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保证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稳固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结构设计;混凝土;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in-depth, and discussion on how to ensure the dur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s.Key words: structural design; concrete;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要从一个个基本的构件算起,做到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规范和规程的含义,并密切配合其它专业来进行设计,在工作中应事无巨细,善于反思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1 剪力墙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延性和破坏形态与墙体的高宽比和超静定次数密切相关。
  1.1.1 为了提高抗震墙的变形能力,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对于一道截面较长的抗震墙,应该利用洞口设置弱连梁,使墙体分为小开口墙、多肢墙或单肢墙,并使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小于2。所谓弱连梁,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各层连梁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该墙段总地震弯矩的20%;连梁不能太强,以免水平地震作用下某个墙肢出现全截面受拉,这是比较危险的。但是,考虑到耗能,连梁又不能太弱,连梁弱到成为一般小梁时,墙肢就变成单肢墙,而单肢墙的延性很差,仅为多肢墙的一半,且单肢墙仅具有一道抗震防线,超静定次数少,在地震作用下是很不利的。目前,有许多设计人员将结构中门洞连梁、窗洞连梁都改为截面高度极小的二力杆件,这对结构抗震是很不好的。
  1.1.2 在实际设计中,对连梁的刚度都要进行折减,这是因为剪力墙的刚度一般都很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剪力墙中的连梁会因为很大的内力而超过截面允许值,可靠的办法是让这些连梁先屈服,要使连梁能形成塑性铰而不发生脆性破坏,连梁首先就必须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 对连梁的刚度进行折减实际上就是降低其抗弯能力。
  1.2 规范规定,剪力墙在端部应设置暗柱、端柱等边缘构件。
  这些边缘构件的作用相当于砖混结构的约束柱,当结构的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较大时,边缘构件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此时暗柱的截面和配筋就应加大。如果剪力墙的总截面面积与楼层面积之比值较大时,且房屋高度较小、楼座面积较大时,墙端部的暗柱面积和配筋量就不需按规范要求设置那么多。1985年智利大地震时, 有300多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破坏较轻,但它们的墙端并无较好的约束。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1.3 在钢筋混凝土全墙结构中, 采用大开间剪力墙结构好,还是采用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好,这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 大开间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较多:a.墙体数量少,相应的混凝土用量少,墙体的约束构件少, 结构自重轻;b.相对小开间剪力墙结构,其抗推刚度小,自振周期长,水平地震作用小;c.墙体的配筋率适当, 结构的延性增加,地震时能充分发挥墙体约束构件的作用;d.使用空间大,建筑布置灵活。 缺点是:a.楼板跨度大,钢筋用量大;b.要求设置高效轻质的隔墙,造价高。
  2 注意高大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板式高层住宅, 其立面高度很大而房屋进深尺寸有限,即高宽比超过了规范限值。建筑物的高宽比愈大,也就是说建筑愈瘦高,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就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就愈严重,巨大的倾覆力矩在柱中和基础中引起的拉力和压力比较难处理。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对整个建筑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使地震作用下的倾覆力矩与相应的重力荷载在基础与地基交界面上的合力作用点,不应超出力矩作用方向抗倾覆构件基础边长的1/4。
  2.2 加大建筑物下部几层的宽度,使其满足规范高宽比的限值, 但尽可能避免形成大底盘建筑。必要时通过设置类似扶壁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增加基础底板的悬挑宽度,达到扩大基础底面积的效果,从而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
  2.3 使基础有足够的埋置深度。在部分设计图纸上,发现裙楼和高层主楼从地上到地下用变形缝彻底分开,导致主楼基础埋深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埋深,地震时会使建筑物发生滑移、整体倾斜甚至倾覆。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3 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
  3.1 在结构竖向,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体形较简单的建筑物,应着重提高底层构件的延性;对于大底盘建筑物,应着重提高主楼与裙房顶面相衔接的楼层中构件的延性;对于不规则立面的建筑物, 应着重加强体形突变处楼层构件的延性;对框支结构,应着重提高底层或底部几层框架的延性。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着重提高房屋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以及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应加大房屋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弱一侧构件的延性;对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 应着重提高第一道抗震防线构件的延性。
  3.2 使结构能进入弹塑性状态,并能通过结构的塑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御更高烈度的地震,从而达到“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就必须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才能使结构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形成合理的延性较大的屈服机制。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是按照各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进行分配的,而构件实际承载力的大小和构件截面的实际配筋有关。但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实际设计时, 对某些构件的配筋进行放大调整,形成了强梁弱柱、强杆件弱节点的不利情况, 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保证构件小震不坏, 但是因为形不成延性结构就不能保证大震不倒。 再比如将柱子纵筋不恰当的放大后,其截面的实际抗弯承载力会提高很多,地震时实际承受的弯矩很大, 而由实际弯矩算出的剪力也会加大,可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没有提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强弯弱剪构件,脆性加大,延性降低。强震时结构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都会变得很差,處于不安全状态。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必须注意构件截面纵向钢筋的超配现象, 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超强问题。
