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脾脏树突状细胞(DCs)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外周免疫器官损伤中的病理过程和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MODS动物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CD205、CD86)与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等方法观察脾脏病理学及其DCs在MODS病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早期(3 h),DCs显著增生且功能活跃,伴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下降;晚期(10~12 d)大量DCs失活,脾脏各种免疫细胞退变、凋亡,外周血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结论脾脏DCs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在MODS小鼠建立外周免疫应答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区域分割、职业背景、户籍特征等变量与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协方差模型,从而对区域性特征、不同职业背景、流
选取产业耗水量、产业能源消耗量、工业三废排放作为新疆产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指示性指标,在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环境效应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计量
目的 探讨构建表达小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方法.方法 提取小鼠肺组织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cDNA后,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获得的KGF基因插入载体质粒pShuttle-CMV,构建穿梭质粒pShuttle-CMV-KGF(pKGF).线性化pKGF后,转化入含AdEasy-1病毒骨架的BJ5183细菌中.筛选正确的同源重组质粒pAdEas
患者男性,60岁,2005年9月17日12:00生食草鱼胆1个(约2~4 ml),进食后3 h出现恶心、剧烈呕吐,未特殊处理,约6 h后出现腹痛、腹泻,在当地卫生所给予补液等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无好转,于19日转入我院治疗.当时已进食鱼胆54 h,无尿48 h。
1口蹄疫1.1病原口蹄疫病毒属RNA病毒,星球形,直径23-25纳米。具有多形性和易变性。有7种主型,即A型、O型、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Asial型,65个亚型,各主型间不能交叉免疫。
近年来,有关铁的生理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缺铁所导致的疾病和发育缺陷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改善猪群中铁营养缺乏状况,对猪群进行普遍、合理的补铁是切实必要的。安全、高
新兽药的研究与开发是耗资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国外研究开发1种新兽药大约需要几十年,并需要拿出相当多的企业利润作为研发经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