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很多经典的诗词歌赋中隐含了非常之多让人难以言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我们高中课本中所选的那些作品,都是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精华。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哲学家弗兰克尔说过:“文明社会是通过人文科学来思考重大问题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语文本身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因而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鼓舞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革故鼎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对天下贫苦人的同情心和阔达的襟怀,使人感触至深;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出了普通而崇高的母爱,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从心灵深处流出了诗翁对幼儿的舐犊之情;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浩然正气,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面对淫威,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
  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古人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只有客观事物使作家“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旅图,典型概括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游子感伤之情,诗人在“真”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体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于是它被称为“秋思之祖”。
  意境美:“意境”即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
  节奏美: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②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
  三、发展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因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含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十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只用了两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仅凝炼,而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形象感。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中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如古诗词中的“菊”、“松”、“春花”、“明月”等根据诗中的形象,依靠自己的生活感知和想象力去体味其中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词满纸留香,让人回味无穷,以上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在欣赏诗词时带给我们的有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但是通过学习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某种新鲜的思绪,特别的体验,获得了某种微妙的感触,进入了某种悠远的意境。觉得吟诵起来嘴里是香的,抚摸起来手上是香的,嗅一嗅空气是香的,这些香气不会随着书籍印制,岁月的长久而消失,相反,它历久弥新,经过了时间的消磨,更加清纯,更加醇厚。
其他文献
猪蛔虫病是猪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寄生部位主要是小肠、肝、胆,幼虫移行途经肺及气管,因此,可伴发有呼吸道症状。该病对30kg以下猪危害最大,病猪生长缓慢,消瘦、发育不良,严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对于丰富生态文明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
目的:回顾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病理机制。探讨短颈髓固有束体系受损在中央型颈髓或灰质周围损伤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
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养鸡容易发生一些典型的季节性疾病,主动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最大程度减少鸡的发病及死亡率,提升养殖综合效益。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无创或微创的肿瘤治疗技术。聚焦超声换能器技术是HIFU临床治疗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HIFU临床治疗中使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