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ADOTRAIL科罗拉多荒野之门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罗拉多栈道上,我度过了今生精力最充沛、心情最愉悦的一段时光。我走入所谓的“荒野”时,并没有抱着“寻找人生意义”这样宏大的期望,我只是喜欢行走,喜欢自然,喜欢呼吸大山里的空气。但在行走中我确实收获了更多,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有人说,女孩要拥有“能让双脚坚定踏实地站立在大地上”的东西,虽然这并非我的初衷,但我想我已经慢慢地获得了这种能量。以身体的痛苦换来精神上的愉悦,我觉得值得。与松林、雪山、溪流、白云做伴的每个白天和夜晚,我觉得值得。
  

走进荒野


  我初中、高中都是在封闭式的外国语学校上的,曾经是个一心扑在学习上的乖乖女,不像同龄人那么爱玩,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样子,习惯用社会上的普遍标准来定义自己的成功。后来到了美国上大学,内心的野马忽然脱缰,从文静学术女变身狂热“户外驴”,落基山脉的低云,哥斯达黎加农场的树屋,墨尔本的暴走,柬埔寨的湿热,越南的商贩,蒙特利尔的涂鸦……彻底改变了我。
  我不想只是为了拍好照片才去看好风景。我爱上了沙发客和搭便车,这种旅行方式花不了什么钱,还可以认识新朋友,听神奇的故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震撼心灵……在路上邂逅的那群疯狂的朋友拓宽了我的想象力,也让一些疯狂的概念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我喜欢新事物,爱冒险,“如果这条路是安逸的、安全的、安然的,我宁愿现在就停止旅程。”这也是我选择徒步科罗拉多栈道(ColoradoTrail)的原因。
  科罗拉多是美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州,坐落在高高隆起的“北美屋脊”—— 落基山脉之上,有五十多座海拔超过14000英尺(约4267米)的山峰。这里是全球户外爱好者的大本营,滑雪,登山,山地自行车,攀岩,徒步……户外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当地人还铸造了一条穿越落基山脉的长长的“纽带”,横向切断大陆分水岭,是世界徒步栈道中的杰作。
  科罗拉多栈道全长782公里,从科罗拉多州东北部的首府城市丹佛(Denver)向西南方向延伸,直达杜兰戈(Durango),途中与落基山脉重合、交汇数次。栈道基金会把栈道划分为28段,大多数可以一天走完。徒步全程的时间因人而异,目前的世界纪录是7天,大多数人需要花40天以上(包括暂时离开栈道去城镇补给的时间),2013年,我用了37天时间,成为第一个走完这条线路的中国女性。
  双脚踏上泥土的感觉十分奇妙。在平坦的公路上行走,虽然沿途的风景也颇为秀丽,但总觉得人类气息过分浓重,加之周围可谓“车水马龙”,没有真正走在自然里的感觉。但在栈道上,周围的景色完全不同:开阔的山景被紧密的松林所取代,脚下铺满针叶,踩上去柔软得有如厚厚的地毯;窄窄的道路只容一人通过,蜿蜒曲折,盘旋上山,无法看到远处,人好似一叶扁舟行进在满是浓雾的大海上,只能让风把你带去不可预知的前方。
  科罗拉多栈道是我投身长距离徒步的重要一站,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格外深刻,它们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改变了我的户外理念,让我重温了在大学户外队时学到的金玉良言:Stay dry, stay put.(保持干燥,不要轻举妄动。)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还缺少野外生存的经验和意识,万幸逃过两劫,并因此成长了许多。
  

失温记


  每年7月底到8月初的几个星期,落基山脉正值一年一度的季风季,几乎天天下雨,规律稳定,如闹钟一样准确。
  这天,我和日本徒步者长沼在栈道上碰面,一同向下一个补给地——银顿市前进。下午3点,在石头山口(Stony Pass)稍作休息,从这里到Elk Ridge的区域被称为“芝加哥盆地”(Chicago Basin),海拔有三千多米,完全暴露在林线以上,地势平缓,没有遮挡物。连日来的雷阵雨已经让我对闪电和雷声司空见惯,我和长沼并不知道,这个夏天最大的一场暴雨正在酝酿。
  雨越下越大,高原上的雨是极冷的,我被雨淋湿,手脚变得僵硬起来。此时,我犯了户外旅行中的一个大忌——偷懒,没有及时换上雨衣雨裤,没给背包套上防雨罩,同时也根本并没有携带防水手套。“雨就快停了。”我这样告诉自己,以增强信心。实际上,雨越下越大,我和长沼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妙:闪电离我们越来越近,四面八方都有。就在几分钟之内,因为没有了移动产生的能量,我的身体已处在失温的边缘。
  我们在一个土坡边扔下背包。我的手指已经没法动了,长沼帮我脱鞋,穿上雨裤,再把鞋穿好,就像照顾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孩。他又拿出自己的防水手套给我戴上,因为早已换好雨衣雨裤,他看上去状态还不错,而我全身僵硬到走不动路。
  我在长沼的帮助下继续前进,借此产生热量让身体回温。艰难中,长沼说了一句话:“It’s all in your mind.(一切皆在你的头脑中。)”我开始相信,意志的力量可以帮我做到一切。
  雨仿佛是会吸魂的,它有呼吸,有情感,有侵入性。体温只是我们脆弱的保护伞。人的皮肤固然防水,但是面对雨水、海水这些可温柔、可残暴的液体时,我们必须以最谦卑的心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人体的不完美。以往遇到雷雨,我都是任凭裤子、背包和路线图湿掉,“失温”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十分遥远的词,只属于珠穆朗玛峰和泰坦尼克号。我的麻木不仁和轻敌,险些让我付出生命的代价。
  脱离险境后,回想前路,大自然对我一直还是友好的,一路都没有遇到过山火、大雪、泥石流、沙尘暴,也没有遇到熊或山狮等猛兽,每走几英里就有合适的水源,每走十几英里就有适合扎营的平地,下暴雨时常有山林庇护……加上坡不太陡,路不太难,全程属于class 1级别,我开始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懂得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妄自尊大地享受她的恩惠而忘却她的冷酷,这场雨下得正好,洗去了我的全部骄傲。   之后的每一次出行,不管是简单的单日徒步,还是挑战距离更为漫长的太平洋山脊,我都会带上雨具,背包的外置防雨罩也已经进化为塑料内胆,我一直都没有把它取出来。

