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改革及创新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學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中考一个必考科目。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学科教学有了新目标与新要求,尤其是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为了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而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改革及创新,能够使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深挖学生探索欲望与创新动力,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与主体性,从而为祖国培育出优秀的科学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科学;实验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13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多的人才已经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新时代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兼具科学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了使初中学生摆脱呆板理论基础知识的枷锁,设置科学实验课,就必须完善学校基本硬件设施,同时在教学之中教师要积极组织科学实践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培育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路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1.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改革与创新现状分析
  (1)教师传统理念强
  部分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者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他们十分重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往往一带而过。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向学生讲解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不佳,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教师要求学生背实验,而非组织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这样学生就无法直接观察到科学实验具体现象,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大多数学生甚至已经对科学实验死记硬背感到厌恶,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2)实验教学方式呆板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模式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一味地带领着学生操作实验,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操作与自主思考。这样的科学实验教学显然与新课标要求不相符。
  2.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实验改革与创新策略
  (1)提升教育综合能力
  初中科学教师不仅要拥有较高的学历,也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与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在初中科学实践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科学理论知识讲解,也要把教材中的实验或是教材外的实验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此外,初中科学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通过进修或是参加专业培训等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积极地了解有关科目,把科学实验与相关科目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探索宇宙》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细讲基础知识,也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地球与宇宙科学纪录片,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多了解、学习天文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科学知识。
  (2)组织课外实验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学实验,以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在科学实验动手操作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组织课外科学实验,使学生摆脱教材理论知识与课堂科学实验的束缚,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科学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比如,教师提出探究问题,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论总结等。此种方式的课外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学生可以进行大胆假设,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
  (3)重视教学方法变革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由此初中科学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方式,高度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在进行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前,必须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实验方案,适当延伸科学实验内容,并且加入创新元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综合分析与研究学生基本情况,贴切现实生活设计科学实验。针对科学实验的开展,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协作实验、小组探究、结果讨论等,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科学实验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在初中科学实验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根据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生基本情况,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进行科学实验。与此同时,初中科学教师必须意识到科学知识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分数评比,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以实验为重点,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学实验平台,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俞挺鑫.巧妙创意凸显功效—初中科学实验创新教学初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32(08):50-53
  [2]李萍.初中科学课堂实验创新设计策略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68-169
  [3]季康林.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7(13):149-15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打好学习功底、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教育教学要求提高,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进行融
介绍了巴彦高勒矿井的概况、矿井外部建设条件、矿井资源条件、井田勘探程度及开采条件,并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结论:巴彦高勒矿井井田外部建设条件较好,资源可靠,煤层厚度大,倾角
"无人则安"是煤矿安全的发展方向。文章以神东煤炭公司榆家梁煤矿44305工作面为试点,介绍了煤矿井下工作面自动化采煤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
介绍了寿阳县主要地质灾害的四种类型以及发育特征,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得出结论:寿阳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内在在因
经对天安煤矿副斜井的提升选型计算、提升系统运动学、动力计算、提升能力计算,得出结论:该矿副斜井提升系统采用JK-3/2.2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提升串车运送材料、设备,采用XRB8—6/3型
摘 要: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方法提出更多要求,强调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坚持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教学目的,突出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有效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身素养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协同治理;家庭教育;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具有挑战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把握数学规律,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更是决定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能力。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在避雨栽培条件下,对其反季节生产,并对其主要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产量、酿酒品质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赤霞珠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适应南宁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