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措施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护油气层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勘探、开发的效果。对油气层的保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油气井,在开发中期和初期,油气层的受损不明显,产能很高,但是到了后期油气井的产能就很低,甚至丧失产油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措施。
  关键词:试油 油气层 技术
  保护油气层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此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勘探、开发的效果。钻井、完井、试油等油井作业过程中,固相、滤液进入储层发生作用,不适当工艺,引起有效渗透率降低,损害储层,储层损害将降低产出或注入能力及采收率,损失宝贵的油气资源,增加勘探开发成本。对油气层的保护技术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有很多油气井,在开发中期和初期,油气层的受损不明显,产能很高,但是到了后期油气井的产能就很低,甚至丧失产油功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措施。
  一、在试油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的重要性分析
  1.勘探过程中,保护油气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发现新的油气层、油气田和对储量的正确评价探井钻井完井过程中,如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油气层措施,油气层就可能受到严重损害,使一些有希望的油气层被误判为干层或不具有工业价值,延误新的油气田或油气层的发现。
  2.保护油气层有利于油气井产量及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的提高保护油气层配套技术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应用,可减少对油气层的损害,从而提高油气井产量。“七五”期间,我国在中原、辽河、华北、长庆等油区的13个油田试验此项配套技术,油气井产量普遍有所提高。
  3.油田开发生产各项作业中,搞好保护油气层有利于油气井的稳产和增产。在油气开采的漫长过程中,各项生产作业对油气层的损害不仅会发生在近井地带,往往还涉及到油气层深部,影响油气井的稳产。例如,对强酸敏油气层采用无防止酸敏损害的酸化作业,其结果非但没增产反而减产。对于水敏油层,若注水时没有采用防水敏措施,则随着注水工作的进行,注水压力会不断升高,吸水指数不断下降,最终达不到配注要求。
  二、工程因素造成的储层损害
  1.在生产或者作业的压力差引起的油气层的损害
  1.1微粒在运动转移过程中容易产生过敏性损害。很多的油气层含有一定数量的细小颗粒物颗粒,这些颗粒在流体的流动的作用下会发生运移,并且容易在孔吼处发生堵塞,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这就是微粒运移损害。油气层中流体的流速的大小会受到生产压差的影响,也就是在一样的油层条件下,压差越大,地层的流体流速就越大,所以造成油气层损坏的原因在于生产压差过大。
  1.2引起出砂和地层坍塌造成的损害。当油气层较疏松时,若生产压差太大,可能引起油气层大量出砂,进而造成油气层坍塌,产生严重损害。
  2.作业时间对油气层的损害
  2.1作业时间延长,油气层的损害程度增加,当工作液与油气层不配伍时,损害的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剧。
  2.2影响损害的深度,如压井液,随作业时间的延长,滤液侵入量增加,滤液损害的深度加深。
  3.作业施工中造成的损害
  施工入井液体包括洗井液、压井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进入地层后影响地层流体性质,堵塞孔隙;外界的固相颗粒随入井液进入地层,改变了地层孔喉结构,降低油气层的导流能力,增加渗流阻力;射孔工艺不合理,射孔弹不能有效穿透套管、水泥环和被污染地层形成流通通道,阻碍了地层流体向井简内流动。油气层损害表现是在近井简附近形成一个一定范围的污染带,阻隔井简内与地层的连通,降低这个范围内地层的导流能力,阻碍地层流体流动,影响油气井的产量。
  三、试油过程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1.在试油过程中选用优质的压井液。因为压井液形成的液柱压力要比油气层空隙的压力大,如果压井液的性能不好就会造成对油气层的破坏。优质的压井液可以和油气层岩石以及流体配伍,压井液的密度可以调节,能够平衡油气层的压力;在油井压力下和温度下的性能比较稳定,虑矢(失)量比较小;具有一定的携带固体颗粒物的能力等优点。压井液的选择要以矿物成分、敏感数据和油气层岩性为主要的依据。
  2.采用多功能管柱
  为了减少在更换工序时反复起下管柱、反复压井损害油气层的机会,应采用下一次管柱完成多个工序的多功能管柱。
