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跟读 不一样的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跟读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形式。有效的跟读训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地道纯正的语音语调和真实自然的语言示范,规范其语音面貌,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跟读训练应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跟读训练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做到形式多样,充满乐趣。
  关键词:跟读规范语音理解文本
  跟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环节,对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同的处理方式却往往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
  案例呈现
  在一次市级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活动中,笔者执教了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Book 5 Module 9。该模块的学习内容围绕着将来的行为和状态进行。Unit 1的话题与Sports有关,谈论运动会将要参加的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用I’m going to…来表达自己要做的事情。故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讲了体育课上,大家在谈论即将在周五举行的运动会,以及每人将要参加的运动项目。另一部分是比赛现场Daming 得了冠军。
  文本内容如下:
  (at PE class)
  PE teacher: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Children:Hooray!
  Sam: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Amy is going to hight jump.
  Daming: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
  (on sports day)
  Lingling:Run! Run!
  children:Come on, Daming!
  Daming:Yes, I’m the winner! I’m the winner!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笔者预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谈论运动会参赛项目,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
  (1)理解故事内容、表演故事。
  (2)听、说、认读、模仿写、理解do high jump, do long jump, run race.并能初步运用be going to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将来的打算。
   2.情感态度策略目标
  能简单了解一下运动会的常识,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对将要做的事做简单的计划,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两次试教,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跟读方式,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试教】
  第一次试教,整堂课主要有以下步骤:热身复习;揭示课题;观看故事;讲解故事;跟读故事;齐读故事;表演故事。
  跟读故事的环节是这样处理的:
  Recorder: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Ss: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R:Hooray!
  Ss: Hooray!
  R: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Amy is going to hight jump.
  Ss: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Amy is going to hight jump.
  R: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
  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
  R:Run! Run!
  Ss:Run! Run!
  R:Come on, Daming!
  Ss:Come on, Daming!
  R:Yes, I’m the winner! I’m the winner!
  Ss:Yes, I’m the winner! I’m the winner!
  之后,学生齐读故事,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展示时,两组学生都是用自己的语音语调照着书读。
  【反思】
  如果说学生真正理解了故事的话,那么从他们的表演就能直接反映出来。从表演故事来看,学生基本是照着课本读,按自己习惯的语音语调来读,语气平淡,速度和声音高低没有变化,未表现出对内容的理解,与“表演故事”的要求相去甚远。第一次的试教几乎以失败告终。这与跟读的形式化有很大的关系。本次课的跟读主要出现了四方面的问题:
  1.重机械模仿,轻意义理解。
  2.忽视对学生进行模仿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跟读情况不置可否,没有激励,没有评价。这样的跟读即使重复十次,学生的语音面貌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3.忽视学生模仿人物的情感投入。
  4.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进一步提高跟读模仿的有效性。
  【第二次试教】
  在完成热身激趣、情景引入、观看故事、师生互动同讲故事等环节后,学生基本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入跟读故事环节。
  Teacher:Now open your books. Show me your fingers. Listen,point and repeat.
  Recorder: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Ss: 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R:Hooray!(兴奋、喜悦的语气)
  Ss:Hooray!(学生模仿时语气平淡,几乎没有喜悦之情。)
  T:Do you like sports?
  Ss: Yes.
  T: So 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Are you happy?
  Ss: Yes.
  T: So speak it happily. I’m the PE teacher.(教师模仿故事中体育教师的声音)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Ss: Hooray!(学生语音语调模仿得比前一次更好,初步有了兴奋、喜悦之情)
  T:You are so Happy! Once more. It’s going to be sports day on Friday.
  Ss:Hooray!(再次模仿后,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气已接近录音,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加上了欢呼的动作。)
  T: Good job!Now you are Sam.(老师拿出Sam的头饰。)
  R: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Ss: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跟读)
  T:I don’t think you are Sam. Speak it like Sam.(进行模仿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像录音里的人物那样说英语。)
  R: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Ss: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学生开始学着像Sam那样说话。)
  T:Well done!Now group1,you are Sam.
  R: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Group1: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R: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Group2: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R: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Group3: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R: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Group4:I’m going to do long jump.(四个大组依次模仿,老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像Sam一样说话。)
  T:Who’d like to be Sam?
  S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不太流利,但语音语调语气都与录音中的Sam相似。)
  T:Good Sam!(及时鼓励学生。)
  S2: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接近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T:Wow! You are supper Sam! Give me Five!(教师与学生击掌以示鼓励,学生们纷纷举手,模仿Sam。)
  T:Sam is going to do long jump.How about Amy?
  R: Amy is going to do high jump.
  Ss:Amy is going to do high jump.(此句话仍是Sam说的,关于be goingto结构前面模仿比较到位,此处进行弱处理,仅整体跟读一遍。)
  T: Is Daming going to do high jump?
  Ss: No.
  T: What is Daming going to do ? Listen carefully.
  R: 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
  Ss: 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学生尚未模仿出Daming说此话的自信。)
  T: Can Daming run very fast?
  Ss: Yes,he can.
  T:Daming belives he will be the winner. He belive himself very much.So speak it proudly.
