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130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65例。试验组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毫针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对患者进行必要病史采集和相关体格检查,标记疼痛积分、计算疼痛指数,测量局部组织张力情况并记录数据,填写CRF表。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11.34±9.87),治疗后为(293.67±10.33);对照组治疗前软组织张力指数(203.75±11.58),治疗后为(238.31±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28±0.30),治疗后为(0.93±0.21);对照组治疗前疼痛指数为(6.72±0.23),治疗后为(1.95±0.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症状体征,其疗效优于毫针疗法,且3个月后随访证实了其远期疗效。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降低疼痛指数。铍针疗法可以改善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值,起到局部松解作用,同时减张减压,疗效优于毫针治疗。铍针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张力性疼痛的总有效率优于毫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