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创新素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完善学生品德;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发展创造能力。当前语文情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在中学语文中渗透情感教育:吸引学生注意,激发情感,主动探求情感;培养学生能力,以情导情、积极再现情感;鼓励学生求异,尽量转移情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情感。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艺术教育,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融入情感的作用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在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寓“情”于“美”,以“美”动“情”。
  一、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1、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创新素质
  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智力的开发,对学生搞好学习与培养创新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情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也就表明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现代课堂可视为一个由活动和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同时又丰富、完善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课堂教学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必须把情感教育与知识能力的教育紧密结合,使情感和认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个面又对认知活动起动力、强化和调节作用,以形成学生认知素养与情感素养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一切课堂教学都应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完善学生品德
  大量事实证明,情感对人的学习、工作与事业成功的影响是很大的。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光辉业绩,都为我们展示了“情感促进成功”的范例,因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更为重要的了。尊重学生,是指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特个性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指学号。想要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学校中一切活动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方式实施,学校中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以尊重学生的方式行事。”
  3、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发展创造能力
  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当大脑两半球协调一致时,人的潜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美国的斯佩里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脑的两半球存在着机能分工的不同,其中左半球同抽象思维、逻辑形式有关,包括语言活动右半球则同知觉、空间相联系,包括人的直觉、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大脑两半球不但有分工,而且还有合作。只有当两半球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时,大脑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如果脑神经兴奋中心只停留在某一脑半球上,那么另一脑半球的功能就会逐渐消退,大脑的整体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告诉我们情感能激起右脑的兴奋,认知能激起左脑的兴奋。情感教育可以改善两半球协调工作,实现开发人类潜能的目的。”
  二、当前语文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施以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实施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素质和认知素质才能得到同步发展,学生的心理压力才能得到缓解,扭曲变形的身心才能得到矫正,他们的思想品德才能得以提高,他们的人格才能得以塑造。但现实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地表现在:
  1、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过于宽泛,缺少层次性
  文学最能引发人的兴趣,触动人的情感,勾连人的想象。然而在语文教师的讲解中,文学的审美功能,情感功能消失了,只剩下对篇章、段落、词句、标点的层层解剖。字词意义、句子成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老套路放之每节课而皆准。(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情感目标的内容较为宽泛笼统也缺少层次性。而事实上情感的培养应该以年龄的特点作为一个有层次的连续体来逐步推进。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情感特征会发生变化,因而相应的情感目标也是不同的。
  2、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偏重于德育,缺少合理性
  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情感教育等同于政治思想的教育和抽象的道德品质教育,常以共性思维来压抑学生思想的个性发展,以空话、套话、高调来扭曲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思想变得贫乏、苍白,情感变得冷漠、贫弱无力。良好的语文教科书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征:语言规范,文辞优美,真情实感,贴近学生,难易适度,层次有序,宜于教学。这样的教材才能让学生有益、有序、有趣地进行语文学习。而目前中学的语文教材恰恰忽略了这些因素,教材编写者们以意识形态需求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一统的需求垄断着教材市场,我们随意翻阅一本语文教材,都可以感受到选文的低质,政论化和陈旧感。
  3、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简单而杂乱,缺少整体性
  例如,生搬硬套一些教育理念。理论强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不少教师在具体开展情感教育时就一味地迁就、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不管学生回答是什么,教师给予的都是肯定的评价。又如,情感教育策略研究偏重于课堂教学经验总结,比较零散杂乱,缺乏从学生情感发展规律的观照下去建构情感教育整体的、系统的有效策略。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有待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修订时加以完善,第三个问题则是课堂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加以解决的。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吸引学生注意,激发情感,主动探求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中的情感。教师必须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其次,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情感。
  2、培养学生能力,以情导情、积极再现情感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目,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3、鼓励学生求异,尽量转移情感
