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说话教学却多多少少总有点被人遗忘和忽视的感觉,当前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积极性也的确让人不容乐观。常听本校的几名语文教师在一起慨叹:这课上得没劲!为什么呢?因为,在课下原本活蹦乱跳的学生一上课似乎就变成了“哑巴”。初一还稍微好一点,大部分学生能举起手来,到了初二,举起来的手就变得稀稀拉拉的了。到了初三更惨,基本上就变成老师一个人在自问自答了。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不容乐观的。那么,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逐步改观目前课堂上出现的这种“万马齐喑”的不良局面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说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承担着传授者、主考官的角色,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和被考者。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心理气氛往往是“防御型”的。学生在课堂上保守倾向严重,难以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课堂心理气氛无法活跃起来,学生自然就会三缄其口、默默无言。因而,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敢说敢辩,不怕批评,不怕出错,首先必须打破陈旧的师生观,真正建立起新课改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起“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做一位平等的参与者,亲切的交谈者,和蔼的解释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从而呈现出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畅所欲言的学习状态 。而这里面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尊严,能自觉反思和克服自身弱点的人,从而信任、爱护、关怀和引导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
  二.讲究课堂授课艺术,使学生想说
  课堂教学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必须讲究课堂授课艺术。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敞开心扉、加强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要想赢得学生真心的认同和好感,就必须以一颗真诚、热情的心与学生交流,以平等合作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交往。
  (2)设置问题,巧妙新颖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依据学生思维的规律,适当、适时地设置问题。问题要恰到好处,设置的角度要新,提问的方式要巧。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活跃,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3)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语文本身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一个科目。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更应该努力做到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精炼简洁、真挚感人。
  (4)方法新颖、手段巧妙
  中学生的特点就是爱“新”好“奇”。因此,如果授课方式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授课水平再高超的老师也会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让他们丧失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新颖的刺激使学生保持兴趣和注意力。
  三.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说
  (1)全面渗透。即在阅读和写作课,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如,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讲成语故事等;阅读教学中的质疑、答问、辩论、品评等;作文教学中的谈作前设想、评议作文、提修改建议等,都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
  (2)活动强化。即利用活动课和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如举办“新闻发布会”、“人才交流会”、辩论赛、口头作文竞赛、编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实施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使学生爱说
  课堂评价艺术的高低,对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动辄挑刺找错,过于严厉苛刻的评价固然会因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让课堂越来越沉默;而全盘肯定、一味叫好的评价也会因缺乏挑战性和差别性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发言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科学的评价不可忽视。以下几条评价的原则可供老师们参考。
  (1)多用赞扬鼓励式评价。
  (2)慎用批评否定式评价。
  (3)巧用引导启发式评价。
  (4)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宋雪飞,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东”的自然方位崇拜、“东”与主生观念、“东”与五行观、“东”与阴阳观、虚指中的尊“东”观念五个方面分析方位词“东”的文化蕴涵。说明了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以
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政府谈判代表本月(2015年11月)底将在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攸关数十亿人未来几个世纪的生活.数量不明的濒危动植物物种也命运未卜.rn1992年在里约
英语教学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更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完成,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课外阅读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课
期刊
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已经开始从字词的学习扩展到对于文章的理解,从简单的语言学习,上升到一种语言素养的培养。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构建生活化课堂模式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语文课堂中构建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一再强调“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他具体指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改革实践的重要概念.根据核心素养概念,教师应着眼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进行课程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
期刊
高效课堂,不仅是课堂的高效率,更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颠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  心理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大众的文化,广泛根植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根植于大众生活农村;作为一个广阔的天地,涵养着亿万农民,那里,是农民群众文化的广阔舞台。因而,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农
在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中,受到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研究课题中
期刊
“自主”即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器乐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民主和信任,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动”是指对现实的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对这一环节进行有效把握,有效设计运用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交流互动,还能够让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