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老师感觉:班主任工作艰辛而繁重,班主任管的事琐碎而复杂。然而我觉得只要你能改变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将每个孩子当成你的助手,做班主任原来也会很轻松、很快乐。在此谈谈我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体,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如果班主任拥有一批能干的班级“小管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就不会为繁琐的班级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我是四年级接手这个班的,刚接手时我仍保留原班委会成员负责分管各部门工作。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工作只有几个班干部在干,其他同学很少插手,而且有些事情班干布置下去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级是大家的,班里的工作也应由大家一起来完成,当务之急应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我将这一现象拿到了班会课上讨论,有同学提议实行“班长轮流制”,这样的话,谁都有机会做班长,轮到谁做班长,谁就得管班,要管好别人自己先得起好带头作用。很多同学觉得这个方法不错。通过群策群力,大家协商后决定:我班实行“班长轮流制”,第一轮全体同学按学号顺次轮流做一天班长;第二轮由全班同学筛选出对待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的继续轮流做班长,在该轮落选的同学如果表现突出,能为班级积极作贡献在下一轮仍有机会竞争上岗;第三轮添加第二轮落选后通过努力重新获得上岗机会的同学,同时筛选不称职班长下岗。从班务日志上一页又一页满满的记录可以看出,班长们都能用心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学生出勤情况、一天中课堂上和课后学生的良好表现和不良表现、值日情况等。将近两年“班长轮流制”的实施过程,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强,班级总体情况在逐步往好的方面发展。
二、自主制订班级奖惩规定
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有制度,而没有惩罚措施,对于屡次犯错的孩子是不会将制度放在眼里的,而硬性的惩罚并非都能改变这些孩子。什么办法既能让这一小部分孩子乐意接受惩罚,又能帮助他们改掉陋习?有的班干提出制定班规。于是各班干分工合作,通过收集整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班级中的良好现象和不良现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孩子们将他们的劳动成果拿给我过目,我发现孩子们制定的班规比我制定的更具体、更切合实际、更有操作性、更具有人情味。班规上墙后,孩子们有奖有罚。受到奖励的孩子美滋滋地享受着班级给与的奖励,违反纪律的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班级规定的处罚。班规的制定让孩子们有规可依,也意识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轮值班长管理班级也轻松多了;由于班规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而且是全班同学表决通过的,违规的孩子们也被管得心服口服;更让我开心的是班长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来办公室找我的学生越来越少,我这个班主任越当越轻松了。
三、组建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编排座位时,我会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由搭配同桌和前后桌,组建四人合作学习小组。自由搭配的原则是四人小组中要有能胜任语数英小组长的同学各1名,要有优中差生搭配,责任分工要明确。学生自由搭配完后我再做适当调整。我班的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不只是在课堂上合作学习,我更强调孩子们在课后的合作学习。毕竟很多学习任务不可能全在课堂上完成,很多工作单靠老师和班干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语文、英语的读读背背、听写、默写,数学的疑难问题,各科作业的错题订正,错题收集,差生的辅导等工作。我将这些工作分配给四人学习小组的各科组长,让各组长负责把关,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激发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之间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四、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班会,主持主题班会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每学期,我所带班级都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这样既解放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又得以提升。
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学期的主题班会由我指导班干部组织开展,第二学期就由孩子们自己来组织了。第一学期结束我便布置任务:结合第一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第二学期的节令、纪念日先确定几个班会主题,学生自由组队,选择一个主题利用假期进行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设计好的主题班会内容发送到我的QQ邮箱,我提出改进意见后再发回给学生。学生主持班会时,我观察到每位同学都特别专注、投入,尤其对主题班会中设计的小品、故事和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参与积极。孩子们还从班中选出他们最信得过的同学组成了“专家评审团”,每次主题班会后,会有一个点评环节,小评委们针对每次班会的主持目的、课件内容、课件制作技术、主持人仪表、主持人语言、主持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点评环节气氛热烈,主持人也能大方、谦虚地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孩子们的主持形式一次比一次新颖,内容越来越充实有效,小评委们的评价水平也越来越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孩子们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班级成了他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将主动权教给学生,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事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干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体,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如果班主任拥有一批能干的班级“小管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就不会为繁琐的班级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我是四年级接手这个班的,刚接手时我仍保留原班委会成员负责分管各部门工作。