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养生重点:养肝护肝
●阿牛
春天生机盎然,而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此时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
多补充水。春季风力较大,气候干燥,水分缺乏,人们应多喝开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饮水还可促进腺液,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平衡饮食。春季天气逐渐暖和,此时阳气升发,饮食上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和肝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或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
此外,应多吃时令瓜果。春季大量新鲜蔬菜、瓜果上市,为人们合理选择、均衡搭配饮食提供了最佳条件。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蔬菜不宜烹饪时间过长,以防营养物质破坏。肝气太旺的人,应多吃些具有泄肝作用的食物,如用鲜芹菜煮粥或榨汁服用,喝菊花茶等;肝血不足者常感头晕、目涩、乏力,可多吃龙眼粥、枸杞鸡肉汤、猪肝等。春天肝气盛,易影响脾胃,应适当吃些性味甘甜的食物,如粳米粥、白菜、大枣等。
心情舒畅。春季养肝,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人们常说“火大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说,情绪过度受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春季与肝脏五行相配,中医把肝比作刚强急躁的将军,喜顺达、舒畅,忌压抑,故肝气顺达则可舒发心中郁气,气血运行通畅;而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而成疾。所以春天最怕肝气抑郁,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注意情志养生,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适量运动。春季气温升高,万物萌生,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建议人们走进大自然,活动肢体,以助肝气生发,使生命之气从冬季的潜藏状态中解脱出来,吐故纳新,焕发生机。但春季不适合做剧烈运动,以免大汗淋漓,伤风感冒。春季适合做操、散步、踏青、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这些运动既能使人气血通畅,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初春吃韭菜,可提高免疫力
●小满
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类菜的质量大幅度上升,其中韭菜尤甚。
中医说,初春食早韭,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初春时节,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韭菜自古就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
韭菜味道鲜美,有独特香味。它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硫化物还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及维生素A,因此韭菜若与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猪肉类食品搭配,是比较营养的吃法。不过,硫化物遇热易挥发,因此烹调韭菜时需急火快炒,稍微加热过火,便会失去风味。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它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现代医学认为,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一餐最好控制在100~200克,最多不能超过400克。
酸梅汤可解春困
●华华
到了春季,人体感觉舒服多了,不过也会出现一些身不由己的身体反应,比如春困。营养专家说,适当运动,同时多食蔬菜、水果,或者喝点酸梅汤,即可有效地缓解春困。
大家都知道碱性食物利于健康,其实,这酸酸甜甜的酸梅汤也是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可不是从口感上得来的。营养专家给出的科学解释是:酸碱性有两种,一种叫表观酸碱性,就是可以采用pH试纸测试的;还有一种叫生理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代谢产物中含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有瓜果、蔬菜、豆制品、酸梅汤等;而我们常吃的肉类、米面、酒都属于酸性食物。
酸梅汤由乌梅、山楂、陈皮等,再加上冰糖制成,主要功效是去油腻,润心肺。这里说一下这些原料的作用。乌梅:碱性食物,能减少肠胃对油腻的吸收,并可帮助脂肪快速溶解,抗疲劳,肝火旺的人更适合吃;山楂:具有去油解腻,降血压和活血化淤的作用;陈皮:能排除人体肠道内的积气。
酸梅汤,可以自制,且不含柠檬酸、香精、安赛蜜、焦糖色、山梨酸钾等添加剂,全天然,口味又强似碳酸饮品。所以,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在春日午后给孩子准备一杯酸梅汤,既帮助消化,又解春困。
强筋壮骨营养套餐
●小夏
鲜鱼活虾富含钙质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帮助。春天来了,建议宝宝多吃鱼虾,补充钙质,强壮筋骨。除鱼虾外,牛奶也是宝宝理想的钙源。
