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23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n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病例的诊治分析,提高对腹内疝致肠梗阻的认识。方法对23例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腹内疝致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类型及发病因素,并对其诊治及预防进行讨论。结果全组患者由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其中小肠肠系膜裂孔疝11例,十二指肠旁疝2例,盲肠旁疝2例,大网膜裂孔疝3例,闭孔疝1例,先天性肠管发育不良和扭转致小肠系膜疝2例,腹腔内单纯束带形成压迫肠管2例。患者中8例出现肠坏死。22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1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出现肠坏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9.3%(切口感染37.1%,肺炎22.2%),明显高于无肠坏死组的11.8%(切口感染5.9%、肺炎5.9%)(χ^2=3.861、3.861,均P<0.05)。结论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为闭襻性肠梗阻,术前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手术治疗短期内可出现肠绞窄、肠坏死。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诊治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将5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C( 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年评价两组复发率,观察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随访期内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总复发率为20.7%,两组差异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及防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