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联合兔滑膜干细胞促进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L-PRP)联合兔滑膜干细胞(SMSCs)对受损膝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

方法

3个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兔60只,制备兔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分离、纯化和鉴定兔SMSCs,2次离心法制备L-PRP;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全血和L-PRP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造模后第12周,大体观察软骨损伤修复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部位细胞修复情况;根据O’Driscoll组织学评分标准于造模后第12周时进行组织学评分。

结果

L-PRP中血小板含量上升至(135.77±50.56)×104/μl为全血[(22.38±3.20)×104/μl]的6倍(P=0.001),PDGF-BB、TGF-β1、bFGF和VEGF含量分别上升为(32.50±5.10) ng/ml、(124.26±32.30) ng/ml、(87.14±12.50) pg/ml、(174.50±31.22) pg/ml,显著高于全血[(6.28±1.11) ng/ml、(21.72±3.70) ng/ml、(25.85±4.52) pg/ml、(37.87±5.33)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03、0.008、0.002)。术后第12周,膝关节软骨损伤后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评分均显示L-PRP联合SMSCs组对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L-PRP组、SMSCs组。

结论

L-PRP、SMSCs均能促进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且L-PRP联合SMSCs治疗组较单独应用L-PRP或SMSCs效果好。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头孢曲松相关泌尿系结石大鼠模型,探讨应用不同剂量头孢曲松后大鼠泌尿系结石的成石状况。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组给予10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C组给予15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D组给予200 mg/kg头孢曲松腹腔注射。给药时间为10 d。分别收集给药前1 d和处死前1 d大鼠的24 h尿液,行生化分析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介导雌激素β(ERβ)基因沉默对ERβ高表达的肺腺癌LTEP-a2细胞凋亡作用及17-β雌二醇敏感性。方法合成针对ERβ的siRNA,对生长期的ERβ高表达的LTEP-a2细胞进行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转染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R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β蛋白的表达。噻唑蓝(
期刊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改变凋亡信号通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RT2 Profiler Array-Apoptosis方法,寻找DHA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可见10个上调和5个下调基因,然后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验证和筛选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A处理24 h后,DU145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1、miR-371-5p、miR-378在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3种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胃癌患者、50例肝癌患者、5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术后及随访终点血清,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血清miRNA的表达,分析3种miRNAs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术前血清miR-21在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复发组中表达中位数分别为
目的探讨穿透肽介导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融合蛋白(PEP-1-SOD1)在脊髓损伤早期的抗氧化作用及对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促进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ADSCs,并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感染ADSCs。取成年SD大鼠96只,以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盐水治疗组、ADSCs治疗组、PEP-1-SOD1联合ADSCs治疗组(联合治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测定二甲双胍对微小RNA(miRNA,miR)-let-7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年龄、遗传、饮食、环境和性激素等多项因素有关。随着对前列腺癌肿瘤免疫学和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领域中的新武器。肿瘤免疫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现就前列腺癌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帮助。
目的探讨高浓度草酸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的激活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分析草酸对HK-2细胞的毒性及损伤;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高浓度草酸作用于HK-2细胞后细胞表面晶体黏附;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构建具备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的低免疫原性慢病毒载体,以期发挥高效激活T细胞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取大小分别为851 bp的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CMV启动子序列及774 bp的SEA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构建到慢病毒载体质粒中,基因测序正确后,转入感受态细胞DH5α中扩增、收集。利用穿梭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中包装病毒,超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