在保证钙质摄入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也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在午餐和晚餐后1~2小时,给宝宝吃一些甜橙、柑橘、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利于膳食中铁、锌、钙等的吸收。
下面给妈妈们介绍一套适合补钙的宝宝营养套餐:荤菜 素菜+汤羹。
荤菜:奶香鱼条
原料:净鱼肉350克,蛋清1个。
调料:盐、葱姜水、鸡精、油、白糖、牛奶、黄酒、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鱼肉斩成鱼茸,加入盐、葱姜水、蛋清、淀粉,拌匀后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取出,冷却后改刀成条。
2.在炒锅中加入少许油,放入少许水,加盐、白糖、牛奶烧开后放入鱼条,水淀粉勾芡,淋上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色泽白净,奶香浓郁。
营养价值:鱼肉中蛋白质、钙质丰富。牛奶富含钙质,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
素菜:莴笋炒三丝
原料:莴笋100克,猪肉50克,胡萝卜丝50克,土豆丝50克,菌菇丝50克。
调料:油、葱、姜汁、黄酒、精盐、鸡精、蛋清、水淀粉。
制作方法:
1.莴笋洗净去皮切丝,胡萝卜、青椒、土豆、菌菇切丝,猪肉切丝后用少许盐、鸡精、蛋清、淀粉拌匀上浆。
2.取干净炒锅放置火上,放适量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肉丝滑散煸熟,其余原料丝一起入锅与肉丝滑油后捞出,沥油。
3.炒锅中留少许余油,放入葱、姜汁水,加少许盐、黄酒、鸡精烧开后,放入各种丝状原料翻炒几下,用水淀粉勾芡后即成。
特点:色泽亮丽,咸鲜爽口。
营养价值:莴笋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叶酸等,常食莴笋能增强人体抵抗力;瘦猪肉蛋白质丰富,维生素B1、锌含量亦高,几样合在一起吃,具有助长作用。
汤羹:胡萝卜泥肉糜豆腐羹
原料:净肉糜25克,胡萝卜50克,豆腐400克。
调料:油,蛋清、鸡汤适量,盐少许,水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小方块,胡萝卜蒸熟做成泥。
2.锅中放适量油,煸炒洋葱出香味后放入肉末。
3.将先前做好的胡萝卜泥放入一起煸炒,再加入高汤和豆腐,烧开后加盐、鸡精,勾芡即可。
营养价值:猪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豆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动植物蛋白互补,营养倍增;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高,宝宝经常食用能增强体质。
提示:
补钙食物不宜与高纤维食物一起吃,这样会影响宝宝有效地吸收钙质。
另外,可以适当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这有助于钙的吸收,尤其是初春季节。【编辑:杨子】
●阿牛
春天生机盎然,而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此时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因此,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
多补充水。春季风力较大,气候干燥,水分缺乏,人们应多喝开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饮水还可促进腺液,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平衡饮食。春季天气逐渐暖和,此时阳气升发,饮食上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和肝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或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
此外,应多吃时令瓜果。春季大量新鲜蔬菜、瓜果上市,为人们合理选择、均衡搭配饮食提供了最佳条件。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蔬菜不宜烹饪时间过长,以防营养物质破坏。肝气太旺的人,应多吃些具有泄肝作用的食物,如用鲜芹菜煮粥或榨汁服用,喝菊花茶等;肝血不足者常感头晕、目涩、乏力,可多吃龙眼粥、枸杞鸡肉汤、猪肝等。春天肝气盛,易影响脾胃,应适当吃些性味甘甜的食物,如粳米粥、白菜、大枣等。
心情舒畅。春季养肝,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人们常说“火大伤肝”“肝火太旺”,其实都是说,情绪过度受刺激,会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春季与肝脏五行相配,中医把肝比作刚强急躁的将军,喜顺达、舒畅,忌压抑,故肝气顺达则可舒发心中郁气,气血运行通畅;而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而成疾。所以春天最怕肝气抑郁,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者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注意情志养生,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适量运动。春季气温升高,万物萌生,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建议人们走进大自然,活动肢体,以助肝气生发,使生命之气从冬季的潜藏状态中解脱出来,吐故纳新,焕发生机。但春季不适合做剧烈运动,以免大汗淋漓,伤风感冒。春季适合做操、散步、踏青、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这些运动既能使人气血通畅,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初春吃韭菜,可提高免疫力
