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没有后来

来源 :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挑夫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位姓刘的老头,矮墩墩的个子,状貌清瘦,腰背早已微驼了,略显得像吸食鸦片烟的,人称刘老。他家和我家只隔一片淡竹林和一棵老梧桐,所以我的行踪传到他那儿,一点也不费事。
  刘老有一个独仔,叫刘毛。那个年代,刘毛总是独自呆在家里,像一只被关在笼里的猫,到处地窜呀爬呀,发觉总不能解除内心的烦闷。他想出去,但他父亲是个喜欢把儿子留在家里的人,他不想惹父亲不高兴。这时候,我们一群孩子便悄悄敲响他的家门。
  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来之前刘毛的父亲正在讲着什么,待我围坐下后,他又继续讲起来。往往三句不离本行,他总扯些挑夫的轶事,现在他像是正在讲哪位挑夫的风流韵事。我没从头听起,就不太听得下去,小声的同坐在身边的刘毛讨论明天去钓鱼还是打野鸡。刘老总在看我和刘毛,但我们像是没感觉,只顾在一边窃窃私语,有一刻我很胆怯地提醒刘毛说,你老爸瞪着我们呢。刘毛看也不看刘老,很淘气地说,别理他,他总是骗我说,是自己儿子才讲那个故事给他听。我便有些明白,刘老的看刘毛其实是晓得的。
  这时,那段风流韵事已经讲完了,大家又把目光盯在刘老的脸上,说该讲些新的了,这回你可不能骗我们。刘毛贴着我的耳朵说,你们又挨我爹骗了,他哪会讲故事呢。
  刘老看看大家,又看看我和刘毛,突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似乎是冷笑,干巴巴的,但他笑得几乎坐不住了,就站起来说,讲就讲,这个故事可有点带彩的,可好笑咧。
  我们都聚拢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焦急地捶他的脊背说,快讲呀,别骗我们。
  刘老屈服似的坐了下来,然后看着大家,很沉重的,仿佛用力顶起一样很重的东西,说,好吧,我就讲。
  这时候刘毛忽然爬起来,走出屋子大喊道:等等,先等我撒尿回来再讲。
  刘老说,这是当年挑夫中年纪最轻的家伙阿羊勾引老板娘的事。你们可别传出去,是自己人才告诉你们的。
  刘毛忍不住插嘴说,哎哟哟,又来了。
  刘老笑了笑,说,那天,有人亲眼看见的,老板娘挽着裤子趟水过小溪,歪歪斜斜走到水中时,却不想一脚踩了下去,咚的一下,水便淹过胸脯,身子就倒了下去。挑夫阿球,以前我说过的,他正在一处角落里偷偷地吃老板饼干,猛地听见呼救声,便慌忙叫着一个放牛的小孩去喊人。终于跑来了一个叫阿羊的挑夫。但老板娘已在溪里站起来了,又爬到了对岸,瑟瑟地端坐在草地上,喘着气对阿羊叫道:出血了,不得了,腿出血了!阿羊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可以好好表现一回,给她包扎伤口,还让她把衣服脱了,拧了水,阿羊于是将自己那件上衣脱下来给她挡身子。老板娘又把湿裤子脱了,叫阿羊拧了水……后来呢,大家似乎都没长眼睛了。阿球最后说是半个钟头才了结,谁知道呢。
  刘老讲到这里,看看大家,若有所思地停了下来,仿佛讲完了的样子。他的脸色灰黑。
  刘毛忍不住问,后来呢?还有,刚才你说阿球说,半个钟头才了结,那半个钟头呢?怎么可以这样跳半个钟头过去呢?
  刘老愣愣地停顿了一会儿,看见大家亮晶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围他更紧了,还是说道,那就这个故事只好继续说下去。后来我问阿球,他说是自己人才告诉我的,告诉我一个人而已。后来嘛,怎么说呢,后来情形他可没告诉我。他们都走了,还没来得及告诉我这个自己人就走了。
  刘老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像要准备充足的力气才能陈述故事的结局。可没等他舒口气,刘毛又忽然说,后来他们都去了哪里?现在可以去找他们问问后来的事吗?
