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壶腹周围憩室临床漏诊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壶腹周围憩室(PAD)的漏诊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4例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PAD的漏诊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胆胰系统疾病首次至第四次发作时,PAD的漏诊率分别为75.3%、37.7%、21.8%和0.比较胆胰系统疾病首次发作时48例PAD确诊病例(确诊组)和146例漏诊病例(漏诊组)的临床资料,见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的胆胰系统疾病类别三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组别、诊疗时间、CT、磁共振(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应用频度方面,确诊组明显高于漏诊组(P<0.05).CT、MRI、MRCP、上消化道造影和十二指肠镜/ERCP对PAD的诊断率分别为30.0%、31.5%、36.3%、64.5%和100.0%.本组病例中,首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胆胰疾病发作时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的应用率分别为18.0%、33.6%、70.9%和91.7%.与漏诊组比较,确诊组1年、2年、3年症状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合并胆胰系统疾病的PAD的临床漏诊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对PAD的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导致在胆胰系统疾病的临床处理中,CT、MRI、MRCP和上消化道造影对PAD的诊断率较低,十二指肠镜/ERCP检查应用不足。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同时,对阅读又
应变式负荷传感器额定输出温度影响是由于弹性体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引起的.对于一定的弹性体材料来说,它的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因此可以找到最佳的补偿方法,
以“鱼类解剖”为实验教学案例,采用验证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实验,旨在知识重现的同时,通过设定主题让学生做到自主探究鱼类特征的异同,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
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本研究观察了HSCs对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关系.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HSCs,运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体外观察活化的HSCs对T细胞增殖和Tr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预处理对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肝保护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5只雄性SD大
此文对朱志勇博士的《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对中国内地西藏中学的个案考察》一书进行了述评。文章逐一介绍了该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发现,并评论和讨论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