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决算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预决算编制质量较低,工程投资控制不科学等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建立一个高效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建筑市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日益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项目投资
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是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每项工程预结算应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在这样的形势下,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应统一预结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
1 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弊端
预算,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结算,是指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和调整条件、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等所办理的单项或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工程预算人员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工程的跟踪管理不细致,对现场情况不了解,闭门造车,依葫画瓢,编的预、结算脱离实际,虚增了工程的造价。
1.1对工程量多估冒算,误差奖罚管理不完善
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工程报价中将会有意无意地多估冒算,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图纸质量差,设计深度不够,详图不全,达不到相应水平,施工中变,现场签证多,使工程计价产生了多估冒算。此外,由于工程造价人员专业水平问题,经常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的问题,例如未扣除沟通、楼地面孔洞所占的面积,未扣除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形与毛石交界处面积等等。建设单位如审查不到,施工单位就谋取非法之财,取费标准高套,三材及贵重材料的市场差的调整不规范,因此,出现将工程量抛高计算是较为普遍的。
1.2施工图与竣工图存在漏洞
施工图是建筑工程的”语言”,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必须具有图纸齐全、表达准确、要求具体的特点,是进行工程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也是进行技术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竣工图就是在竣工的时候,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实际情况画出的图纸,是竣工验收的重要标准,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签证单、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等。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有修改,为了让使用者能比较清晰地了解管道的实际走向和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国家规定在工程竣工之后施工单位必须提交竣工图。竣工图需要设计院采用计算机绘制,以确保图纸的整洁和准确。建筑复杂、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书与实际的出入会很大,有的施工方将已经取消的施工项目仍计取工程费用,这样,人为地提高了工程的预算造价。
1.3建设单位未提供准确清单
造成建筑工程结算时工程造价偏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出现清单漏项错项等问题,致使不能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1.4材料价格管理混乱
材料费用占到工程造价的六成到七成,因此,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而近几年,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销售商随意定价,哄抬价格,造成建筑成本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结算。
1.5存在工程量虚报现象
由于没有理解透彻定额的含义,在计算工程量时出现错误,例如在关于基础挖土中挖地槽需要放坡的问题上,坑、槽做基础垫层的时候,放坡的计算是从垫层上表面开始,而关于内墙的计算是依据图示基础底面之间的净长线,然而,在编制预结算的时候,审计人员仍然按照旧的规则进行定额计算,这种必然导致工程量计算不正确。此外,定额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踏步以及平台有大理石黑边的工程量的,但部分预算员却常常忽略了损耗率的问题,是按施工材料数量计入的工程量,这样一来。预算材料量要高于实际用量。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工程量虚报现象。
1.6低价中标,高价索赔
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来进行招投标,其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问接费、利润和税金。将政府投资的工程招标活动都纳入其中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招投标程序和手续,明确招标方式,审定每项工程的评定标方法。评标只看报价,报价最低者中标,评价办法不明确,投标单位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去投标,结果造成了各家所报品牌不同,价格相差甚大,质量相差甚远。为了事先获取标底,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大量发生。施工企业靠降低支出、偷工减料来弥补成本缺口。“钓鱼工程”会应运而生,建筑施工单位先设法以低价中标,然后在施工中通过一些其他手段,迫使投资方增加工程款项。最终导致工程施工粗制滥造或者无以为继,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合同纠纷制造隐患、埋下祸根。
2 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的措施
2.1 熟练工程量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工程量要计算的既快又准,和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关系密切。建筑工程的特点是:图纸张数多、施工项目杂、需要计算的工程量大。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把计算式写清楚,注明所需砂浆的种类标号及混凝土的标号,使甲方审核计算式时也能看得懂。审计人员有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同时,项目主骨部门要有严格的隐蔽工程现场记录和签证。
2.2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就是将合同规定要实施工程的全部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等列在一系列表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标价法时,投标人都应说明低价的措施方法。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由招标单位和业主共同编制工程量清单,对于综合单价的填报投标人可以根据企业水平适时填写,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展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符合平等竞争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工程造价选择适当的投资。
2.3通过多方渠道掌握材料行情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量的造价,审计人员应该集思广益,多渠道随时掌握建筑材料行情,包括建筑材料的新产品动态、价格波动趋势等信息,通过的渠道主要有和建筑有关的杂志报纸、媒体信息、行业协会信息等等,以便在审核预结算中做到心中有数。
2.4避免工程量虚增问题
首先,审计公司应全面了解建筑工程,谨慎出具清单,避免错项漏项,一旦出现错项漏项问题应给予当事人适当惩罚,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其次,避免对一单项工程重复计算;再次,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签证应及时、准确,每次签证前要弄清事情原委,如果损失是由施工方造成的,可以不签证:最后,弄清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例如施工单位习惯将水磨石地面和水泥砂浆地面中的踢脚线分开来结算,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解决以上四方面的问题就能避免工程量虚增问题的出现。
2.5健全法制,实施最低价中标
最低价中标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管理机制,符合国际惯例与招投标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施与推广具有必然性,是大势所趋。对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人,都要严肃依法作出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建立诚信体系,将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固定资产情况作为履行合同的能力加于考核。对投标者资格严格审查,确保投标者都有能力完成工程.
