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走路时摆动双臂是最节能的走路方式?等

来源 :红领巾·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说人走路时摆动双臂是最节能的走路方式?
  科学家发现,行走时保持双臂不动所耗费的体能比摆动双臂时的多12%。这是因为行走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自然的晃动,这种晃动同时也带动了手臂像钟摆一样运动,这样有助于身体保持协调,避免大幅度的晃动。如果你有意识地去控制这一自然动作,不让手臂摆动起来,反而会增加体能的消耗。
  为什么耳机绳很容易缠在一起?
  当你从口袋里掏出耳机绳时,往往发现它又缠成了难以解开的一团。其实,耳机绳打结的程度主要是由耳机绳的长度决定的。长度小于46厘米的耳机绳,无论被放在多大的盒子或者口袋里,怎么倒腾都不会打结;而長度大于200厘米的耳机绳也不容易打结。令人遗憾的是,一般耳机绳的长度是120~160厘米,因此耳机绳打结的事情就时常发生了。
  为什么沙漠里的沙子不能用来建房子?
  修建房子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沙子一般来自于江河,而不会来自沙漠。这是因为沙漠中的沙子合有较多的杂质,含碱量尤其高,这样很容易与建材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建筑结构变得不稳定。而河沙经过水流的长期冲刷,相对更干净,河沙的颗粒也较为圆润平滑,作为建材时受力也更加均匀。
  为什么走路的时候,没有人去拉鞋带的绳头,鞋带也会自动解开呢?
  走路时,由于双脚的加速或减速,鞋带的绳圈和绳头部分都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说通俗点,就是“甩来甩去”的那种力量。当惯性力大于鞋带之间的摩擦力时,鞋带就会滑动。如果绳头方向的惯性力更大的时候,鞋带就滑向解开的方向;而如果绳圈方向的惯性力更大的时候,鞋带就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最后可能形成一个死结。
  为什么把开水装进保温杯,盖上盖子,摇晃一下后再打开,会有大量热气喷出来?
  开水倒入保温杯后,杯中的空气就会变热。当你把盖子盖上并摇晃,开水就和杯中空气充分接触,并让气体进一步加热,受热的空气继而膨胀。当你再一次打开杯盖时就会有热气喷出,并发出嘭的一声。如果开水放置在杯中的时间特别长,杯子中的气体就会收缩,这时再打开盖子,就不会有气体喷出了。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高效方法,目前已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精准教学是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以精准课堂评价为保障,融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过程与精准教学评价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孙权劝学》为例探究精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得出结论:精准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应用中具有优势,也存在局限,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关键词:精准教
摘要:高考作文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编造名人名言现象,这种现象的危害巨大,与“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严重问题以及命题阅卷存在的漏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进行理论更新,命题阅卷都应该有所作为。  关键词:作文教学;编名言现象;危害;归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20/23-0040
关键词: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3-0002-03    《物理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作为教学指挥棒的中考,把科学探
相信大家對喷泉一定不陌生。当高高的水柱喷涌而出的那一刻,你是不是觉得很美、很酷炫?今天,小编教你几招,自己动手也能造出一款迷你喷泉。一起来试试吧。
摘 要:课题设计论证是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与立项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最主要的内容。课题设计论证结构要完整合理,论述要科学准确,研究内容具有创新之处。包含课题设计论证的《课题申请·评审书》的填写,应做到行文规范,术语准确,研究能力、课题经费确有保障。  关键词:课题设计论证;基本结构;申请评审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
摘 要:通过分析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介绍“文学圈”阅读模式的内涵、操作流程,重点阐释教师在“文学圈”模式下扮演的角色。“文学圈”阅读模式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其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主导者向学生的辅助者、阅读的参与者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文学圈”;广泛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
又到了吃冰激凌季节!今天,我们来给冰激凌加点儿“料”,讓你做一个真正懂冰激凌的,有内涵的“吃货”。
摘 要: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它说明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证明教师期望是学生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可以左右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最美好情感。  关键词:心理辅导;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非智力因素开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18-02  
摘要:品德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品德教材的更名不仅仅是内容的更改,也更是之后的教与学的重大改变。人教版七年级品德教材由《思想品德》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不仅在结构和内容上做了较大调整而且在内在精神方面做了很大的提升,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单元引导语的方面;教材各板块的精心构思方面;生活化的场景设置方面;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内在精神变化主要表现在思辨方面;活动方面;文化传承方面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话可一点儿都不假。这几天,雨就一直纷纷扬扬地下着,害得我不得不蜷(qu1n)缩在植物的根茎(j~ng)或向阳的土缝间。这儿温暖湿润,处于半阴环境,既不热,也不冷。  我栖(q~)身的这丛灌木,哎,叫什么来着?啊,我想起来了,它叫清明花。今早,我听院子里的小女孩叫道:“清明花开了!”想来是因为它在清明节前后开花的原因吧。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