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化学教学的反思中成长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化有利于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在以前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宁可让时光淹没在无穷的讲解和训练中,也不愿拿出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见解的能力。而处在今天这个繁杂而多变的知识经济社会,书本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仅通过教学传递书本知识给学生,实际上是弱化了学生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判断、提出主见的思维品质,则更为重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近几年来,我课后养成了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平日里的备课除设计教材教法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外,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是否主动、是否有效的设计,让学生有兴趣,学得非常投入。这样既能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又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使我的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对所教学科的很多章节,我总结出了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的成功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三化学的第一堂课,大部分老师都感觉到很难上好,因为这时学生才真正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之前带有很多好奇、疑问甚至带有非常迫切的心情想学习这门课,所以这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乃至这一年的学习成绩。反之,学生立马就会对化学的学习有了兴趣和信心,而且将来的化学成绩一定也不会错。这节课一开始,我提出了“化学到底能让我们获得哪些知识和方法”、“与我们的今后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此时的学生不断地频频点头、微笑,同时也流露出急需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渐入状态)。稍一停顿后,我接着说:这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门学科(此时,学生迫切知道的心情已经达到高潮,有的学生翻书,有的学生瞪大眼睛呆坐着……),同时引出了“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此时,学生有点惊讶:怎么会是这样呢?接着我讲:纵观历史的发展,每次时代的变革都是以化学产生的新物质为标志的……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上海世贸大厦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与化学的关系,此时学生已渐入学习佳境。然后,以“奇妙的化学”为题进行讨论: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让学生从身边、从周围找出哪些物品是由化学材料(即人造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学生进行了分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在讨论交流结束后,我紧接着又提出:假设回家把你房间内的化学制品都扔掉,还会剩下哪些物品?……就这样,在学生愉快、兴奋的气氛中,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偶发的事件、顿生的灵感、知识的缺漏、思维的障碍、教学的困惑等无不强烈地刺激着我敏感的神经,这些都成了我反思的对象。当课堂教学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便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机智”;当被学生课上那独特的感悟所感动时,我便记下“学生见解”;当沉闷的课堂氛围令我压抑时,我便记下自己的“败笔之处”;当面对“败笔之处”的研究又有崭新的创举之时,我又记下自己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使以后的教学更轻松、更趋于完善。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不忘记向同行们学习。只要有机会,我就去听同事们的课。我听的课不计其数,我觉得任何人的课都有可取之处,至少,它可以帮助我进一步熟悉教材,挖掘教材的潜能。我的好多主意是在听别人的课的时候想出来的,特别是听名师的课,每听一次,就能获得一次向上的动力,而且这种动力很持久。只要有差距在,动力就在。听名师的课,除了学习名师的方法和技巧外,还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听课除了欣赏,还得去学习、去做。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开始部分的處理,我就是受了名师的启发,先由“开心小魔术”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吹气,溶液变红,得出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结论。然后,再做探究实验: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加到柠檬汁溶液、醋酸溶液、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和蔗糖水中,观察到柠檬汁、醋酸的溶液变红,肥皂水、石灰水变成紫色,而食盐水和蔗糖水不变色。结合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得出柠檬汁、醋酸是酸性溶液;再由生活中的碱性肥皂水得出石灰水也呈碱性,食盐水和蔗糖水不变色而呈中性。就这样得出了溶液分成酸性、碱性和中性三大类,同时也得出了石蕊是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不同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上述结论,很自然地得出:酚酞也是一种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不同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这样处理既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体现了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未知和从生活到化学的化学课程理念。像这样的启发还有很多,几年来我一路听来,一路学习着、实践着,一路提升着,使自己的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总之,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进一步优化教学。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也希望各位同仁们和我一起进行反思,让新课改的理念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开花。
其他文献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化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因此,创设“
期刊
幸福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思考,但幸福仍然是一个“每人都知道其含义却无人能精确定义”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把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那就是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希腊哲学家麦关多鲁斯认为,内心得来的幸福远远超过外界得来的幸福。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幸福是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丰富。”基于这个角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关键是教师自身在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要感受职业的幸福。怎样去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课外阅读是起始阶段,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孩子来说,浓厚的阅读兴趣更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我们也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榜样引领、营造氛围、家校牵手,活动展示,多管齐下都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喜爱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阅读兴趣 榜样引领 营
期刊
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中的成员,他就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归属感。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接纳与认可,获得他人的支持与认同。调查发现,当学生对学校没有一种归属感时,他们会更多地卷入到一些校外的不良事件上面。因此,培养他们对各自学校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对其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工作和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和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完善而构建出来的,因此代表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想要求,既体现了国家和阶级的意志,又是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原则等对教师职业要求的最高体现形式,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意义和重要的功能。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教育更是源远流长,不管是封建统治,还是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尤为重要,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个社会角色的重要性。教师,历来是人们心目中一个神圣的名字,因为他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合格 小学教师 师爱 师德 教师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教师是指点迷津、引向人生之路的向导,塑造着亿万多姿多彩的人生;教师是学生们
期刊
摘 要:《政治经济学》中包涵着许多定义、范畴等抽象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较远。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难点入手,并寻求其解决的对策,从而为《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教学难点 对策分析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难点  1.劳动创造价值。政治经济学中谈到劳动在人和自然之中,是借助于劳动资料完成的,需要和生产相结合才能产生价值,因此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期刊
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材框架、全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如何在实践中与新课程同步而行?  一、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对待新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播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品德
期刊
不少班主任有这样的困惑: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的许多教育策略听起来很有效,但是移植到自己的班级却行不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班主任没有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与学生之间缺少信任与认同。实际上,取得学生的信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那么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呢?本文结合一些案例分析了班主任如何取得学生信任。  一、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要为学生谋发展,不为自己谋利益  王老师班上有一名学生小夏,成绩很差
期刊
高中美术课程是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但更主要的任务是激活广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