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更灵动、更高效,更精彩。多媒体教学能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 多媒体;灵动;高效;语文课堂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变化,多媒体的运用逐步融入到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能让语文课堂更灵动、更高效。特别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向学生头脑中输入鲜明生动的立体表象,学生能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在能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教与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多媒体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优势。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课文情境,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氛围。如《庐山的云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通过记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对没有见过庐山云雾的乡下孩子来说,很难体会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在教学前,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庐山云雾的画面,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转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
  2.触景生情激情练笔
  写作一向是学生头痛的事,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觉得有话可写,不能不写的时候,写作就变成一件简单而有乐趣的事了。如《颐和园》一课要求按本课的写作方法仿写一篇写景的文章。我先指导学生找出《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了解了文章的写法,再出示用数码相机拍摄并经电脑处理的盱眙县中央公园的几个景点照片和视频,有远景的、有近景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到熟悉的中央公园在银幕中展现,仿佛身临其境,而《颐和园》的写法通过学习已经了然于胸,此时我看“火候”已到,便要求学生仿照《颐和园》写法写《美丽的中央公园》。不到二十分钟,多数同学完成了习作,原来有多媒体的语文课堂如此高效!让人头痛的作文也变得精彩起来。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的奥秘。而多媒体就能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圍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课中“激趣”
  如教学《安塞腰鼓》。在课的开始,我先以歌曲《黄土高坡》出现话题:歌曲中,出现了一群后生腰带腰鼓的图片。这时,画面打出课题──《安塞腰鼓》。生动的画面再配以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这时,便向学生宣布: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安塞腰鼓》。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题后,我问学生:“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问题:“安塞腰鼓真的如书上写的那样惊心动魄吗?”“为什么只有那样的环境下才能出现这样独特的腰鼓呢?”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急于想从课中探个究竟。
  2.练中“持趣”
  练习时,多媒体更充分地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可以让学生用鼠标点击选择答案,当答案正确时,会响起老师的表扬的声音;当答案错误时,会出现一声叹息,提醒学生重新再找。甚至可以让学生用鼠标拖动的方法选择答案,当答案拖放在正确位置的时候,就会停在那里;如果放错了鼠标就会往回跑。
  三、巧用多媒体,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1.恰当而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难点
  例如:学习《夕阳真美》。在学习晚霞颜色变化时,适时地调出云朵颜色变化的图片;在学习云朵形状变化时,也适时地调出晚霞形状变化的演示录像。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再细读课文,对“晚霞的云彩”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就有了深刻的了解。让学生从心里发出赞叹:“夕阳真美!”
  2.利用笔画变形突破字形教学中的难点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有个生字“薅”,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出错。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学生回答:“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接着说:“古代的劳动妇女是没有地位的,整天屈辱的生活着、劳动着。”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薅”字上面出现“草字头”,与下面的“女”字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这个字。
  四、善用多媒体,拓展教学内容
  网上丰富翔实的声像图文资料,是小语教学取之不竭的源泉。如在学习《我们爱你啊,中国!》之后,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美丽风光赞叹不已,恨不得马上能去游览一番。我见学生意犹未尽,便适时从网上调出相关资料,做知识拓展。让学生一边欣赏祖国山水的录像,一边听《庐山的云雾》、郭沫若的《桂林登月牙楼》等诗歌的朗诵,使学生在录像和诗歌中对祖国山水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中合理巧妙地用好多媒体,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增强文本思想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开拓学生思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凭借多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灵动,更高效!
  【参考文献】
  [1]何玉屏,明小冬.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5(9x):75-76
  [2]张政栋,阴美娜.简析多媒体实际应用于语文课堂之中的优势及局限性[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 (12) :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智慧、塑造学生态度、培养学生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为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阅读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快乐阅读、快乐学习。本文主要以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进而深入研究了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智慧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绘本《彩虹色的花》讲述了彩虹色的花用自己六个花瓣帮助了六个需要帮助的小动物,最后自己却在冬天里慢慢枯萎的一个温暖而美丽的故事,孩子们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彩虹色的花对身边的人无私的付出,体会到帮助别人是快乐的,而孩子的心绪也在彩虹色的花生命的轮回中经历了快乐、悲伤、惊喜。现在我就以大班语言活动《彩虹色的花》教学案例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将生活、语言等与情景教学有效融合,通过这些有效融合来促进幼儿情感的培养
数学语言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与学前生活中的对话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发展需要与孩子原有的表达水平产生矛盾,这就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正是蹒跚学步之时,如果教师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养,必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对于低
【摘 要】 “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数的运算”更是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标中提出,运算能力已成为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要素,而它是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在计算教学时,教师需要在算法和算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明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计算;算理  一、重视运算过
【摘 要】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和学生融洽相处,让学生把班主任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样更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从尊重之心、信任之心、关爱之心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从“心”开始的一系列工作策略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以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能力并温暖学生幼小的心灵。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融洽相处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孩子的心灵像未干的水泥,只字片
快乐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快乐是成长的力量与要素,在课堂上幼儿若是快乐的,那么教师的教学就是幸福的。在课堂上,我们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更应注重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获得课堂教学的愉悦感,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纵观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在欣赏活动中一味地让幼儿想:“感觉到
我是一个本领较多的女孩子,我会画画、照相、干农活……但最让我喜欢的是做饭。  一开始,我对做饭一窍不通,后来我就学会做饭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在看书,妈妈在旁边包袜子。妈妈问我:“栩弘,几点了?”我看了看手表说:“妈妈,已经是上午十点三十分了。”妈妈说:“快去烧饭。”我奇怪地说:“妈妈你没有教我做饭啊!”妈妈一摸脑袋,说:“哎呀,我忘了。”妈妈叫我跟她到厨房去。妈妈拿起饭桶装米,我在旁边看着
对于科学领域的学习来说,观察始终是最主要的探究学习途径。然而,单纯地观察往往很乏味。我们需要在保证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对比、思考和交流,养成善用观察探究的科学核心素养。例如我园目前正依托“图画日记”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生长观察。  一、“图画日记”对于核心素养养成的意义  1.改变模式,开辟幼儿科学领域教学新思路  依托“图画日记”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生长观察与以往教
【摘 要】 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有时会对教师预设的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这样的活动往往显得索然无味。本文尝试将游戏精神渗入到课程建设与实施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寻找课程定位,追随幼儿的脚步编织课程网络,通过对主题课程、自然课程、节日课程等的深度挖掘,建构出属于幼儿自己的课程,让他们在课程的海洋中自由呼吸。  【关键词】 游戏精神;课程;幼儿;自主  随着游戏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课程越来越
【提 要】 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新模式,一是让学生主体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体现课堂的开放性;二是让学生参与兴趣充分激发出来,突出课堂的活动型;三是让学生学习能力充分培养出来,聚焦课堂的能力型。  【关键词】 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新模式;策略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构成,构建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