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片化学实验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i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芯片技术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的热点技术,其主要应用于科研工作中,在课堂教学中尚未得到应用。提出将微芯片技术引入化学实验教学的构想,因为微芯片技术具有消耗少、成本低、便携性好等优点,可实现理实一体化实验教学,降低实验成本,培养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协作创新,符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1 学案导学法的内涵  “导学案”是指遵循素质教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用以辅助学生进行自学的教学材料[1]。“学案导学模式”即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借助于“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而后再由师生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导学案进行充分利用,除了可以使学生收获知识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
初中学校教育中,可以适当地开始音乐鉴赏课,也可以作为一门必修课。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中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音乐鉴赏就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美的教育。通过音乐鉴赏,学生提高对美的认识,从而发现美、创造美,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一直以来,中学教育还是没有对音乐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音乐还是“小三门”。由于对于音乐这门课的许多偏见,再加上学校领导与音乐教师的不重视,让音乐教学越来越没有地位,甚至把音乐课转成其他课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大鼠骨髓肥大细胞和同源大鼠眼眶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单独和共育培养。观察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
摘 要 结合实际,介绍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类型,对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进行分析,探讨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几种主要的课程模式,以期能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词 网络教学;计算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12-02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
目的:构建针对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基因3个可干扰序列设计小发夹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载体,为下一步探索Ad-PKM2介导PKM2 RNAi对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机制建立基础。方法: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