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离不开收尾的艺术处理。那么,怎样才能在最后的几分钟里让课堂绽放光彩呢?通过摸索总结,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演绎课堂小结的精彩:
  1.提出质疑,辨析讨论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生疑、不断解疑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敢议,通过自主思考,相互议论,探索解决问题,在或轻松、或热烈的氛围中,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认识的升华。例如在学完周敦颐的《爱莲说》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结尾一段作者在对菊、牡丹、莲一一做出评价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为什么不按常理对应来写呢?问题一提出来,马上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争论,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成共识: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之盛,同时也是为了表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图文并用,理清脉络
  在进行课堂教学小结时,教者结合课文内容及要点以图文的形式对整堂课加以总结,既有助于理清教学脉络及教学要点,揭示文章的内在结构,使文章具体化,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
  教《苏州园林》时,我用“绿叶衬红花”的板书设计来小结课文。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离不开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远景近景的层次的搭配。好花还需绿叶衬,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建筑的色彩美,更是彰显了苏州园林作为“标本”的美。当我板书完时,赢得了学生的啧啧赞叹,板书设计的小结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不仅撩拨了学生的心潮,而且取得了课虽终,趣未尽的效果。
  3.归纳总结,整体把握
  归纳是语文课堂小结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归纳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还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一般是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总结,如果总结得当便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不仅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还能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例如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我这样小结:“《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思想境界高。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冲淹写这篇文章时正贬官在外,本来可以独善其身,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种胸怀和抱负就是放在现在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本篇全文仅360多个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述、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这个课堂小结既让学生知道了《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又使他们明确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特点,并使学生从中得到关于人生的启发和教育,从而达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4.推波助澜,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在上完一节课后,教师的“推波助澜”式的小结可激起学生课后延伸的兴趣。在学完《“两弹”元勋邓稼先》这篇课文后,我这样总结:“邓稼先和钱学森一样,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们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的风采。我国、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故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并领略到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伟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精神世界,美化心灵,指导言行。
  5.自我评价,寻找得失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课后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如: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体验?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能否轻松完成?回忆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等等,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基础,分次分批进行课后自我评价。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小结更应该依据学科特点,紧扣学科内容,进行评价、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完善与提升,更要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课堂小结,精心地准备、精确地提炼课堂小结,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就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升华思维的能力,就会让课堂再次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阅读训练一  官不为己的桑怿  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閣职。”怿日:“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匿其阀,与兵马监押。未行,会交趾獠叛,往者数辈不能定。因命怿往,尽手杀之。还乃授閣门祗侯。怿曰:“是行也,非独吾功。位有居吾上者,吾乃其佐也。今彼留而我还,我赏厚而彼轻,得不疑我盖其功而自伐乎?受之,徒惭吾心。”予谓曰:“让之必不听,徒以好名取诈与讥也。”怿叹曰:“亦思之,
一次迥异寻常的经历,我被动获得了一个秘密。这秘密,混合恐惧与希望,纠缠放弃和挣扎,慢慢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是从南昌飞往喀什的途中。临窗而坐,安全带“咔嗒”一声,心门似乎就上了锁。机舱外的天空,不见繁花碧草,没有大地诗歌,甚至清空了爱恨情仇,除了变幻的云。偌大一个虚无。  突然,机身微微一震,恍惚听闻,有虎啸龙吟从地心深处呈螺旋状不断上行。那些散漫的云,快速完成集结,由絮状变成团状,神情肃穆,分
许多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了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看似平静的结局,看似平淡的描述,却给小说抹上了一层浓浓的哀伤。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在主题上折射出当时处在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农民的真实处境,还在于小说通过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呈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它是一部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活,则教学效能佳。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  一、播放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上新课之初,播放视频资料《北魏孝文帝改革》,用时约1分30秒,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资料。这个问题是北魏的建立: 年,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
广西从2012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就使我区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本校高二年级师生在全区新课改新形势下,及时跟上课改步伐,实行课堂改革,近一年来逐渐形成了5320教学模式。  5320教学模式是指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内合作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这种模式下讲课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5320教学模
高一阶段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进入高中后不少初中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很吃力,总感觉学习找不到方向,于是感叹:“考题太灵活,很难找到规律。” “高中,阅读量增加了,语法难了,练习活了,老师教学方法也与初中老师大不相同。” “初中时读读背背就行了,而高中多背多做题也未必带来明显效果。”总之,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适应。  一、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不适应
新课程改革倡导和鼓励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出强大的文本价值,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具备“开窗放入大江来”的胸怀和气魄,树立大语文观,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大胆创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积极寻找出一条宜教宜学的途径。  【案例描述及分析】  高一第二册第二单元鉴赏中国当代散文,要求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
在边缘处,目光不被虚假的光芒遮蔽,声音不再有和声的同质。人的内心不被扭曲,从而可以映照更多的真实:现实背后的真实,时代深处的真实,人心的真实,美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但邊缘处有非人的冷寂,它甚或不是一场盛宴的暗角,不是烟火之下最阑珊处。不是荒野却更荒凉。人唯有努力,使自己强大和坚忍。  边缘,其实很多时候是主动的审美选择所致,它有其必然性,也会有其必然的结果。让我们更安静,心力更沉着。  (小宝摘)
摘要:政党权威既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产物,也是民族国家建构的客观要求。在民族危机背景下,随着近代中国整体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主义滥觞,现代政党应运而生并担负起建构民族国家的使命。然而,民族国家建构的极端复杂性在客观上决定了政党必须具备高度的权威。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强大的中央权威进而成功地推进民族国家建构的事实,在理论和实践上印证了政党权威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的特殊意义。新形势下
[摘 要]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文简称《纲要》)的目标和要求,江西宁都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倡导教师、学生二者角色的转变,教改成为新常态,教研必须适应这一新常态。  [关键词] 县域课改 新常态 新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96  新课改已经在全国各地持续展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教师都能够从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