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翻译的过程与内容涉及广泛和大量的文化因素,正于此,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为旅游翻译带了困难。本文试以功能学派“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实践调研所获资料,探讨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非文学翻译 旅游翻译 文化因素 目的论
  一、旅游翻译
  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也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本是游客在进行游览时赖以了解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外宣传的媒介。旅游翻译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外国游客和专业学者,目的在于传播旅游信息和景点文化,其质量良莠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甚至是中国的印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旅游翻译中的历史时间问题。笔者曾在西安城墙、钟鼓楼、汉阳陵、茂陵、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各景点进行过有关旅游翻译的调研,在采访中发现,景区景点介绍翻译中关于时间翻译的问题:中国文化习惯按照不同的朝代顺序来表示时间,而大多数外国人习惯用公元纪年法来记录和表示时间,如果在旅游翻译中直接将时间部分译为Tang Dynasty或是Han Dynasty,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自然会疑惑不解。因此,旅游翻译中有关的历史时间必须有生动、清晰的说明才有意义。
  2.旅游翻译中的物质文化空缺和词汇空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会有所不同。在旅游翻译的过程中,往往译入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原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原语等值的词语,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例如“夫妻肺片”、“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等等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
  3.旅游翻译中语篇层面的行文和修辞差异。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这些外化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善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格物。旅游活动中通常涉及的书画、建筑、手工艺品等等具有深厚人文特点的事物都讲究神形兼备、隽永飘逸。
  而西方哲学强调分析性抽象理性思维,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注重模仿和再现。因此西方民族的语言极其重视形式、写实和理性,句式结构严谨完整,表达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用词简洁直观。
  以上的中西语言和思维差异,普遍存在在中英旅游文本中。如何将两种拥有不同篇章布局、行文用字、审美修辞的语言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灵活生动地转换,正是专业译者的挑战和责任。
  三、目的论与旅游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它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旅游翻译作为“文化的使者”,应以文化为导向,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传播信息,让游客对旅游翻译文本喜闻乐见。
  1.意译和音译。意译就是用目的语(英语)将原语(汉
  语)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例如钟楼(the Bell Tower)、城墙(City Wall)、马面(Rampart)等。音译就是把原语(汉语)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成目的语(英语),但这种方法多用于旅游翻译涉及文化较少的情况,比如地名:西安(Xi’an)、长安(Chang’an)等。在旅游翻译中,对于景区和景点的翻译多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例如永宁门(Yongning Gate)、大雁塔(Dayan Pagoda)等。
  目前,在旅游翻译中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被大多专家和学者所认可,这种翻译方法在方便游客理解的同时,大大传播了中国地名和景区信息,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2.增译和减译。增译,即在翻译过程中增添理解原文内容必须的背景知识,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理解。例如在介绍兵马俑时,一定会提到嬴政,那么这时我们在Ying Zheng之后应增译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221 B.C.),作插入语加以解释,那么游客就会有更清晰明确的理解。
  另外,中国人在文字表述中往往喜欢有感而发,有时又会出于对仗和音律要求进行重复。但这在外国游客看来十分拖沓冗长,无法突出重点。因此,我们可以删掉一些不重要的修饰性语言,茂陵景区一例句:
  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在世享尽人间富贵,入土也要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
  译:Emperor, as the imperator of a country, enjoyed the extreme wealth and luxury when alive and longed for the lasting luxurious treatment after death.
  这个例句中,英文翻译并没有机械地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删除了汉语中意思相近和重复的部分(繁花似锦,前呼后拥,唯我独尊),简洁地将原文意思表达了出来。这样做使语言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更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3.文化借用。“借用手法指借典译典,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原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在找不到文化对应词的时候,使用目的语中类似的典故、俚语或委婉语等,往往会增强表达效果,产生文化共鸣。
  四、总结
  总之,旅游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跨文化交际工作,在翻译实践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模板可以参考,实际采取何种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应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只有深刻地发现和对比不同的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才能被更好地认可和接受,达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旅游信息的目的,享受旅游的乐趣和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形成正确语音、语调的关键时期。由于受汉语拼音发音习惯的影响,学生的发音往往不到位。教师仅凭课堂中平常的朗读示范和单词发音的示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本人以为可以通过教师夸张的示范发音、恰当地运用手势及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就会特别感兴趣,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使其记忆更加深刻。本文针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本人在英语语音教学
This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choosing the original text to translate,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subjectivity of Li
河池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低、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压力大、培训效果不好,面对这一现状,本研究提倡“师师合作,同课异构”的培训途径并在“区陪计划”和“国培计划
【摘要】在家庭迁居方面,中美两国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人安土重迁,渴望安居乐业,而美国人则不安于现状,喜欢见异思迁。迥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因而从文化传统、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切入,是解读两国家庭迁居差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迁居 文化 传统 生活方式 家庭观 差异  一、前言  中国人不喜欢迁居,不仅因为迁居劳心费力,异常麻烦,还因为他们有根深蒂固的故上难离、叶落归根的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南极趣闻rn直升机历险记rn有一天,我和两个美国同行、两个新西兰同行乘坐直升机,在南极的罗斯岛上观测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我们的直升机刚转过一个山头,突然一阵叫作“重力
期刊
【摘要】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图文并茂、图像、声音等并举的优势,能够形成良好的交互性的教学模式,充分提升职业中专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升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 职业中专 英语教学 应用  在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
【摘要】档案袋评价是通过对档案袋内容的记录和分析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以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档案袋和档案袋评价的内涵意义以及理论基础,分析了档案袋评价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关键词】档案袋 档案袋評价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应用  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各级英语水平考试的重点。然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写作课程的学生
【摘要】针对目前高中学生的写作现状,要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让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训练各种题材的写作,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巧用修辞手段,进行缩写,扩写,改写,仿写等训练。  【关键词】写作现状 影响因素 提高的途径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高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教材中对话、课文及词汇语法等英语材料和知识的教学而展开,并围绕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