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切块自主探究”方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打造出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我校结合具体学情提出了“分切块、自主探究”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分切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概念
  
  分切块:是指把不易掌握的大块整体知识分解成容易掌握的小块、片段知识,便于学生掌握。这是利用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采用“分割法”或“分点掌握法”的操作途径,这是心理学中知识迁移理论的一个应用。
  自主探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主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
  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结合具体情况,教师要科学地划分教学知识内容片块,教师设置的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调控要能指导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进行。
  
  二、高效课堂理念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
  “高效课堂”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课堂教学高效性就是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质要义。其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的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效教学特别注重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三维目标”是一个完整、协调、互相联系的整体。它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步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充分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序的课堂,必然也是低效的课堂教学。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课前的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1.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太低了,学生轻而易举达到而得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2.制定教学目标要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3.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分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目标要因人而异制定。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4.要明确每节的教学重难点。要做到适度掌控,合理讲练,确保每节课的目标达成度。
  5.要给学生布置前置性练习。做好批改讲评,教学有针对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二)“分切块”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手段
  教学的高效性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所谓教学的高效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真正理解并有助于其智慧发展的知识,是能提升学生有效学习的知识。教学高效性的法则就是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如果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那么教学效果也为零。
  科学的划分切块是便于高效教学的一种手段。为什么要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切块呢?打一个比方来说,一个章节的知识点,乃至一堂课的内容就像是一个西瓜,吃这个西瓜必须把这个西瓜切开来。怎么切是有讲究的,切得太大,不容易吃,而且吃不干净;切得太小,既浪费时间,又流失营养汁。所以,切西瓜时必须考虑吃得又快又好。那么如何把一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分块呢?它的标准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接受知识、应用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切分”与“整合”的辩证关系:把整合的知识切成块,便于掌握,切块是为了更好地整合。
  (三)“自主探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的课堂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质。自主探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
  怎样做到省时高效,教学艺术尽在其中。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而不是教学传授知识的多少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课堂教学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如何激发、引导学生学的方法尤为重要。
  ①导入目的
  鉴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要尽快地把学生调入到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来,除了课前的准备工作,针对一节课而言,教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课堂导入语起到了为课堂学生生成智慧的“助产士”作用,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②导入方法
  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常见的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时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2.在“自主探究”中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融洽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在探究活动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要把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知道“我们是在做什么,应当怎么做”。要适应学生具体思维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设想也需要老师帮助整理、归纳、选择;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分析、解决,引导学生的思维。只有将二者和谐统一,才能既保证学生的自主发展,又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受挫而退缩,从而获得发展。培养思维能力是重点,一节课教师的精讲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的训练不得少于30分钟,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使训练更有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出高效。
  3.在“自主探究”中合作学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
  高效的课堂教学就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把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开放、动态、和谐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进而获得生存能力,这就是合作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质。
  4.在“自主探究”中巩固训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在一堂课中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非得通过课堂的高效训练不可。精讲精炼,做到举一反三,举三归一,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巩固习惯,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
  5.在“自主探究”中多媒体,实验的适当使用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
  课堂教学高效性要借助多媒体,实验的适当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快捷方式。
其他文献
宙斯通知林中所有野兽,许诺给评选出来的拥有最漂亮孩子的野兽发奖。猴子與其他野兽一起来到宙斯那里,她以慈祥的母爱,带着一只扁鼻无毛、相貌丑陋的小猴子,前来参加评奖。当她把小猴子带给大家看时,引得一阵哄堂大笑。但她坚定地说:“我不知道宙斯会不会将奖品给我儿子。但至少有一点我十分清楚,在他母亲眼里,这小猴子是最可爱的、最漂亮的、最活泼的。”  这是说,不管孩子漂亮还是丑陋,优秀还是平庸,在母亲眼中总是最
【释义】幼年的孩童。古时的五尺约为现在的三尺。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战国时,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国风清明。楚国的学者许行带领弟子来到滕国,希望成为滕国百姓,他宁愿和弟子穿着粗布衣服,织席贩履为生。滕文公宽厚地给了他们一处宅院。  过了一阵子,许行对滕文公开始不满意了。他说:“滕文公还不算贤明,贤明的君主应该和百姓一道耕田种地……”另一位学者陈相,很赞成许行的话,便去对孟子说了
摘 要: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是新课标下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解决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新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模式与实践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新课标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目标的实现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
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有一个观点:“语文教师是经师,也是人师。”指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育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一、高中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当代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的宠爱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迫于升学压力,他们的生活空间又长期局限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自
摘 要: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模式往往造成学生“哑巴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阐释了新的活动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大课堂”教学观对克服“哑巴英语”现象的作用。  关键词:哑巴英语;活动学习方式;思考 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8 -01    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模式基本上属于灌输型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
摘 要:本文作者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都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习兴趣;课堂效益;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6 -01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目前我们面临的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始终都在不断地变化,想把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授之以鱼”,仅供学生一餐之用呢,
摘 要:本文从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中寻找有效教学的途径,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提出了相关可行性的策略。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课堂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0 -01    一、寓乡土地理于高中地理有效教学中的形式  1.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地理教学实践的产物,
摘 要:高中英语教师应更新观念,采用现行教材,激发学习兴趣,渗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更新观念;培养能力;研究性学习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6 -01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协调统一,
摘 要: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必不可少,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从中学教学的本质,对教师的要求教学的主动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学;师生互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8 -01     现代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课堂上,教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学生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思维;问题意识;培养;课堂效率;课程改革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2 -0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那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