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港口城市,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与日本交流频繁。在大连的日本人、日企数量很多,大连街上经常能看到使用日文招牌的店铺。本文对大连的日文招牌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大连日文店名的实态,分析语言政策对大连日语语言景观的影响,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 语言景观 语言政策 大连 日语
一、引言
Landry和Bourhis将“语言景观”的概念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这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最经典、引用最广泛的定义。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如今经常能看到使用各种各样的外语来标示的现象。语言景观通过分析公共空间语言标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地的社会语言生态,而且可以看出该区域内的语言权势、政策取向及族群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并为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提供参考性建议(尚国文,赵守辉,2014)。之前有多位学者对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进行过研究,如Trumper-Hect以以色列多民族居住地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采访调查了群众对官方标识和私人标识的认知,结果显示,虽然政府的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但是由于历史和当地社会的影响,犹太语也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语言,语言景观的认知情况与语言政策的规定并不一致。夏娜以丽江古城区为例,进行了对多语言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结果表明,丽江市的两条路的语言景观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政策的影响。俞玮奇、王婷婷、孙亚楠从语言景观的视角关注韩国侨民聚居区的社会语言生态及其语言服务问题,结论是由于人口、所在国、政府管理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中文仍是最强势的语言,而韩文由于当地的韩国侨民的支持和使用,在外侨社区里也经常可见。
目前关于大连的语言景观的研究以语言的使用倾向和语言的组合为主(张焱,孙莲花,2013;孙莲花,林乐青,2014等),对语言景观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政策分析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次调查以大连市为例,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明确大连日文店名的语言使用状况,二是分析语言政策对大连日文语言景观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大连的日文店名的店铺招牌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到2016年4月主要拍摄了大连市锦华街、高明街、人民路、民生街、民主广场附近、开发区五彩城附近的日文店铺招牌。共拍摄了129张招牌照片,按照行业分布总结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
1.日文店名上的语言使用状况
把收集到的照片加以整理后如表2所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日文店铺招牌,从得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日文店铺招牌上不仅有日语,还有不同的语言组合。单独使用日语的店铺牌占一半,达到52.7%。其次是日语和英语的组合,所占比例为26.3%。余下占有比例较高的依次是日语和中文的双语招牌(7.8%),日语中文英语三语的招牌(7.8%)。其他店鋪名上都结合了其他语言,如中文、英语、韩语等。在所有招牌里,多语和双语招牌占47.3%。因为调查的是日文店铺名,共计有100%的招牌上出现日语,18.6%的招牌上出现了中文,43.7%的招牌上出现了英语,5.4%的招牌上出现了韩语。可以说大连的日文语言景观中出现了多语言景观现象。
2.双语或多语招牌中的优势语言
据标牌上语言所在位置、大小和所占空间,可以确定每块语言标牌上的优势语言。表现特定语言的优势地位的指标如下:一般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中,在左表示优势;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中,在上表示优势(Kress
关键词: 语言景观 语言政策 大连 日语
一、引言
Landry和Bourhis将“语言景观”的概念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这是语言景观研究中最经典、引用最广泛的定义。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如今经常能看到使用各种各样的外语来标示的现象。语言景观通过分析公共空间语言标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地的社会语言生态,而且可以看出该区域内的语言权势、政策取向及族群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并为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提供参考性建议(尚国文,赵守辉,2014)。之前有多位学者对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进行过研究,如Trumper-Hect以以色列多民族居住地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采访调查了群众对官方标识和私人标识的认知,结果显示,虽然政府的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但是由于历史和当地社会的影响,犹太语也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语言,语言景观的认知情况与语言政策的规定并不一致。夏娜以丽江古城区为例,进行了对多语言地区语言景观的研究,结果表明,丽江市的两条路的语言景观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政策的影响。俞玮奇、王婷婷、孙亚楠从语言景观的视角关注韩国侨民聚居区的社会语言生态及其语言服务问题,结论是由于人口、所在国、政府管理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中文仍是最强势的语言,而韩文由于当地的韩国侨民的支持和使用,在外侨社区里也经常可见。
目前关于大连的语言景观的研究以语言的使用倾向和语言的组合为主(张焱,孙莲花,2013;孙莲花,林乐青,2014等),对语言景观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政策分析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次调查以大连市为例,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明确大连日文店名的语言使用状况,二是分析语言政策对大连日文语言景观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大连的日文店名的店铺招牌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到2016年4月主要拍摄了大连市锦华街、高明街、人民路、民生街、民主广场附近、开发区五彩城附近的日文店铺招牌。共拍摄了129张招牌照片,按照行业分布总结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
1.日文店名上的语言使用状况
把收集到的照片加以整理后如表2所示,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日文店铺招牌,从得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日文店铺招牌上不仅有日语,还有不同的语言组合。单独使用日语的店铺牌占一半,达到52.7%。其次是日语和英语的组合,所占比例为26.3%。余下占有比例较高的依次是日语和中文的双语招牌(7.8%),日语中文英语三语的招牌(7.8%)。其他店鋪名上都结合了其他语言,如中文、英语、韩语等。在所有招牌里,多语和双语招牌占47.3%。因为调查的是日文店铺名,共计有100%的招牌上出现日语,18.6%的招牌上出现了中文,43.7%的招牌上出现了英语,5.4%的招牌上出现了韩语。可以说大连的日文语言景观中出现了多语言景观现象。
2.双语或多语招牌中的优势语言
据标牌上语言所在位置、大小和所占空间,可以确定每块语言标牌上的优势语言。表现特定语言的优势地位的指标如下:一般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中,在左表示优势;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中,在上表示优势(K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