  Ss: I’m going to run a race. I can run very fast.(读出了Daming的自信。)
  …
  跟读后,教师安排了三个环节,依次是试读故事、自主识词,自读故事、完成任务,表演故事。学生表演故事时气氛活跃,把人物模仿得惟妙惟肖,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反思】
  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优化了跟读模仿,规范了学生的语音语调,促进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有效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表演的故事,妙趣横生,精彩纷呈。
  1.注重学生在完整的语境中模仿跟读,理解故事的内容。整个跟读过程,都在故事提供的情景当中进行,在自然的语境中推进,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注重模仿方法的习得,适时引导、评价、指导。第二次试教,教师通过及时的引导、评价、指导,如speak it like Sam./Speak it like Daming.等方式鼓励学生,渗透模仿方法,要求学生尽可能像录音里的人物那样说英语。
  3.重难点、趣味点突出。对核心句型I’m going to do long jump进行了重点跟读,在全班跟读,分组跟读后,进行了个体跟读反馈,让学生对核心句型有了更好的语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4.形式多样,趣味性强。采用全班跟读、分组跟读、分角色跟读、个体反馈跟读等多种形式,有关趣味点的跟读,还引导学生加上体态语、做动作,学生模仿得趣味横生,生动活泼。
  思考
  两次试教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跟读训练的功能,进一步优化了跟读训练的方法。
  首先,跟读训练的功能不仅仅是规范语音面貌,为学生提供地道纯正的语音语调和真实自然的语言示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领悟、模仿、体验、操练获得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语感。有效的跟读训练,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其次,跟读训练应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现在,很多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都以故事为素材进行编排,至少都有5个话轮,10来句话。有的句子是因为情景推进的需要而出现的,有的则是整个单元的核心句型。跟读训练时,要明确目标,核心句型要反复放音、连续模仿、重点指导,其他的句子则可进行弱处理。
  再次,跟读训练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做到形式多样,充满乐趣。形式单一的机械重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跟读的持续注意。在跟读过程中,通过适时的评价、指导,点燃学生跟读的热情,鼓励学生耳、口、心都参与其中,提高跟读的实效。
  跟读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跟读训练,就一定能发挥其规范语音面貌、加深文本理解的作用,提高学生听、说、读等语言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刘兆义.2008.小学英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201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200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鲁宗干,唐习玲.2000.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通过再现学生的生活实录,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学生学会对自己所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怀有感激之情,真正理解父母那深沉的爱。  【表现形式】学生自编自导的歌舞剧,角色互换,体验生活。  【活动时间】班会活动日  【活动地点】班级教室  【演出人员】韩丽媛同学饰演母亲张美佳同学饰演女儿 任静同学饰演女儿的小姨 郎双伟同学饰演医生孔祥吉同学饰演女儿的同学旁白是邓英辉同学剧务人员若干  【班会流程
2006年以来“新材料作文”逐渐走进高考作文的视线之后,高考作文形式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进而“新材料作文”。而中考作文试题,也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着巨大变化。而我们福州地区这两年的初三毕业班的市质检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看又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念,情趣化将对产品风格造成影响,设计师将其运用到设计过程中,设计出受许多人欢迎的情趣产品。设计师将简洁卡通的造型,欢快的色彩,不同材质等因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因此卡通可爱的造型,明快的色彩成为情趣化产品的主要特征。比如卡通造型的家居产品,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关键词: 情趣化造型功能创意   For live but design——the interest that
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尝试以新的理念,通过挖掘教材资源、课堂教学生活化等途径,结合实际,实施有效的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话可说 口语表达 教学实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
【摘要】小学古诗词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诗味、品出诗味、悟出诗情,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的学习贯穿了整个小学语文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古诗词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呢?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就古诗词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方法:  一、读出诗味 
摘 要: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炎黄子孙的感情依托。在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诸多有关龙的文化形式,青铜器上的龙形纹饰便是这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周作为我国青铜器制造艺术的巅峰时期,其青铜器的艺术性在先秦时期尤为突出,在千变万化、种类繁多的西周青铜纹饰中龙形纹便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纹饰。本文将就西周青铜器上的龙形纹饰展开论述,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龙文化和青铜纹饰艺术的魅力。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物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觀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
生命化课堂的灵魂,是直面最鲜活的生命,珍视生命的多样性焕发生命活力。笔者认为,生命化的阅读教学课堂应具有情感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表征。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创建多方通道,唤醒学生情感智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个性体验,完善学生人格素养。如何构建生命化阅读教学课堂?  一、营造情感对话氛围  阅读主体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感知、想象、联想、思维、记忆等心智因素,也需要
(惠州市第一中学广东惠州516000)  本文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之一的《贝多芬传》。贝多芬是德国古典音乐的大师,他为古典音乐与浪漫派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贝多芬的一生经历坎坷,但凭着坚强的意志,他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罗曼罗兰对贝多芬一直非常敬仰。他尤其倾心于贝多芬身上的那种“力”——创造的“力”、克服人生苦难的“力”。罗曼岁兰认为,这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是重视阅读教学,轻视写作教学;重视应试作文教学,轻视体验式作文教学。本文通过从体验积累、体验提升和体验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进而探寻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更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形成体验提升体验表达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  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式作文教学也逐渐成为现代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中主要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