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帛书及楚竹书、阜阳汉简<周易>的面世,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周易>经文的研究视野.东汉熹平间,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以熹平石经作为今文标准本,熹平石经遂成为后人研究、界定汉
【机 构】
: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帛书及楚竹书、阜阳汉简<周易>的面世,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周易>经文的研究视野.东汉熹平间,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以熹平石经作为今文标准本,熹平石经遂成为后人研究、界定汉代经今、古文的重要依据.然今以帛<易>考之,汉初人们以隶字抄书,并无严格的今、古文区分,故熹平石经作为分辨汉人今、古文的权威,只是为平息当时的今、古文之争.汉唐人以自己所见之有限的古文本而定其"古文某作×",今以竹书校之,方知其所见之古文本及其古文字,与战国竹书古文本多有不同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基于NCS色系的嵌入式测色仪的开发过程,重点讨论了测色仪探测头结构设计对测量性能的影响,通过应用嵌入式硬件及软件技术,增强了仪器的人机交互性且大大缩小了仪器
(竹)革,攺日( )孚,元羕貞,利貞,呣亡.(帛)[勒,巳日乃]復,元亨,利貞,(母心)亡.(今)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本卦今本与竹书作"革",帛本作"勒",古从"革"之字亦可与"革"通假
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深入理解和掌握文本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有:基于阅读主题的课前导入、延伸扩充的内容拓展
本文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周易》为底本,参考《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阜阳汉简周易研究》、《十三经注疏》所附校勘记互校,撰写20条札记。从校勘、文字、
本文立足于探究汉初今文《易》义的理论视野,对帛书《缪和》篇的部分章节作了疏释,一方面结合传世文献对《缪和》中包含的西汉今文《易》义作了阐发,另一方面对篇中疑难辞旬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