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磷霉素氨丁三醇(FMT)治疗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LUTI)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接受FMT或左氧氟沙星(LEV)单药治疗的急性单纯性LUTI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FMT组和LEV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尿培养细菌检出情况、检出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FMT组纳入患者70例,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9~68岁,平均(51±10)岁;LEV组纳入患者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31~66岁,平均(52±10)岁;疗程均为3~7 d,治疗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后FMT组痊愈59例,显效5例,临床有效率为91.4%(64/70);LEV组痊愈28例,显效4例,临床有效率为57.1%(3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01)。FMT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46例,46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3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7株(48.6%);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LEV组尿培养细菌阳性者37例,3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29株,其中产ESBLs菌株14株(48.3%);变形杆菌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株;粪肠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FMT组和LEV组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91.3%(42/46)和56.8%(21/3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8,P<0.001)。FMT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FMT的敏感率为76.5%(13/17),LEV组检出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LEV的敏感率为35.7%(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FMT组和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8/70)比16.1%(9/56), χ2=0.575,P=0.448]。

结论

FMT是一种治疗急性单纯性LUTI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探讨其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银屑病的诊断及纳入标准,将纳入患者通过填写调查表,进行中医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多见,中医症候以血热风盛证多见,血热风盛证患者中阴虚质为易感体质,血瘀肌肤证患者中瘀血质为易感体质,血虚风燥证患者中气虚质为易感体质。结论在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风盛证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在伴有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离断指体再植术中的适用性。方法应用改良的周边薄、中间厚的倒置"帽状"毛细血管网皮片、直接与创面边缘缝合、不用纱布加压包扎固定的方法,一期修复伴有皮肤缺损、非血管外露的离断指体再植术中创面10例14指,包括背侧7例10指(其中伸肌腱外露5指)、掌侧3例4指(其中屈肌腱外露2处),皮肤缺损范围:1.0 cm × 0.8 cm~3.0 cm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