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明朝航海时代的到来,展现区域贸易网络的海图逐渐进入时人视野.在这些极富政治寓意与贸易理念的“全海图景”中,一幅流落至西方的“塞尔登图”在世纪初引起海内外学界的关注.它不同以往地呈现出本朝疆域以外、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广袤海域,凭借完备的航线绘制、精细化的地理景观引发了学界对海图绘制者、地理信息及图像来源的诸多讨论.而在这一真正焦聚“海洋”的舆图视野中,赫然出现在印度洋海域的四座巨型岛屿却罕有提及.它们既不同于这一地区的海图传统,又因别样的“红色地貌”而独树一帜.本文试图在这一时期逐渐展开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回归历代航海文献与海图传统对于“南洋”地区的认知,以此找寻“失落”在东南亚这片“风下之地”中的四座岛屿的地理线索,并借助同时发迹于欧亚大陆两端的“金洲”概念,延伸出一条中西交汇的财富想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