  刘老看着大家,有些不舒服地站起身来说,你们等一下,我喉咙干了,要喝一瓢冷水才行。
  于是他向水桶走去,我们不由得也站起来随着刘老向水桶走去。刘老说,你们坐下等我,我会讲完的。大家都怕故事忽然中断,于是出奇地聽话,显得比方才安静许多,只是所有的目光都懂事地落在刘老的身上。刘老抓起水瓢咕嘟咕嘟喝了半瓢冷水,然后拉着墙边的毛巾擦了擦,便一本正经地走过来了。
  刘老清了清嗓子说,后来嘛,可惨了。阿球因为放老板娘和阿羊的流言,被赶出了店门,说去广东找女儿了,可哪里会找到呢?听说她女儿先被拐到广东,然后到了福建,现在又听说在海南那边,阿球哪里晓得呢。
  那么阿羊,他又哪里去了呢?我问。
  我也想知道。刘老说着,声音几乎被咽了下去。我们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只是大家觉得他忽然在我们挑夫中间消失了。后来呢,听放牛的说的,现在我也真敢说话了,老了,我是老人我怕谁,后来有人在老板田中的那口旱洞边,拾到一只系着红绳子的解放鞋,再后来很多苍蝇蚊子从那洞口飞来飞去,你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我流泪了……
  刘老说到这,沉默了,大家也安静了。平时喜欢插嘴的刘毛也低下了头,无话可说了。
  我那晚回到家,一直被刘老的故事缠绕着。我无法知晓那个故事的结局。我怨恨,可是又不知道怨恨谁——谁剥夺了我们故事的结局?孩童时代,我第一次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自那以后,我们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似乎懂事了好多,至少在刘老那儿,听他的话,不敢催他讲故事了。现在看来,那是刘老给我们讲的最后一个故事了。所以印象很深刻,想到刘老就想起那个故事,想起那个故事就想起刘老。
  童年渐渐远去,我和刘毛都离开了山村上了中学,跟刘老的接触就更少了。只是偶尔见刘毛慌慌地来找我,说,麻大叶,借给我一张饭票吧,我爸脚又肿了,不能挑东西了。初中三年,刘毛大致都在这样的情形中熬过的。毕业那年秋天,他考上了一所技校,我却被市高中重点班先录取了,急于看见女儿领工资的父亲只能恨铁不成钢。村里的人也摇摇头,说读高中不划算。
  高中还是读了下来,但每一次回家,我都在一片异样的目光中走进村庄的。母亲常常问我,还要读多少个学期,然后又妒嫉地提起刘老,说他干一辈子挑夫,总算没有白费,孩子如何如何的有出息了。更烦的是,父亲会补充说,刘毛毕业了,刘老就搬去城里享福了。我觉得很寂寥,继而是淡淡的伤感,好像在刘毛的照耀底下,终于显出了我的平庸。这是每次放假回去常常领教到的,或者说是高中三年最不愉快的事情。后来在山道上,也听到挑夫们大致谈论这样的话,刘老听呀听,嘿嘿地点头,嘴角总是合不拢,身子也越来越有劲,后来挑的东西就更多了。
  去年秋天,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刘毛果然毕业了,到柳州市一家工厂上班的那天,他就捎个口信要父亲扔掉那条油亮的扁担,住房问题一解决就来接他去城里安度晚年。可谁晓得呢,他没能混下来。后来去了广东,可一年了,没有音讯。
  村里纷纷扬扬的,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事。
  刘老那副在山道上似乎微笑的脸现在又紧绷了,整日忧郁着,不敢从村里的一片目光中穿过。
  后来就听说他白天喝烈性的酒,然后睡觉以敷衍日子。
  一天傍晚,天幕通红着。我立在门边,终于瞧见刘老蹑手蹑脚地从屋里跨出来,光着脚,那衰老而黧黑的脸上,一双眼睛是那样呆滞,仿佛是浑浊的;两撇浓密的耷拉着的胡子下,嘴角现出阴郁的样子。他走下石阶,又犹豫着立住了,朝四下里张望,似乎意识到我明晃晃的目光,便猛地抓着一顶油腻腻的草帽往那斑亮的脑袋上套去,更快步地走了。我憋着气,不敢吭声,惟恐一个大学生耀眼的招牌会忽然惊动他忧郁的心情,他会愈加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只能默默地留住这颗悲痛的心,看着他摸进柴房去,看着他拾起那条新做的扁担往肩上架去,然后走出来,又乘着天空刚刚洒下的清凉的月光,挑老板的货去了。
  本栏目责任编校:邬彦姝
其他文献
梨花  一  春风才刚刚从三月,越过山岗  梨树,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新装  蜜蜂,早早起床采撷甜蜜。而几个  爱睡懒觉的花骨朵,还在枝头  做着稚嫩的新娘梦。  二  翻过大山宽厚的肩膀,月光  蹑手蹑脚,趴在窗前  偷听梨花说了一宿的悄悄话  三  下雨前一天的清晨,我小跑着去寺庙  祈求佛祖——  “院子里的那一朵梨花,功德圆满。  它用尽一生,装点了我眼里的春天。  雨落以前,可否送它去往西
期刊
一  叩访大藏寺,是在秋末冬初,马尔康下了第一场雪。我们行至大藏乡春口村,在观景台眺望四周,群山白头,松披雪衣,屋顶纯净,晒台铺冰。前方的一片佛堂禅院,正是大藏寺,那金色的佛塔,衬着洁白霜雪,显得更加肃穆庄严。  大藏寺近在咫尺,真正要叩访拜谒,却不是一件容易事。汽车翻越大山,山路呈“之”字形,仅容一车行驶,每隔百米,折返一个三十度的斜坡。车辆像一头矫健的豹子,在崎岖的路上奔跑,吼叫着向上攀援。目
期刊
梁琳筠,又名卢绍琼,羌族,出生于阿坝州茂县,80后女诗人。阿坝州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2009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等数百篇作品发表于各类文学杂志、报刊、网络等。著有个人诗文集《羊角花开》,新诗集《羌云》,诗歌合集《格桑花开》。现担任子云书院院长,成都市郫都区扬雄学会秘书长。  古丝绸的冥想  古蜀的发端在云端  川西北昆仑群山的石室 
期刊
远山如此寂静  峰峦是青黛的。天空蓝得水一样明净  长尾鹊们拖着长尾,“呷呷”地飞过山岭  他站立高冈上,看晚风吹过的螃蟹寺  在霞辉中消隐于过往的烟云  远山如此寂静,鸟语  湮没了经声,暮霭湮没了木鱼  故人赶着羊群,从龙头山那边  迷雾重重的墓地走出来  又无声无息,走向雾色更深的竹林  天色说暗就暗了,暗了  晚云将苍穹一再压低,虫吟  降下了巴茅的白旗  空旷的山谷,钟声响过三遍  危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