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级工作只有几个班干部在干,其他同学很少插手,而且有些事情班干布置下去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级是大家的,班里的工作也应由大家一起来完成,当务之急应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我将这一现象拿到了班会课上讨论,有同学提议实行“班长轮流制”,这样的话,谁都有机会做班长,轮到谁做班长,谁就得管班,要管好别人自己先得起好带头作用。很多同学觉得这个方法不错。通过群策群力,大家协商后决定:我班实行“班长轮流制”,第一轮全体同学按学号顺次轮流做一天班长;第二轮由全班同学筛选出对待班级工作认真负责的继续轮流做班长,在该轮落选的同学如果表现突出,能为班级积极作贡献在下一轮仍有机会竞争上岗;第三轮添加第二轮落选后通过努力重新获得上岗机会的同学,同时筛选不称职班长下岗。从班务日志上一页又一页满满的记录可以看出,班长们都能用心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学生出勤情况、一天中课堂上和课后学生的良好表现和不良表现、值日情况等。将近两年“班长轮流制”的实施过程,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强,班级总体情况在逐步往好的方面发展。
二、自主制订班级奖惩规定
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有制度,而没有惩罚措施,对于屡次犯错的孩子是不会将制度放在眼里的,而硬性的惩罚并非都能改变这些孩子。什么办法既能让这一小部分孩子乐意接受惩罚,又能帮助他们改掉陋习?有的班干提出制定班规。于是各班干分工合作,通过收集整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班级中的良好现象和不良现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孩子们将他们的劳动成果拿给我过目,我发现孩子们制定的班规比我制定的更具体、更切合实际、更有操作性、更具有人情味。班规上墙后,孩子们有奖有罚。受到奖励的孩子美滋滋地享受着班级给与的奖励,违反纪律的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着班级规定的处罚。班规的制定让孩子们有规可依,也意识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轮值班长管理班级也轻松多了;由于班规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而且是全班同学表决通过的,违规的孩子们也被管得心服口服;更让我开心的是班长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来办公室找我的学生越来越少,我这个班主任越当越轻松了。
三、组建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每学期的开学初编排座位时,我会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由搭配同桌和前后桌,组建四人合作学习小组。自由搭配的原则是四人小组中要有能胜任语数英小组长的同学各1名,要有优中差生搭配,责任分工要明确。学生自由搭配完后我再做适当调整。我班的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不只是在课堂上合作学习,我更强调孩子们在课后的合作学习。毕竟很多学习任务不可能全在课堂上完成,很多工作单靠老师和班干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语文、英语的读读背背、听写、默写,数学的疑难问题,各科作业的错题订正,错题收集,差生的辅导等工作。我将这些工作分配给四人学习小组的各科组长,让各组长负责把关,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时激发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之间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四、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班会,主持主题班会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每学期,我所带班级都要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这样既解放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又得以提升。
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学期的主题班会由我指导班干部组织开展,第二学期就由孩子们自己来组织了。第一学期结束我便布置任务:结合第一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第二学期的节令、纪念日先确定几个班会主题,学生自由组队,选择一个主题利用假期进行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设计好的主题班会内容发送到我的QQ邮箱,我提出改进意见后再发回给学生。学生主持班会时,我观察到每位同学都特别专注、投入,尤其对主题班会中设计的小品、故事和知识抢答等互动环节参与积极。孩子们还从班中选出他们最信得过的同学组成了“专家评审团”,每次主题班会后,会有一个点评环节,小评委们针对每次班会的主持目的、课件内容、课件制作技术、主持人仪表、主持人语言、主持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点评环节气氛热烈,主持人也能大方、谦虚地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孩子们的主持形式一次比一次新颖,内容越来越充实有效,小评委们的评价水平也越来越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孩子们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班级成了他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将主动权教给学生,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事大胆地交给学生去做,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干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