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外在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转变为学生内在的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准确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具有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选择和激励学生学习功能。
  一、教学目标特点和内涵
  教学目标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到“三维目标表述”,再到“核心素养”。“双基”已成为历史,围绕“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教学目标制定,把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尚且在研究阶段。在教学一线,教师多从三维目标思考,做教学目标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是有机整体,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经历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总会伴随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在实践层面,三维目标更像拿一个立方体,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一样,必须是三位一体。所以才有三维目标融通表述的说法。
  将一节课教学目标写成一个语段,是形式上的融合。为了使用的清晰便捷,完全可以分条目书写,每一条结合教学内容,三维融通。选择哪种方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编写习惯。
  教学目标的表述层次,就是教学过程的浓缩,具有新闻导语的功能。准确的教学目标使阅读者一目了然一节课的流程,实施方法。所以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教学目标制定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以《济南的冬天》同课异构教学为例,思考教学目标制定问题及改进方法。
  目标一:通过给第④段起小标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品味赏析含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句子的表达效果,体味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魅力,培养欣赏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通过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把写景抒情的散文的写作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学生可感的、熟知的“校园的秋天”或“家乡的秋天”的题目,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家乡的美好,从而落实本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专题。
  评价:目标的两个环节层次清晰,能够充分考虑单元阅读和写作能力训练点。语言表达简洁性不够“写景抒情散文”“写作”反复出现。一节课承载的任务太多,很难落实。目标不够具体,“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这一节课是什么写作能力,再明确出来就更好了。
  修改:有感情的朗读第④段,不超过10个字,加小标题概括内容。再次朗诵读课文,品味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抒发的对济南冬天雪后小山的赞美之情。借鉴这种情景交融的方法书写“校园的秋天”或“家乡的秋天”。
  目标二: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悟景物之美,并在朗读中揣摩和品味语言,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情感。
  评价:最主要问题是目标太大不够具体。具有普适性,能够做写景散文这一类文章的教学目标。
  修改: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总分结构特点,快速理清结构。在反复朗读中揣摩和品味突出景物特点的语言,在“温晴”的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情”。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目标语言的表述上还要提高准确性,避免目标之间的重复。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量过大,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不够具体,太空泛,表述语言适合一类文章的教学,而不是一节课的教学。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性,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在单元中承担的教学任务思考还要更具体,可操作。
  三、教学目标制定遵循原则
  (一)科学化原则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师要把握《课标》要求,明确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建议。在课标指导下,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还要牢记语文学科能力,即“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四个方面,既包括了对听说读写言语运用活动的要求,也涵盖了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展现。
  (二)系统化原则
  编制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按照学期、单元、学段、年级的语文知识内容和能力训练的体系,使每篇课文、每次作文、每个单元、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都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使众多的课时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总目标。尤其是“部编版”新教材,更體现了阅读和写作目标的系统性,教师能够从整册书、单元的系统,考虑教学目标。
  (三)具体化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化、细节化。应把语文目标体系中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分解化为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从百草园的自然之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三个内容整体感知丰富多彩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准确理解“美女蛇的故事”作者的情感,体会百草园带给作者的难忘感受,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生活。这一目标制定,非常具体让老师们感觉到从三个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体会“美女蛇”的故事为什么成为我乐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力点具体到一个故事。
  (四)行为化原则
  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考虑到目标描述的行为化。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提出:使用行为动词,如“列出”、“举例”等,说明可观察的行为;使用行为发生的条件,如“按照已知条件”、“按课文内容”等,说明产生的条件;使用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如 “10分钟完成”、“概括不超过30字”等 ,说明行为标准。
  当下教学改革,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能深研教材,有自己独到想法,不能依赖教参。活用教材,把握学科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就能够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力量简单地说就是肌肉收缩时所表现的张力或收缩力。短跑力量组合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素质。现代运动技术复杂多变,比赛和训练强度很大,为尽可能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有计划、有意识地借助力量组合训练的手段来加强易受伤部位的肌肉力量,能收到减少运动创伤良好效果的,同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力量训练手段与方法运用的合理,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组合训练中必须考虑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方法学因素,主要包括
期刊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极具表现力的固定短语。近几年的中高考中始终有成语运用题,并且成语使用的考查多触及学生运用成语的盲点和误区。运用成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望文生义  在意义上,成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望文生义,以今训古,是成语误用中最常见的。  二、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确定的适用对象,若扩大或缩小其范围,或者对形似的成语不注意其细微的差异,
期刊
“部编版”教材编写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它更接地气,更满足一线需要。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很多优点,总结如下:  一、新旧教材封面对比  从书的外形上看,课本由原来的“小书本”换成了“大书本”,新教材的封面菊花色彩更丰富,由原来旧课本的彩色插图变成了图文合编的形式,更加图文并茂。  二、文章篇目减少 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能力  篇目数量由30篇减为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
期刊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如何能够让他们正确地对待生命,像我们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是最能够体现出大自然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要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发现自然美的问题上,我们就采用了自然角的环境和布置,希望通过自然角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记录和阅读绘本、自制绘本中可以发现植物的美,动物的美,学会欣赏美,爱护生命美的良好品质。对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适应于新时期德育要求和小学教育任务的产物,该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的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它生活
期刊
高三正处在紧张的二轮复习当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習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答题技巧,关键在于类题训练中老师的点拨和引导。而老师的准确、有效点拨又建立在对高考命题特点及考察能力的了解基础之上。  能力立意是当今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有三,即: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论证评价能力。可以说“能力立意”是命题的主导思想。对历史的“学科能力”的考察,《考试说明》将其归结为4大项:
期刊
一、习惯性跳槽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华生于1985年,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的工作,更不喜欢跟人争斗,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大学期间一直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对软件编程、设计比较感兴趣,而且在毕业设计中参与过一个大型查询系统的软件设计,因为兴趣没有在专业上,专业课成绩也不理想,通过补考才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在谋求职业的发展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转眼已过30岁,现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性质的设计
期刊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当今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  一、“教育的生命意识”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
期刊
关键词:圆锥曲线 焦点弦 焦半径  摘要: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是高中数学考试命题热点,如何能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是高中教师的教研方向。本文介绍关于焦点弦的公式,并例举解题方法。  圆锥曲线是现行高中解析几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圆锥曲线知识既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而成为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圆锥曲线焦点弦就是经过圆锥曲线焦点的弦,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涉及到离心率、直线斜率(或倾斜角)、定比分点(向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