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分析与表现新闻的能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要对每次新闻事件都能实现相对完美的报道,就必须具备正确的新闻观念、日臻理性和成熟的业务技能及完美的表现风格。也就是说,要做到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用哲学家的思辨去分析新闻,用作家的文采去表现新闻。
  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新闻报道源于发现,而发现源于新闻敏感。新华社著名记者徐人仲说:“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其实新闻线索的获得途径很多:一些较为固定的途径,如被邀请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活动,还可阅读一些文件资料,从中获取新闻线索。这只不过是得到线索的一部分,还有不固定的方式,如:从其他新闻媒体中获取之,从广泛接触社会获取之,在闲谈中获取之。还可从别人不经意的信息、小事中发现新闻线索等。很多时候无法预知什么时间会遇到新闻线索,这也是对记者的最大挑战。中国青年报社高级记者殷红说:“记者就应该像一只鹰,连睡觉都睁着眼睛,惟恐错过随时发生的新闻事件。”
  如何培养敏锐的眼光,穆青如是说:“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记者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发现力。一个优秀的记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发现’。记者的发现力首先得益于深入基层,在社会生产第一线采访的所思所悟。一个记者艰苦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步从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发现力。勤奋是‘发现力’产生的沃土。”记者的敏锐眼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来自兢兢业业的勤奋努力和脚踏实地的社会实践,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勤奋能补拙,经验积累、责任感、使命感是勤奋努力的动力。具备了这些条件,就能从“司空见惯”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用鹰一样的敏锐眼光去发现新闻,并且能抓得准,挖得深,写得好。有些记者,喜欢采写直观感觉上新闻性强的事件性新闻,尤其喜欢写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人和事,认为只有这些人和事,才可以写出好作品,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只有那些善于从看似平凡、平常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闻,提炼出有新闻价值的记者,才算是真正的“高手”。
  用哲学家的思辨去分析新闻。新闻报道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一切的物质世界,都可能涉足其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呈现的往往是表象而不是它的本质,而本质往往被表象所遮盖。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才能穿透这些新闻事实的表象,挖掘出它更深层次的新闻价值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说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前提,那么发现问题后能否深入地分析,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本质,将得到的原材料通过加工使其增值为高附加值的新闻作品,就要看其有没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否则,即使你发现了新闻,也往往流于表面,甚至被假象所迷惑。尤其在当前多元化的形势下,面对许多似是而非、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就更需要用哲学家的理论、显微镜般的思辨、解剖刀似的分析去揭开现象背后的神秘面纱,使之呈现本质面貌。记者要有这种本领,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胸有全局,占有大量的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才能有效地、准确地透过表面现象把新闻事实最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
  要达到如此境地,这就要求,记者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学习修养,一方面靠积累提炼。
  加强理论修养,就要真正下工夫读书学习,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经典著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穆青评价曾担任新华社总编辑的南振中时说:“振中工作异常繁重,但从没有间断学习。一有空余时间,就用在读书上面。除了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外,新闻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军事学、社会学甚至连医学著作都是他阅读的范围,涉猎之广,让人吃惊,也让人感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对于一个执著的人来说,一旦确立了努力的目标,排除干扰,他的精力又是无限的。……在他的电脑里,有思想库、素材库、半成品库、成品库等,日积月累,成熟的构思和尚需思考的素材逐渐丰富起来,使他对记者的发现力、记者的战略眼光等问题有了专门的研究。”由此可见,多读一些书,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加强理论上的修养是何等重要。
  所谓积累提炼,就是资料的积累和思想的积累,用思想从资料中加以“提炼”。资料的积累,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社会现象进行不断的、系统完善的采访,为从量到质的突破做准备。思想的积累,就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质的飞跃。思想的积累又不同于资料的积累,既无形又缓慢,而且更要求连贯,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凭空想象。它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以及对事物发展认识的全过程上,而且要不断地完善,来证实其思想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认识事物的本质。资料的积累和思想的积累,二者相辅相成,交叉融合。只有不断用思想之火去冶炼资料之矿,才能从中得出“真金”。反之,只有思想的积累,而没有资料的积累,思想之箭就会成为无的之矢,陷入泛泛的议论之中。
  用作家的文采去表现新闻。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要主题突出,分析透彻,而且还要有作家的文采、鲜活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浅显易懂,打动读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作家的文采,就是用文学的手法和趣味性的语言来表现新闻。用文学的手法表现新闻,应该有个“度”,不能过头。文学的表现手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客观报道这一真实性的原则。特别是在一些解释性新闻和重大深度报道上,适度地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为报道增色。但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借用一些文学的表现形式,如悬念的设置、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写等,力求达到将内容和文学的表现形式完美统一,表现出新闻作品的“艺术”效果,情景交融,感动读者,吸引读者。
  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用哲学家的思辨分析新闻,用作家的文采表现新闻,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能做到这一点,新闻作品必会达到一种新、深、活的理想境界。有了这种追求,才会不懈地努力,才会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不断地创作出完美的新闻作品。
  (作者为河南科技报社社长、总编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户外广告行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大量户外广告和牌匾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俨然成为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但同时
电力设备在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用电质量,也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比较
近年来,工业测量系统作为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以其高精度、实时性、非接触性和机动性的特点,正日渐受到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取代昂贵的进口设备和系统,自主研究和开发性能可靠、价格低廉的国产化工业测量系统,已成为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常规的精密测量仪器为角度传感器,以Visual Basic语言为系统软件的开发工具,在现有的“积木式三维工业测量系统”(BBT IMS)的实践性研究基础上,继续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办于1937年.1979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200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06年学校搬迁至苏州市天平山麓、占地约34万平方米的新校园.
期刊
深覆盖层混凝土防渗墙的受力特性,一直是高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的难点之一。从已有的工程监测资料来看,无论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还是有限元方法,计算出的防渗墙应力变形结
当今社会对能源与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互联大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与区域交换功率的持续增长,在传统集中输配电模式下,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已不可避免,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