  2.1油管输送射孔和地层测试联作。C125,层位Ng,解释层号4,射孔井段785.0-781.6(m),厚度3.4(m),测井解释结果:差油层。采用33/4″MFE—TCP射孔测试联作,先坐封,后加压点火。此工艺将油管输送装置的射孔抢、点火头、激发器等部件接到单封隔器测试管柱的底部,管柱下到待射孔和测试井段后,进行射孔校深、坐好封隔器并打开测试阀,引爆射孔后直接转入正常测试程序。
  2.2油管输送射孔与压裂联作。此工艺将油管输送装置的射孔抢、点火头、激发器等部件接到压裂管柱底部,射孔后即可进行压裂等工序。
  2.3压裂测试一体化管柱。W156井,层位S4上,井段1421.4-1425.0m,厚度3.6m,该层试验“压裂一排液一求产一体化不动管柱”,日产油0.209t,日产水0.24m3,平均流压1.67MPa,试油结论为低产油水层。常规软件解释:K=1.15mD,S=-0.68,从解释结果看,说明井筒附近得到了改善,新工艺应用成功,该管柱还可以实现压后冲砂。且减少压裂准备过程油管的反复起下,反复压井,对油气层起到保护作用。
  2.4一趟管柱压多层管柱。(分层压裂管柱)
  分层压裂技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械封堵逐层压裂的分层压裂技术,该技术主要有封隔器机械分卡压裂方法、暂堵剂多裂缝压裂方法等。第二类是分流分层压裂技术,它是利用压裂液通过已压开层射孔炮眼时的力学特性,迫使压裂液分流并提高井底压力,使破裂压力不同的各目的层都相继被压开。最后一次加砂同时支撑所有裂缝,完成全井压裂。
  3.各工序配合紧凑缩短压井等候时间
  油气井试油过程的各个工序应一个紧接一个尽快完成,一定要防止一个工序结束后,长期压井等候另一个工序的现象,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压井液在井下时间越长,对油气层的损害越大。
  4.搞好井控、防止井喷对油气层的损害
  试油过程中一旦发生井喷就会诱发大量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如因微粒运移产生速敏损害、油气水分布发生变化而引起相渗透率下降等,使油气层遭受严重损害。试油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颁发的石油与天然气井控技术规定,并且要做到几点:地质设计方案要提供准确的地层压力资料;施工设计中不可片面的强调保护油气层而是压井液密度偏小;施工作业前调查作业井周围注水井工作情况;井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持续不断的提高员工的井控意识。
  四、结论
  总之,试油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勘探开发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是搞清地下油、气、水分布情况的最直接的手段。在试油过程对油气层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但要对试油、修井的工艺进行攻关,还要对油气层的损害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做到安全、快速的施工,才能在提高开发和勘探经济效益的同时,把油气层保护好。
  参考文献
  [1]郑玉贤. 实现试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J].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3(07).
  [2]李小勇. 试油过程中保护油层技术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03).
  [3]杨秀莉. 油气层损害原因浅析[J]. 油气井测试. 2008(01).
  [4]温庆华. 浅谈油气层保护技术[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7(0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套管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相继出现,人们对套损机理认识不断深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修井新技术.从打通道技术到密封加固技术,以及水泥报废技术直至利用原井场实施的侧斜修井技术,同时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套损井修复的成功率,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关键词:油水井 高效 修井技术  1999年以前,在φ139.7mm套管井中φ70m
摘 要:细碎岩屑的形成受钻头类型,工程参数和地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常规地质录井带来了岩性难辨,不易归位,容易漏失油气显示层等诸多难题。通过利用岩屑自然伽马进行岩屑归位,采用双层振动筛和“井”字取样法解决岩屑采样的难题,改进了岩屑描述的程序,提出了用氟仿喷洒及逐包浸泡的方法发现油气显示和细碎岩屑录井必须从关注岩屑转为关注钻井液的方法,提高了油气显示发现率,基本解决了细碎岩屑录井的有关问题。  关
本文运用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辅之以优势相编图法进行研究西峰油M20井区长8.沉积微相及其平面分布特征,并确定物源方向。研究表明,M20井区长8、油藏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