●小满
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类菜的质量大幅度上升,其中韭菜尤甚。
中医说,初春食早韭,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初春时节,韭菜品质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韭菜自古就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
韭菜味道鲜美,有独特香味。它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硫化物还能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B1及维生素A,因此韭菜若与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猪肉类食品搭配,是比较营养的吃法。不过,硫化物遇热易挥发,因此烹调韭菜时需急火快炒,稍微加热过火,便会失去风味。
韭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它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
韭菜虽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现代医学认为,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一餐最好控制在100~200克,最多不能超过400克。
酸梅汤可解春困
●华华
到了春季,人体感觉舒服多了,不过也会出现一些身不由己的身体反应,比如春困。营养专家说,适当运动,同时多食蔬菜、水果,或者喝点酸梅汤,即可有效地缓解春困。
大家都知道碱性食物利于健康,其实,这酸酸甜甜的酸梅汤也是碱性食物。
食物的酸碱性可不是从口感上得来的。营养专家给出的科学解释是:酸碱性有两种,一种叫表观酸碱性,就是可以采用pH试纸测试的;还有一种叫生理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代谢产物中含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碱性食物有瓜果、蔬菜、豆制品、酸梅汤等;而我们常吃的肉类、米面、酒都属于酸性食物。
酸梅汤由乌梅、山楂、陈皮等,再加上冰糖制成,主要功效是去油腻,润心肺。这里说一下这些原料的作用。乌梅:碱性食物,能减少肠胃对油腻的吸收,并可帮助脂肪快速溶解,抗疲劳,肝火旺的人更适合吃;山楂:具有去油解腻,降血压和活血化淤的作用;陈皮:能排除人体肠道内的积气。
酸梅汤,可以自制,且不含柠檬酸、香精、安赛蜜、焦糖色、山梨酸钾等添加剂,全天然,口味又强似碳酸饮品。所以,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在春日午后给孩子准备一杯酸梅汤,既帮助消化,又解春困。
强筋壮骨营养套餐
●小夏
鲜鱼活虾富含钙质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帮助。春天来了,建议宝宝多吃鱼虾,补充钙质,强壮筋骨。除鱼虾外,牛奶也是宝宝理想的钙源。
在保证钙质摄入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也十分重要,它能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在午餐和晚餐后1~2小时,给宝宝吃一些甜橙、柑橘、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利于膳食中铁、锌、钙等的吸收。
下面给妈妈们介绍一套适合补钙的宝宝营养套餐:荤菜 素菜+汤羹。
荤菜:奶香鱼条
原料:净鱼肉350克,蛋清1个。
调料:盐、葱姜水、鸡精、油、白糖、牛奶、黄酒、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鱼肉斩成鱼茸,加入盐、葱姜水、蛋清、淀粉,拌匀后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取出,冷却后改刀成条。
2.在炒锅中加入少许油,放入少许水,加盐、白糖、牛奶烧开后放入鱼条,水淀粉勾芡,淋上少许麻油即可。
特点:色泽白净,奶香浓郁。
营养价值:鱼肉中蛋白质、钙质丰富。牛奶富含钙质,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
素菜:莴笋炒三丝
原料:莴笋100克,猪肉50克,胡萝卜丝50克,土豆丝50克,菌菇丝50克。
调料:油、葱、姜汁、黄酒、精盐、鸡精、蛋清、水淀粉。
制作方法:
1.莴笋洗净去皮切丝,胡萝卜、青椒、土豆、菌菇切丝,猪肉切丝后用少许盐、鸡精、蛋清、淀粉拌匀上浆。
2.取干净炒锅放置火上,放适量油,烧至三成热时,放入肉丝滑散煸熟,其余原料丝一起入锅与肉丝滑油后捞出,沥油。
3.炒锅中留少许余油,放入葱、姜汁水,加少许盐、黄酒、鸡精烧开后,放入各种丝状原料翻炒几下,用水淀粉勾芡后即成。
特点:色泽亮丽,咸鲜爽口。
营养价值:莴笋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叶酸等,常食莴笋能增强人体抵抗力;瘦猪肉蛋白质丰富,维生素B1、锌含量亦高,几样合在一起吃,具有助长作用。
汤羹:胡萝卜泥肉糜豆腐羹
原料:净肉糜25克,胡萝卜50克,豆腐400克。
调料:油,蛋清、鸡汤适量,盐少许,水淀粉适量。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小方块,胡萝卜蒸熟做成泥。
2.锅中放适量油,煸炒洋葱出香味后放入肉末。
3.将先前做好的胡萝卜泥放入一起煸炒,再加入高汤和豆腐,烧开后加盐、鸡精,勾芡即可。
营养价值:猪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豆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动植物蛋白互补,营养倍增;胡萝卜维生素A含量高,宝宝经常食用能增强体质。
提示:
补钙食物不宜与高纤维食物一起吃,这样会影响宝宝有效地吸收钙质。
另外,可以适当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这有助于钙的吸收,尤其是初春季节。【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