  4 屋面高大女儿墙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上,女儿墙无法直接参与主体结构的分析,所以在计算时往往仅考虑女儿墙的自重,当女儿墙较低时,这种方法是符合精度要求的,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是,随着女儿墙高度的增加,其地震荷载和风荷载效应也在增加, 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当女儿墙较高时,要仔细计算女儿墙所受水平荷载的情况。由于其侧向刚度较小,女儿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配筋计算可按支承于屋顶的悬臂板来考虑,且应配双层钢筋。为保证屋面女儿墙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 屋面女儿墙所在的框架梁或墙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弯、抗扭刚度,即对框架梁要根据女儿墙的底部计算弯矩配置受扭钢筋。对女儿墙的计算,主要应该验算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由风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进行截面配筋。有人认为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并将其地震作用乘以放大系数3来进行内力、配筋计算,认为一般情况此法没有必要;因为女儿墙在结构中毕竟是次要构件,只要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发生强烈地震时, 女儿墙不致于倒塌掉下来伤人即可。
  5 地下室外墙的设计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主要荷载为结构自重、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等。地下室外墙的受力状况与上部结构类型及平面布置有很大关系。 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时,上部填充砌体及±0.00 楼板对地下室外墙顶端的约束程度很小,此时可假定墙体顶端为铰接。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边界条件不十分明确,为安全起见,可对同一边界采用两种不同的假设,如按端部固定计算墙端弯矩,按端部铰接计算墙跨中弯矩。一般来讲,当上部结构为框架时,地下室外墙的墙厚和配筋要大些;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时,由于正压应力的存在,墙体厚度和配筋相对要小些。计算表明,外墙壁配筋满足裂缝宽度要求后,一般能同时满足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而当外墙配筋满足承载力计算时,却不一定满足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要求。
  6 超长结构的温度变形和混凝土干缩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规定,在室内条件下现浇框架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 55m, 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45m;在露天条件下,结构伸缩缝的间距还要小,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6.1 现浇混凝土在凝固硬化时会产生收缩应力,以致在结构中形成干缩裂缝,结构越长,干缩的影响越大。
  6.2 结构在使用其间必然要经过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大气温度的变化会使结构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在结构中造成温度裂缝,同样,结构越长,温度的影响越大。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超长建筑物常常出现。如果按规定去设伸缩缝,就会出现双墙、双柱、双梁,给建筑物的立面处理、防水构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超长结构混凝土干缩裂缝的问题, 目前常常采用的一种办法是设置混凝土后浇带,即将较大的楼板面积划分成小的区格,首先用混凝土浇筑小的区格,当小区格混凝土干缩变形大部分完成后,再浇筑区格之间的预留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结构的干缩裂缝。但是,后浇带不能代替结构的温度伸缩缝。因为后浇带混凝土硬化后,楼板连接成一个较长的整体,后浇带的作用不再存在。 有资料表明,在温差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如下:a.屋面或屋面下1層~2 层应力较大,以下各层迅速递减;b.同一层楼板处中间应力大,两边应力小;c.对剪力墙来讲则是两端应力大,中间应力小;d.对于山墙来讲顶部几层的拉应力大;e.结构刚度突变的一层应力大,比如结构转换层上面的那一层。根据以上温度应力变化规律, 对于超长结构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加强屋面、外墙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阳光对结构的直接辐射;b.对温度应力较大的部位加强配筋,温度钢筋要设置的细而密;c.对屋顶外露挑檐板、女儿墙等构件,每隔15m 左右设置一道缝,缝宽20mm,缝内纵向钢筋可以不断开。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128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方鄂华主编.建筑物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3]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2002.
其他文献
在职业教育分论坛上,与会的教育科研机构学者、行业企业专家以及各职业院校代表,围绕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热点、难点等相关问题,从国内外的实践
期刊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以创新驱动教育发展,革新教育的理论、模式、方法、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和思维自觉。在基础教育分论坛上,与会专
期刊
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V)感染是妇女发生宫颈癌重要的原因之一.HPV是无包膜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病毒,不同基因型病毒对细胞的转化能力不同,其中HPV-16、18与
本文以美国服务管理和营销学者蔡特哈莫尔(V.ZEITHAML)和毕特纳(M.BITNER)等人设计的、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服务质量5大差距模型(THEFIVE-GAPMODELOFSERVICEQUALITY)作为框
目的:探索以临床病例为导向的多学科整合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以病例为整
摘要:电动机的电路设计对整个电动机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重视的是低压电动机。本文主要在分析低压电动机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包括电气隔离、接地保护、协调配合与特殊保护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只有全面的分析问题,才能保证其功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关键词:低压电动机;隔离;协调  Abstract: the motor of the whole circui
期刊
在高等教育分论坛上, 省内外专家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和启示.r
期刊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通信业走过了辉煌的岁月,成为世界通信业中最耀眼的亮点。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线局域网凭借其移动性和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满足了用户接入无线化的
摘要: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抓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iss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