迷路记


  徒步科罗拉多栈道的第35天,我走到了黑鹰山山顶,海拔4000米。雷电正在我头顶肆虐,我一心只想下山。山顶分出了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较少的一条,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更大的错误是,发现问题后,我没有返回山顶继续找路。
  这条路其实是一个50°的大下坡,下方是一个山谷。我要去的方向是东南方,应该穿过一条小溪、翻过一座山脊,最后到达一条乡村四驱土路。我向着东南方向一路开荒,在完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了5个小时之后,已经饿得不行了,但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吃饭,我也没有时间吃饭,必须要在天黑以前把路找到。
  路上隐隐约约仿佛可以看到脚印,但我知道这是幻觉。在一个下坡处,白桦林非常湿润,野草漫过腰际,20多只苍蝇围着我转。刚下过雷雨,地面非常湿滑,树枝和石头隐藏在草下面,稍不留神就容易摔倒。终于,我隐约看到了谷底的一条红色土路,人基本是从山上滑着到了山脚,随即觉得情况不妙——路边有一条小河,而我要去的那条路附近是没有任何水源的。
  为了节省体力,我把包放下,开始往西探路。走了2公里,发现不对,因为溪流一直都在。折返。把包留在山脚,拿了头灯和几个能量棒,开始向反方向前进。从晚上7点到9点,走了大约6公里,天已经完全黑了。如果这条路也不能把我带回栈道,那么我只能回到山脚,沿着溪流向西,土路会把我带到大马路上,到时再拦车。但这意味着我无法走完64公里到Durango的栈道了。这样的想法让我沮丧,但我没有放弃,固执地继续沿着土路前进。就在快要认命返回的时候,我看到了路牌:FS550! 在这个交叉口有另一条路:FS564,我对照数据书,确认这就是栈道,而且我马上就在路牌上看到了栈道的标记!
  更幸运的是,我听到了人讲话的声音,循声而去,是一群扎营的山地自行车手。其中一个男孩Pitt开车陪我去取背包,在四驱土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当晚我就和他们一起扎营。上天先是给了我地狱,之后又给了我天堂。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找路,同时也得到了教训:一定要带靠谱的地图,迷路后一定要回到原地寻找路标。
  