  教材中的情感再现,只能说学生认知了这种情感,但是否能“学以致用”,还应学会情感转移,让学生的学习由情感体验转化到智力发展上去。既要理解掌握,又要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教育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稳定的心境面对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骨肉情、友谊情、人道情等基础感情上升为利他情、爱国情、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感情。这些感情的引导不是老师解说的,而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感悟的。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突出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电教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还具有储存、再现等功能,在同一屏幕可同时显示相关的文字、图像和动画,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笔者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课文做成课件放映教学,并播放了和此相关的历史方面的材料。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欣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心理,所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是诱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真祥:《语文课堂教学上对话的层进性》[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2期。
  [2]郭修荣:《让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尽情绽放——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学刊》,2009年第10期。
  [3]陈桂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初探》,《新课程》,2010年第2期。
  [4]唐仕利:《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医疗保障系统乃是一国社会维稳工作的之重,是经济顺利发展的前提,直接决定了公民个体的生存权质量的问题,历来在美国政要工作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系统发展的方向与状态却往往不随人意,本文即从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的背景,以之达到对我国国内类似问题的深层体悟。  一、文化传统与政治导向  美国是一仅有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就其主流文化而言,本土的文化传统影响微乎其微。因此个人主
期刊
摘要:大九州四海学说自产生以后便被中国人广泛认可,历史上的四海中的东、南、北海人们容易接受,但是西海到底存不存在?在哪里?历史上有无记载?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来考证西海郡的发展变迁过程,来说明中国人眼中的西海,表明中国人的特殊海洋观念。  关键词:九州四海;西海;西海郡    自从战国时期邹衍学说产生,到秦汉时大行于天下,五德终始说与大九州四海说便被人们传诵不歇,阴阳五行与谶纬学说都是受驺衍
期刊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着力在学习架构、学习格局、学习渠道、学习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整体升级。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系统推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鲜明特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体现系统性原则,系统推进,全面加强。  一、着力建立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多层次的学习架构  发挥党员“主学”
期刊
摘要: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是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展示了李渔(作者)作为叙事者强烈的主观干预性,着重从入话和篇尾的个性论说,正话的干预叙说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人物的扁平型和情节的随意性更突出了这种主观干预。  关键词:主观干预;扁平性;随意性    明末清初是话本小说创作个性焕发的时代,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主观干预性,这一方面固然同明中期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现状及其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标准限额管理、预算单列管理、货币化支付管理和推广使用公务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军队财务;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措施    行政消耗性经费管理控制难是我军财务管理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加强行政消耗性经管理控制,对于提高军费整体保障效益,促进依法理财以及加强部队廉政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消耗性经费支出管理
期刊
摘要:李叔同和韩偓都生于乱世,早年诗歌多温词婉语,中年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诗歌开始关注现实,趋于平易。本文通过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思想内容等几方面分析比较两人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末世思想;忧患意识;创作历程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化的先驱人物,在近现代文学史和佛学史上,做过开创性贡献。李叔同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又曾经留学东瀛,他在美术、音乐、话剧、文学、书法、篆刻等诸多领域
期刊
摘要:在众多的无线MAC协议中,IEEE802.11X-系列发展最为迅速,得到业界的支持也最为广泛。IEEE802.11MAC层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PCF和DCF。PCF(PointCoordinationFunction)服务主要用于对QoS有要求的无竞争业务,而且需要AP来协调网络中节点的信道接入,不适用于AdHoc网络。DCF(DistributedCoordinationFunction)
期刊
摘要: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加速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下,财务工作必须以“能力型”建设为内涵,以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效益为目标实施积极有效保障,通过优化保障重点、模式和方法,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凝聚成有机整体,最大程度地提高保障力。  关键词:财务保障;保障模式    适应经费需求多、保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新形势,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实施有效保障,着力构建规划牵引、标准控制、定额约束、资源整合的积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公平问题入手,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公平问题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弱势群体要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体现信息公平的观点,最后利用信息无障碍原则来保障弱势群体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公平的权利。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公平;弱势群体;信息无障碍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情绪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重视。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的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体育教学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情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