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IPv6 DN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阐述了IPv6 DNS服务器的关键配置文件及详细的配置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Bind与Apache的安装和配置,实现了IPv6的环境下的WWW服务。
关键词: IPv6; DNS服务; Apache; WWW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21-02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WWW servers based on IPv6
Wang Donghai, Chen Hua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College,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Abstract: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Pv6 DNS are analyzed. The key configuration file of the ipv6 DNS server and its proces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ipv6 deployment, the WWW service is implemented by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Bind and Apache.
Key words: IPv6; DNS service; Apache; WWW service
0 引言
由于IPv4已不能满足Internet的发展,因此,下一代互联网IPv6诞生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IPv6网络环境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这些应用中,WWW服务的应用尤为普遍和关键。本文在阐述IPv6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用虚拟机搭建了一个IPv6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下,通过对Bind与Apache的安装和配置,实现了IPv6网络环境下的WWW服务,为在实际的IPv6网络环境下实现WWW服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实验平台的搭建
我们选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进行实验,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虚拟计算机软件,可提供用户在单一的桌面上同时运行几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是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新的应用程序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服务器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是RedHat 4.1.2-12,客户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
2 DNS服务器的配置
2.1 IPv6 DNS工作原理
IPv6 DNS的工作过程如下[1]:
⑴ IPv4向IPv6发出“A”记录DNS查询请求;
⑵ DNS ALG将“A”翻译成“AAAA”,并发送给IPv6网络中的DNS服务器;
⑶ DNS ALG修改IPv6 DNS服务器回答,将“AAAA”翻译成“A”记录;
⑷ IPv6地址改成DNS ALG地址池中的IPv4转換地址,并将IPv4转换地址和IPv6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通知给NAT PT;
⑸ 将IPv4转换地址作为解析结果返回IPv4主机。
2.2 IPv6 DNS的体系结构
IPv6 DNS的体系结构仍然保持了IPv4 DNS的层次原理[2],采用树型结构的域名空间,能较好地支持域名解析体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IPv6 DNS界面如图1所示。
3 DNS服务器的配置
3.1 DNS服务器的配置过程
由于IPv4和IPv6的DNS记录格式等方面有所不同[3],为了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DNS查询和响应,可以采用应用层网关DNS-ALG结合NAT-PT的方法,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起到一个翻译的作用。
本方案选择的DNS软件是Linux平台上的Bind-9.7.0-P1,该软件能同时支持IPv4和IPv6地址。Bind软件安装后,会产生几个固有文件,可将这些文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配置文件,在/etc目录下;另一类是DNS记录文件,在/var/named目录下,加上其他相关文件,共同设置DNS服务器。其中比较关键的几个文件有:
named.conf 为默认的主配置文件
named.ca 指向根域名服务器
named.1ocal 用于在本地转换回送地址
named.Hosts 将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
named.rev 用于反向域将IP地址映射到主机名的区文件
例如,位于/etc目录下的主配置文件named.conf如图2所示。
⑴ 使用sudo vi /etc/resolv.conf命令,修改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2001:503:c27::2:30,修改后显示的结果如图3所示。
⑵ 使用vi/etc/named.conf命令,进入named.conf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界面如图4所示。
⑶ 用vi named.yin.cn命令打开区域文件,添加相关的主机与相应的IP地址后,yin.cn区域文件界面如图5所示。
⑷ 用vi named.v6命令打开区域文件,添加相应的指针,添加后 named.v6 区域文件界面如图6所示。
3.2 DNS服务器的测试
将"www.yin.cn"的IPv4地址转换成IPv6地址。解析www.yin.cn的界面如图7所示。
4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
4.1 Apache的设置[4]
⑴ 启动Apache服务器,在终端中输入:/usr/sbin/apachetcl start。
⑵ 进入目录,sudo vi/etc/httpd/conf/httpd.conf,修改如下内容:Server 192.168.190.136:80 。Httpd配置文件界面如图8所示。
4.2 WWW服务器的实现
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 2001:503:c27::2:30],进行测试,测试界面如图9所示。
5 结束语
在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演进过程中,并不能够一步到位,而是需要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5],DNS服务作为 Internet基础架构,也需要支持这种网络协议的升级和转换。本文分析了IPv6 DNS的空间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详细地阐述了主要配置文件的特点,然后使用虚拟机和相关的软件搭建了IPv6试验平台,实现了IPv6环境下WWW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相林.IPv6技术新一代网络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汤俊.IPv6研究[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3] 龚远超.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冯吴.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振强,赵晓宇,马严.IPv6技术揭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关键词: IPv6; DNS服务; Apache; WWW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2-21-02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WWW servers based on IPv6
Wang Donghai, Chen Hua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College, Su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Abstract: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Pv6 DNS are analyzed. The key configuration file of the ipv6 DNS server and its proces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the ipv6 deployment, the WWW service is implemented by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Bind and Apache.
