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周围创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采用逆行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及小腿上端创面5例.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周围创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采用逆行的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修复膝及小腿上端创面5例.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点并标记,皮瓣大小为6 cm×8 cm~12 cm×13 cm,将穿支点包括在内,切断旋股外侧动脉的近心端,游离其远心端达筋膜脂肪瓣转移至膝及小腿上端创面,筋膜脂肪瓣上面移植中厚皮片. 结果 所有的筋膜脂肪瓣均完全成活,1例皮片部分坏死,换约后愈合,供区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逆行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可以提供血管蒂较长的薄组织瓣,对供区的损伤小,最大程度保持了供区的外形.是临床修复膝周围创面的一个良好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24 h尿电解质含量变化,对临床补盐补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4-06~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表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表麻和翼状胬肉下的浸润麻醉,在翼状胬肉的周边作窄条状的角膜上皮刮除,以暴露的前弹力层表面作为参照面,进行翼状胬
目的 探讨侵袭性催乳素(PRL)腺瘤经治疗后海绵窦残留伴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18例侵袭性PRL腺瘤(Knosp分级Ⅲ或Ⅳ级)经治疗后出现海绵窦肿瘤持续残留,首选
背景:以往对不同强迫症状类型的执行功能比较的报道较多,但是对具体症状内容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与症状内容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
目的:兔VX2肿瘤细胞株可接种在兔的肝、肾、骨及脑等部位制成肿瘤模型,但是接种于肌肉内建立的肿瘤模型很少用于实验研究.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实
目的 探讨淋巴结实质区和坏死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9例淋巴瘤和23例淋巴结结核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中出现的类帕金森征(TEP)与中枢5-羟色胺(5-HT)功能的关系.方法 10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固定剂量(4mg/d)利培酮治疗后,逐日评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对肝癌细胞株Hepal-6中乙酰肝素酶(HPSE)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l-6 HPSE mRNA的小干扰RNA(siRNA),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
目的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 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情况. 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7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通过指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