃圾的处理
  在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的垃圾处理方面,要以节能施工为源头,降低建筑垃圾产生的数量,通过对低耗节能的材料使用完成施工垃圾的妥善控制。在建筑垃圾回收方面,进行分类与集中管理,仔细筛选可回收进行再利用的垃圾,例如废弃电线等塑料、废弃的钢筋与铁丝等金属,对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后制作成不同规格的其他建筑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其他不可再利用的材料也要进行妥善处理,进行集中整理后运输至垃圾处理站,进行销毁作业,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要求绿色施工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为了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建设管理者和工人都应建立绿色施工的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对环境和人们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参考文献:
  [1] 郝薇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2] 彭海辉.论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3):166-16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较严重,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很严重。另外,承包的价值不合理,有的是甲方评标办法的导向致使无序竞争,有的压价超过工程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如何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力求不断促进当前我国土建工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场管理是土建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最能有效的体现建筑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的优劣。有效的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
期刊
摘要: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本身又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的作业面广,管理难度大,需要更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文章分析其管理现状,探讨其施工管理控制对策。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O21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民建施工技术获得明显提高,由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因此
期刊
摘要:建筑施工和其他的工程不一样,其类型、样式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的规模和要求,并且受自然環境的影响较大,然而因为复杂的多工种交叉的施工、工序搭接太复杂、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所以生产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完成施工的工作,从而满足质量、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及降低建筑成本的要求。所以,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