Key words: IPv6; DNS service; Apache; WWW service
0 引言
由于IPv4已不能满足Internet的发展,因此,下一代互联网IPv6诞生并且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IPv6网络环境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这些应用中,WWW服务的应用尤为普遍和关键。本文在阐述IPv6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用虚拟机搭建了一个IPv6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下,通过对Bind与Apache的安装和配置,实现了IPv6网络环境下的WWW服务,为在实际的IPv6网络环境下实现WWW服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实验平台的搭建
我们选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进行实验,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虚拟计算机软件,可提供用户在单一的桌面上同时运行几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是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新的应用程序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服务器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是RedHat 4.1.2-12,客户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
2 DNS服务器的配置
2.1 IPv6 DNS工作原理
IPv6 DNS的工作过程如下[1]:
⑴ IPv4向IPv6发出“A”记录DNS查询请求;
⑵ DNS ALG将“A”翻译成“AAAA”,并发送给IPv6网络中的DNS服务器;
⑶ DNS ALG修改IPv6 DNS服务器回答,将“AAAA”翻译成“A”记录;
⑷ IPv6地址改成DNS ALG地址池中的IPv4转換地址,并将IPv4转换地址和IPv6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通知给NAT PT;
⑸ 将IPv4转换地址作为解析结果返回IPv4主机。
2.2 IPv6 DNS的体系结构
IPv6 DNS的体系结构仍然保持了IPv4 DNS的层次原理[2],采用树型结构的域名空间,能较好地支持域名解析体系中的地址集聚和地址更改。IPv6 DNS界面如图1所示。
3 DNS服务器的配置
3.1 DNS服务器的配置过程
由于IPv4和IPv6的DNS记录格式等方面有所不同[3],为了实现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DNS查询和响应,可以采用应用层网关DNS-ALG结合NAT-PT的方法,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起到一个翻译的作用。
本方案选择的DNS软件是Linux平台上的Bind-9.7.0-P1,该软件能同时支持IPv4和IPv6地址。Bind软件安装后,会产生几个固有文件,可将这些文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配置文件,在/etc目录下;另一类是DNS记录文件,在/var/named目录下,加上其他相关文件,共同设置DNS服务器。其中比较关键的几个文件有:
named.conf 为默认的主配置文件
named.ca 指向根域名服务器
named.1ocal 用于在本地转换回送地址
named.Hosts 将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
named.rev 用于反向域将IP地址映射到主机名的区文件
例如,位于/etc目录下的主配置文件named.conf如图2所示。
⑴ 使用sudo vi /etc/resolv.conf命令,修改DNS服务器的IP地址为2001:503:c27::2:30,修改后显示的结果如图3所示。
⑵ 使用vi/etc/named.conf命令,进入named.conf配置文件,主配置文件界面如图4所示。
⑶ 用vi named.yin.cn命令打开区域文件,添加相关的主机与相应的IP地址后,yin.cn区域文件界面如图5所示。
⑷ 用vi named.v6命令打开区域文件,添加相应的指针,添加后 named.v6 区域文件界面如图6所示。
3.2 DNS服务器的测试
将"www.yin.cn"的IPv4地址转换成IPv6地址。解析www.yin.cn的界面如图7所示。
4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
4.1 Apache的设置[4]
⑴ 启动Apache服务器,在终端中输入:/usr/sbin/apachetcl start。
⑵ 进入目录,sudo vi/etc/httpd/conf/httpd.conf,修改如下内容:Server 192.168.190.136:80 。Httpd配置文件界面如图8所示。
4.2 WWW服务器的实现
启动服务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 2001:503:c27::2:30],进行测试,测试界面如图9所示。
5 结束语
在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演进过程中,并不能够一步到位,而是需要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5],DNS服务作为 Internet基础架构,也需要支持这种网络协议的升级和转换。本文分析了IPv6 DNS的空间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详细地阐述了主要配置文件的特点,然后使用虚拟机和相关的软件搭建了IPv6试验平台,实现了IPv6环境下WWW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相林.IPv6技术新一代网络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汤俊.IPv6研究[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3] 龚远超.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冯吴.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李振强,赵晓宇,马严.IPv6技术揭秘[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