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丝宜轻宜少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姜夔(kuí)在《续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
  意思是:古人写草书像现代人写楷书那样一丝不苟,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那些字,其相连的地方,特别是牵丝引带,都是笔画重,而牵丝轻。虽然变化很多,但是不能乱其法度。
  这里说草书的点画和引带牵丝的区别,同样适用于行楷。笔画要写得重,牵丝要写得细,主次分明。
  行楷字牵丝宜少,不宜多。牵丝多,就会显得繁、乱,这与行楷简洁的特点相违背。请比较:
  初学行楷尽量减少牵丝。没有了牵丝,但是笔意相连,这在书法上称为“笔断意连”,也很好。
  减少了牵丝,也就降低了难度。待书写熟练以后,书写速度快了,自然产生了连笔,也就有了牵丝。(注意:两个“有”笔顺不一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