3 结语
总之,快速准确地编制工程预结算,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作为切入点,实行量价分离,最终实现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拓宽视野、提高素质。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和复核,及时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项目投资
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是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每项工程预结算应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在这样的形势下,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应统一预结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
1 建筑工程预结算存在的弊端
预算,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图预算。结算,是指依据工程承包合同和调整条件、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变更、施工签证等所办理的单项或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工程预算人员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工程的跟踪管理不细致,对现场情况不了解,闭门造车,依葫画瓢,编的预、结算脱离实际,虚增了工程的造价。
1.1对工程量多估冒算,误差奖罚管理不完善
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工程报价中将会有意无意地多估冒算,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图纸质量差,设计深度不够,详图不全,达不到相应水平,施工中变,现场签证多,使工程计价产生了多估冒算。此外,由于工程造价人员专业水平问题,经常出现工程量重复计算的问题,例如未扣除沟通、楼地面孔洞所占的面积,未扣除钢筋混凝土基础地形与毛石交界处面积等等。建设单位如审查不到,施工单位就谋取非法之财,取费标准高套,三材及贵重材料的市场差的调整不规范,因此,出现将工程量抛高计算是较为普遍的。
1.2施工图与竣工图存在漏洞
施工图是建筑工程的”语言”,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必须具有图纸齐全、表达准确、要求具体的特点,是进行工程施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也是进行技术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竣工图就是在竣工的时候,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实际情况画出的图纸,是竣工验收的重要标准,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签证单、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等。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有修改,为了让使用者能比较清晰地了解管道的实际走向和设备的实际安装情况,国家规定在工程竣工之后施工单位必须提交竣工图。竣工图需要设计院采用计算机绘制,以确保图纸的整洁和准确。建筑复杂、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书与实际的出入会很大,有的施工方将已经取消的施工项目仍计取工程费用,这样,人为地提高了工程的预算造价。
1.3建设单位未提供准确清单
造成建筑工程结算时工程造价偏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出现清单漏项错项等问题,致使不能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1.4材料价格管理混乱
材料费用占到工程造价的六成到七成,因此,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而近几年,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销售商随意定价,哄抬价格,造成建筑成本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预结算。
1.5存在工程量虚报现象
由于没有理解透彻定额的含义,在计算工程量时出现错误,例如在关于基础挖土中挖地槽需要放坡的问题上,坑、槽做基础垫层的时候,放坡的计算是从垫层上表面开始,而关于内墙的计算是依据图示基础底面之间的净长线,然而,在编制预结算的时候,审计人员仍然按照旧的规则进行定额计算,这种必然导致工程量计算不正确。此外,定额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楼梯踏步以及平台有大理石黑边的工程量的,但部分预算员却常常忽略了损耗率的问题,是按施工材料数量计入的工程量,这样一来。预算材料量要高于实际用量。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工程量虚报现象。
1.6低价中标,高价索赔
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来进行招投标,其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问接费、利润和税金。将政府投资的工程招标活动都纳入其中进行集中管理,统一招投标程序和手续,明确招标方式,审定每项工程的评定标方法。评标只看报价,报价最低者中标,评价办法不明确,投标单位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去投标,结果造成了各家所报品牌不同,价格相差甚大,质量相差甚远。为了事先获取标底,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大量发生。施工企业靠降低支出、偷工减料来弥补成本缺口。“钓鱼工程”会应运而生,建筑施工单位先设法以低价中标,然后在施工中通过一些其他手段,迫使投资方增加工程款项。最终导致工程施工粗制滥造或者无以为继,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合同纠纷制造隐患、埋下祸根。
2 解决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的措施
2.1 熟练工程量计算,提高计算速度
工程量要计算的既快又准,和熟练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关系密切。建筑工程的特点是:图纸张数多、施工项目杂、需要计算的工程量大。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把计算式写清楚,注明所需砂浆的种类标号及混凝土的标号,使甲方审核计算式时也能看得懂。审计人员有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同时,项目主骨部门要有严格的隐蔽工程现场记录和签证。
2.2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就是将合同规定要实施工程的全部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等列在一系列表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标价法时,投标人都应说明低价的措施方法。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由招标单位和业主共同编制工程量清单,对于综合单价的填报投标人可以根据企业水平适时填写,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展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符合平等竞争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工程造价选择适当的投资。
2.3通过多方渠道掌握材料行情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都会影响整个工程量的造价,审计人员应该集思广益,多渠道随时掌握建筑材料行情,包括建筑材料的新产品动态、价格波动趋势等信息,通过的渠道主要有和建筑有关的杂志报纸、媒体信息、行业协会信息等等,以便在审核预结算中做到心中有数。
2.4避免工程量虚增问题
首先,审计公司应全面了解建筑工程,谨慎出具清单,避免错项漏项,一旦出现错项漏项问题应给予当事人适当惩罚,确保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其次,避免对一单项工程重复计算;再次,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签证应及时、准确,每次签证前要弄清事情原委,如果损失是由施工方造成的,可以不签证:最后,弄清定额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例如施工单位习惯将水磨石地面和水泥砂浆地面中的踢脚线分开来结算,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解决以上四方面的问题就能避免工程量虚增问题的出现。
2.5健全法制,实施最低价中标
最低价中标法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招投标管理机制,符合国际惯例与招投标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施与推广具有必然性,是大势所趋。对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者个人,都要严肃依法作出罚款、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建立诚信体系,将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固定资产情况作为履行合同的能力加于考核。对投标者资格严格审查,确保投标者都有能力完成工程.
3 结语
总之,快速准确地编制工程预结算,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作为切入点,实行量价分离,最终实现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确定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预结算审核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拓宽视野、提高素质。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进行细致、全面的审查和复核,及时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