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前意识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per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提出前意识的概念,分析学生思考物理时出现的错误前意识问题,说明其对物理学习影响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前意识 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2-01
  前意识,人们给它的定义是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这个词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却在我们认识事物及现象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它是人们为解释遇到的新事物或新现象时,依靠大脑中已存在的相似事物或现象的认知经验作出的认识与判断。但人们无意识地利用前意识认识和判断事物、现象,经常是错误的。
  在物理学习中,往往也就是学生这样一种错误的前意识没有得到纠正而使其成为物理学习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发现和引导学生走出盲区呢?经过思考与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
  学生出现错误的前意识通常是初始学习的时候没能很好的理解透基本概念造成的,再者,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1.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比如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动量和动能变化的理解;比较做功快慢的功率;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阻等等。
  2.纠正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快;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3.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并充分利用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来夯实基础如:对于动量概念的理解感到困难;对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和认识不容易到位,一旦过程复杂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找初的总动量和末的总动量,像人在两船上来回跳跃,或物体间发生多次碰撞等。
  4.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对电学知识,学生往往害怕的是电路部分,尤其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连接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计算等。究其原因,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则是不注意电路的非正常部分,如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等。
  5.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例如,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功和功率、机械振动和波动等,通过比较和整理建立正确的认识。
  6.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二、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教育还是有不少满堂灌的形式,很少有老师会反过来问学生:“你怎么想?”。但我们试想一想,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最容易、最直接的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认识和掌握程度的方法吗?不也是我们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前意识的最好途径?并且,我们若能换用这样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一种较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种好的思维习惯。
  三、获得物理学习中的分析能力
  1.通过分析影响物理问题的各种要素,培养分析能力
  一种物理问题往往与多种物理因素相关联,要解决这类物理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哪些物理因素在起作用,哪些因素对物理问题不起作用,使学生在众多因素中准确地把有关因素找出来,然后从中再进一步寻找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如在高中“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讨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问题,分析铁块比羽毛下落得快是由什么因素影响时,学生会认为主要是由于铁块比羽毛重这个因素决定,即所谓重物一定比轻物下落得快。但经实验和分析发现,造成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空气阻力,而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力这个因素对物体下落快慢不会产生影响,这样就把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区分开来,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分析能力的培养手段。
  2.加强对物理问题的物理情景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的训练,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题时对物理情景的分析来得到加强。分析物理情景,首先要搞清研究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涉及的物理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可以形成物理模型,以便于和所学的物理规律建立联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如果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中,坚持这种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的训练,不仅可以规范学生解题的思维程序,保证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且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寻找物理问题的主要矛盾,培养分析能力
  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分析能力,这时分析能力的重要表现是看能不能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有关条件,例如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放在水平面上,B以细线悬挂,供给两球相同的热量,问两球温度变化是否相同?球吸热后,温度升高,这时它们许多性质,如体积、密度、导电性、硬度等都会发生变化。但什么性质变化反过来影响温度的变化呢?在诸多矛盾中,体积在起作用,当温度升高时球体积膨胀,A球重心升高克服重力做功耗部分热量,因此A球比B球温度变化小,这样通过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通过一种物理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在给定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材料中,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力求从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同一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例如,在三力平衡的问题里就有多种解题方法,如利用力的合成法;力的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力的效果分解法等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方法训练,就能使其思维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从而实现分析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于前意识问题,我想,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意识,才能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物理;另一方面,对老师来讲,则更能贯彻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阎金铎 、王志军、俞国祥著.《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张民生. 《中学物理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宋传建(1982 .12—),男,广西浦北县人,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物理学专业,现有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其他文献
使用碱和碱性磷酸酶降解错位双链寡核苷酸(Poly I:C12U),使其生成三种核苷,再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分析核苷的组成,从而计算出Poly I:C12U中的碱基组成比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地发展壮大,尤其是B2B电子商务,2017年度其交易规模已高达20.5万亿元,这种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网商融资的强烈需求。这使得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融资业务快速涌现,但新的业务模式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委托代理下B2B平台的不作为及逆向选择问题使得银行与B2B平台之间的协调变得十分重要,对银行与B2B平台间的激励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数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践;所以,作为聋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应切实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聋生 数学能力 内容 方法 计算能力 观察能力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器件之一,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电极材料的研究是开发高性能钠离子电
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雾霾、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的主要前驱物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已成为当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烟
简要介绍了国际通行的现代工程项目管理(PM)的三种基本应用模式:PM(Pm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服务)模式、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以及“全功能工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控制染色体复制、RNA的加工与修饰、抑制翻译和mRNA的沉默等等。非编码RNA与编码RNA不同,非编码RNA不编码蛋白质,在以前非编码RNA一直被认为是“垃圾DNA”和“暗物质”,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众多的非编码RNA有着重要的调控功能。经过大规模对人类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表明,大约有70%的人类基因组被转录为非编码RNA,而蛋白质编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38-01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