栈道天使


  徒步过程中,除了震撼的景致,最值得回味的是与人的种种邂逅。
  我曾在去往补给城镇时搭上一对传教士夫妇的车,分别时,他们为我祷告,还把收藏了10年的《圣经·新约》送给了我,虽然重了点,但我一直当作护身符一样放在身上。
  在黑鹰山搭救我的那五十多个自行车手,计划用一个星期完成我用一个月走完的旅程,在我心中他们就是一群英雄。
  还有“栈道天使”,他们都是为徒步者服务的志愿者,可以说有求必应。提供帮助的形式有许多种:有人为徒步者准备出其不意的“宝盒”,有人在栈道旁制作食物分给过路人,有人替徒步者接收补给包裹,有人把家里的后院腾出来让徒步者搭建帐篷,有人开车帮助徒步者往返补给地点,有人协调失踪徒步者的搜救工作,还有人甚至敞开家门,让徒步者沐浴、洗衣、休息。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栈道天使”,只要是对徒步者有所付出,他的所作所为就会成为一个“栈道奇迹”,哪怕只是放置一个巧克力棒、一瓶水。长距徒步者需要自给自足,不能指望别人的供给,但若有人愿意无私地把资源分享给你,他就成了你的天使,不带引号。
  “苹果大叔”是一位“职业天使”,也是科罗拉多栈道上唯一活跃的一位志愿者。他在整个栈道最为干涸的第18段搭建了一个蓝色大棚子,摆放零食、水、急救药品、地图和指南书,最神奇的是他竟然有办法做了一箱冰淇淋!
  苹果大叔曾经把我从Gunnison市送回栈道,又开着越野车在他的蓝色大棚里等了我几个小时。他说每年夏天都会在这里驻扎6星期,帮助经过的徒步者、山地自行车手、骑马者和牛仔。那辆越野车是他风尘仆仆地从俄亥俄州一路开过来的,如此往复已经6年。我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其他文献
伦敦是一座极富故事的城市,一转弯不经意间遇见的,可能就是一个传奇,比如坐落于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对面的伦敦朗廷酒店。  伦敦朗廷是欧洲开业最早的豪华酒店,1865年,当时的威尔士王子(后来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亲自主持了它的揭幕仪式,此后这家酒店多次开创酒店业内的先河,它是最早安装电梯的酒店,也是欧洲首家提供客房冷热自来水服务的酒店,并率先为每间客房安装了电灯。  酒店所在的梅菲尔地区(Ma
为进一步加强世界自驾车俱乐部与我国旅游供应商合作,推动河北自驾旅游事业更好更快发展,10月23-25日,廊坊市人民政府与河北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廊坊)国际自驾车旅行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廊坊)国际热气球节”在香河第一城隆重开幕。  此次大会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作为支持、指导单位,廊坊市旅游局、香河县人民政府、河北省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协会承办,《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中信国安第一城
午后,电车缓缓穿过城市,街头咖啡馆陆续有了客人,表演艺人支起琴架,墨尔本的文艺大幕拉开了。  身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墨尔本的文艺气息以年轻活力与多民族融合为特色。我喜欢在街头收集墨尔本人的生活瞬间。对我来说,只有到最深入城市肌理的街头,穿街走巷,偶遇停留,才能发现最真实的文艺生活。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门前,一次快闪活动刚刚结束,这个小女孩儿看到视频里的自己,害羞地捂着脸蛋。  街头的文艺底色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收集植物,20世纪80年代,北京二、三环之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我喜欢在那里采摘一些漂亮的野花,给它们起名字,比如“小蓝”和“毛蓝”。上学后开始种植花卉,大三时有了数码相机,从采摘改为拍摄,同时收集植物的自然掉落物,一直坚持了十几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自然给予我最重要的礼物—平静的情绪,心灵的休养和净化。与植物的接触,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救赎,在嘈杂忙碌的生活中,我用这种方式把
突尼斯的神秘,体现在每个角落:从非洲大陆最北端崎岖险峻的岩石到南部撒哈拉沙漠的海市蜃楼;从西部省份托泽尔广袤绿洲的橄榄树到东部沿海摇曳的棕榈滩……这一切都会让你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当地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状态,更是突尼斯旅行的魅力所在。我挎着相机,穿行于大街小巷,看到并拍摄了突尼斯最真实的一面。    为了不引起这几个小贩的注意,我在对面的商铺门前坐下,将相机平摆在跷起的‘二郎腿’上,框架好我所设想的
100多年来,世界各地怀着梦想的人们,不断以各种方式赶赴南极,完成自己人生中一次壮丽的旅行,目前,南极每年的游客数量已超过40000人次。这是否会给南极的特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来南极?”在邮轮7层开阔的Qilak(格陵兰语,意为“天空”)观景廊,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牧师詹姆斯微笑着、小心翼翼地问我。  这艘船上,加上我,一共有51个人来自中国,平均年龄40多岁。中国游客大多
Overdid it, and think it might happen again? One of the biggest mistakes I see is people taking exercise immediately1 and then trying to“undo the damage” too fast. Here, we have better ways to do with
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深入秦岭,去的便是老县城村。村里人礼貌地和我保持着距离,拘谨又客气。我没法和那些朴实的山民讲清我的来历和目的,甚至没法和他们说明白电灯和电视,言语的障碍,见识的差异,使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没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份儿上,那闭塞也让我吃惊。那晚在村支书家喝的包谷豆稀饭,大柴锅熬的,绵软黏稠,就着农家腌的浆水菜,直撑得肚儿圆圆。晚上睡在炕上,「月明松下房栊静,日
第一次去南非是2001年。回程时照例转机约翰内斯堡(Johanesburg),只觉得机场与两周前不大一样,拥挤不堪甚至有几分混乱,休息室里许多人围在电视机前七嘴八舌,只听得三两零星的词句:美国、事故、恐怖袭击。环顾四周,人群中不少乘客开始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不大的空港内漫无目的地打转,所有飞往美洲的航班取消或转航,许多乘客只好在空港内等候,迷茫的眼神中充满不解与无奈。重返南非时已是距离“9·11”
流浪的朋克青年,头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刺青图案。Mermaid 骑着 Hazel的灰色骏马在营地里闲逛,神色很是得意。夕阳西下,Caroline、Pete和 Rachel等人在自己的大篷车和帐篷前,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流浪部落时常穿行在乡村之间,这是他们最习惯看到的风景。Anarchy Rose 抱着Corina ,她们就在那里看着我,像一幅油画般优美。 Ebony喜欢在自己散乱的头发下编满小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