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而充满挑战的时代。大学生们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群体,他们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各种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们最喜爱的地方,课余时间他们常来图书馆阅读、休闲和学习。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馆藏资源,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方便服务,这为图书馆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并指出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来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有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于未来满怀憧憬;有比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有完整统一的人格,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广泛,有知心朋友;对于社会现状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良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体说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2.1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偏低
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做过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20.23%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1992年起,清华大学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中有20% 左右的人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2.2情绪困扰比较普遍和突出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绪适应不良”。这主要受他们本身情绪特点和外在环境影响因素。
2.3因心理障碍退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大学的退休学统计资料表明,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的退休学人数占退休学总人数的3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3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正如美国精神病专家高尔特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精神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书刊这味“心药”来获得心理帮助,排解困扰。
3.1不伤自尊,保密性好。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是学生们人人都去的地方。到图书馆去寻求医治心理问题的良药,可以不泄露任何隐私,无任何精神压力和顾虑,可以不被任何人知道就轻松愉快地获得心理帮助,感受阅读治疗带来的温馨快乐。
3.2经济、简便、及时。
找心理医生,仅心理咨询费就需要不小的开支,而且还需要有特定时间去医院。而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无偿的,大学生只要有了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障碍,随时都可以到图书馆阅读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方便又及时,还不用花钱,既省钱省时又见效。
3.3大学里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太少,大学生即使想寻求帮助,也有许多限制和思想上的顾虑,而阅读弥补了这一不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都可以从图书馆收藏的文献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4高校图书馆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人才素质,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阅读疗法的认识。
高校图书馆要在大学生中以专题讲座、发放介绍阅读疗法知识的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阅读疗法,让他们懂得通过正确的阅读指导是可以治疗心理疾病的,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可以轻松愉快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
4.2根据学生需要做好馆藏征订收藏工作,满足学生的阅读心理需要。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最喜爱阅读和有助于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刊物有:《青年心理学》、《心理与健康》、《读者》、《做人与处世》、《大学时代》、《青年一代》、《成才与就业》、《意林》、《爱情婚姻与家庭》、《成功之路》、《名人传记》等。这些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刊物,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希望他们能在课余时间阅读到学习生活中所急需的文章,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失衡,避免由于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事端,帮助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4.3成立开展阅读疗法的专门研究小组。
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阅读治疗,应成立由学校图书馆、相关的心理医生、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处等共同参与组成的阅读疗法研究小组。各部门尽其所能:图书馆做好阅读疗法宣传,提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目录及文献类别,搞好阅读治疗服务工作;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并对研究工作进行总体的设计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处要及时反馈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治疗效果,协助图书馆做好阅读治疗工作,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进行。
4.4设置专门的阅览室,提供全方位服务。
开展阅读治疗,要有专门用于阅读治疗的阅览室,我们不妨称之为“快乐书屋”。鼓励那些需要阅读治疗的大学生走进快乐书屋,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开阔胸怀、排解烦恼、缓解心理压力。在服务上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如对有普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展群体阅读指导服务,对患有特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服务。
4.5通过网络资源开展网上阅读治疗。
以诸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推荐书刊,提供阅读治疗服务。也可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心理阅读咨询平台及设立心理热线电话来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心理学角度回答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解疑释惑,指明方向,使他们能及时得到心理上的帮助。这种网络心理咨询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还可以提供在线心理测试,让大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并能通过网上搜索咨询相关信息,不断地调试自己。
5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工作三大支柱之一,应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傅若宇.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
[4] 赵美珍.图书馆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迅速发展而充满挑战的时代。大学生们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群体,他们通常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各种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们最喜爱的地方,课余时间他们常来图书馆阅读、休闲和学习。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馆藏资源,以人为本,千方百计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方便服务,这为图书馆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并指出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来评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较高;有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对于未来满怀憧憬;有比较健全的意志,不怕困难,果断顽强,有自制力;有完整统一的人格,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广泛,有知心朋友;对于社会现状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良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体说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2.1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偏低
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做过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20.23%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1992年起,清华大学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中有20% 左右的人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2.2情绪困扰比较普遍和突出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情绪适应不良”。这主要受他们本身情绪特点和外在环境影响因素。
2.3因心理障碍退休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大学的退休学统计资料表明,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的退休学人数占退休学总人数的3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3高校图书馆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正如美国精神病专家高尔特指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精神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书刊这味“心药”来获得心理帮助,排解困扰。
3.1不伤自尊,保密性好。
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是学生们人人都去的地方。到图书馆去寻求医治心理问题的良药,可以不泄露任何隐私,无任何精神压力和顾虑,可以不被任何人知道就轻松愉快地获得心理帮助,感受阅读治疗带来的温馨快乐。
3.2经济、简便、及时。
找心理医生,仅心理咨询费就需要不小的开支,而且还需要有特定时间去医院。而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无偿的,大学生只要有了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障碍,随时都可以到图书馆阅读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方便又及时,还不用花钱,既省钱省时又见效。
3.3大学里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太少,大学生即使想寻求帮助,也有许多限制和思想上的顾虑,而阅读弥补了这一不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都可以从图书馆收藏的文献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4高校图书馆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人才素质,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阅读疗法的认识。
高校图书馆要在大学生中以专题讲座、发放介绍阅读疗法知识的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阅读疗法,让他们懂得通过正确的阅读指导是可以治疗心理疾病的,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可以轻松愉快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方法。
4.2根据学生需要做好馆藏征订收藏工作,满足学生的阅读心理需要。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最喜爱阅读和有助于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刊物有:《青年心理学》、《心理与健康》、《读者》、《做人与处世》、《大学时代》、《青年一代》、《成才与就业》、《意林》、《爱情婚姻与家庭》、《成功之路》、《名人传记》等。这些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刊物,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希望他们能在课余时间阅读到学习生活中所急需的文章,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失衡,避免由于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事端,帮助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4.3成立开展阅读疗法的专门研究小组。
为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阅读治疗,应成立由学校图书馆、相关的心理医生、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处等共同参与组成的阅读疗法研究小组。各部门尽其所能:图书馆做好阅读疗法宣传,提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目录及文献类别,搞好阅读治疗服务工作;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并对研究工作进行总体的设计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处要及时反馈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治疗效果,协助图书馆做好阅读治疗工作,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进行。
4.4设置专门的阅览室,提供全方位服务。
开展阅读治疗,要有专门用于阅读治疗的阅览室,我们不妨称之为“快乐书屋”。鼓励那些需要阅读治疗的大学生走进快乐书屋,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开阔胸怀、排解烦恼、缓解心理压力。在服务上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如对有普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展群体阅读指导服务,对患有特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服务。
4.5通过网络资源开展网上阅读治疗。
以诸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推荐书刊,提供阅读治疗服务。也可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心理阅读咨询平台及设立心理热线电话来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心理学角度回答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解疑释惑,指明方向,使他们能及时得到心理上的帮助。这种网络心理咨询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还可以提供在线心理测试,让大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并能通过网上搜索咨询相关信息,不断地调试自己。
5 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工作三大支柱之一,应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傅若宇.浅议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2).
[4] 赵美珍.图书馆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服务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