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的学科价值。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案例,重视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对案例进行评述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特点;问题;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52-03
高中政治课堂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僅要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教学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注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际需要,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择的案例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还要通过讨论和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规律。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货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用案例,让学生认识我国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各类货币,从而加深学生对货币相关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高中政治学科所选择的案例,往往是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阐述政治知识原理,其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和人生观,学生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进行判断和论证。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通过政治学习获得更多收获。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文化塑造人生”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案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如读过哪些书籍、看过哪些影视作品,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和启发等。在这样的分享活动中,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感知文化对自己的影响。这样的分享和讨论,能够很好地启发和触动学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失误
教师选择案例时,既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立足教学内容,还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有些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案例选择失误,没能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点时,班级内学生很少有出国的经历,但教师引入了“美国文化”,这样的案例自然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未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案例选择失误,另一方面是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仅仅考虑高考大纲的要求,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案例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相适应。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一些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只关注案例的应用及学生通过案例所获取的知识,却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导入,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案例教学法,这也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除此之外,由于教师选择的案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因此学生难以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相关知识时,高中生几乎没有购买股票的经验,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股票投资案例。这样的案例引入,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课堂参与度下降。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对案例的合理选择,只有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案例的时代性。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只有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突出案例选择的典型性,通过典型性案例让学生总结普遍规律和实用知识。最后,教师要突出案例使用的生活性。只有反映真实生活的案例,才能使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分析案例,并通过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相应情境,引入如下案例。高一(8)班三名同学过年回家各自收到2 000元的红包。甲同学准备用2 000元购买心仪已久的球鞋;乙同学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罗列下来,然后合理分配,再购买;而丙同学尽量不花钱,把钱攒了起来。如果你拥有2 000元的红包,你会怎么使用?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讨论。借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又如,教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孟母三迁”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接着,可以为学生展示如下案例:纽约市市长安东尼奥为了整治纽约地铁小偷和抢劫乱象,没有一味地采取暴力管控的办法,而是在地铁站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纽约地铁站内的抢劫和偷盗行为不断减少。据统计,在安东尼奥任职期间,纽约地铁站盗窃和抢劫率下降了10%,成为历届政府中的最低。讨论:结合这几个案例阐述文化对人的影响,说说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对这几个案例的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认知和实践活动乃至思维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 2.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案例
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这些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案例展示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的方式引出案例,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产生突兀感,能够使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这样能够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在声音、图像、视频的展示中获得生动而丰富的体验,从而更积极地深入到案例中进行学习和讨论。
例如,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好莱坞电影《花木兰》片段,再从网上截取一些影评。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和影评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部电影在好莱坞市场和国内市场呈现出口碑两极分化的状态。《花木兰》这部影片在好莱坞市场的评价相当高,在国内市场却评分和走势低迷。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花木兰》片段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分析其在国内外出现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这样的案例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案例呈现更加灵活,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并通过案例讨论获得知识。
3.重视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法中,引入案例和展示案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因此,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应当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案例展开分析和探讨,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学“多彩的消费”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调查访谈法,在班级内针对同学们平时的消费情况及其家庭的日常开销情况进行采访,从而更真切、更深入地感受生活。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调查得来的同学及其家庭的消费情况模拟制订一份家庭消费计划,让学生通过制订计划学习怎样结合生活实际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最后,教师应对学生探讨的重点加以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总结知识点。
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究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图表比较法,让学生根据课程中所学的消费类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等绘制图表并进行比较,通过直观的图表更好地把握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网络搜索法,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汽车、住房等各类商品的动态,感受当今时代的气息。还可以采用漫画引入分析法,通过漫画引入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让学生结合漫画表现形式分析不同消费类型所产生的心理,以全新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采用小论文评比法,让学生以“我的消费观”“消费面面观”“浅谈绿色消费”“新时代艰苦奋斗的内涵”等为主题进行小论文写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收获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4.对案例进行评述总结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流程包括案例选择、展示案例、讨论案例和评述案例,四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案例探讨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评述总结,对案例的总结也是对本节课程所学知识的总结。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客观公正的总结,可以升华本节课程学习的主题,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案例总结发现自己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优势,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扬长补短。在案例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案例选择、案例展示环节,发现自己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样今后才能更好地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组织,使案例选择更加科学合理、案例展示更加多样化,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达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走进文化生活”中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时,首先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引入各类服装和广告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思考这些视频中呈现出当代文化生活的哪些特点,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可以知道为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又如,教学“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网站,让学生通过观察网站首页内容从各类栏目中总结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特点,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带给人们美好的体验,但也有一些消极的文化现象会带给人不良影响。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学会正确应对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既要享受优秀文化带来的精神熏陶,更要抵制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中政治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案例,注重多元化的案例展示,并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加强对案例的讨论,最后在案例评述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弱点,进而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影影.浅析高中政治课堂的“贯穿式案例教学法”——以必修二《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孙仕贵.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2019(02).
[3]冯晓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必要性、特殊性与关键环节[J].山东高等教育,2018(05).
[4]董旺森.以导促学达高效 以生为本助发展——例谈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制[J].教学与管理,2013(07).
[5]杨鸿.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9(07).
[6]辛颖.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7]李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8(14).
[8]李祥得.案例教学法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中的應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9]孙明磊.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特点;问题;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52-03
高中政治课堂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僅要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教学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注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传统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际需要,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择的案例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还要通过讨论和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规律。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货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用案例,让学生认识我国在不同时期发布的各类货币,从而加深学生对货币相关知识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高中政治学科所选择的案例,往往是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阐述政治知识原理,其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和人生观,学生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来进行判断和论证。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通过政治学习获得更多收获。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文化塑造人生”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案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如读过哪些书籍、看过哪些影视作品,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和启发等。在这样的分享活动中,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感知文化对自己的影响。这样的分享和讨论,能够很好地启发和触动学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案例选择失误
教师选择案例时,既要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立足教学内容,还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认知水平,这样才能使所选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有些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案例选择失误,没能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点时,班级内学生很少有出国的经历,但教师引入了“美国文化”,这样的案例自然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未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案例选择失误,另一方面是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仅仅考虑高考大纲的要求,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案例选择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相适应。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一些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只关注案例的应用及学生通过案例所获取的知识,却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导入,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案例教学法,这也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除此之外,由于教师选择的案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难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案例分析,因此学生难以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相关知识时,高中生几乎没有购买股票的经验,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股票投资案例。这样的案例引入,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课堂参与度下降。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对案例的合理选择,只有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案例的时代性。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只有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突出案例选择的典型性,通过典型性案例让学生总结普遍规律和实用知识。最后,教师要突出案例使用的生活性。只有反映真实生活的案例,才能使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分析案例,并通过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相应情境,引入如下案例。高一(8)班三名同学过年回家各自收到2 000元的红包。甲同学准备用2 000元购买心仪已久的球鞋;乙同学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罗列下来,然后合理分配,再购买;而丙同学尽量不花钱,把钱攒了起来。如果你拥有2 000元的红包,你会怎么使用?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讨论。借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又如,教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孟母三迁”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典故。接着,可以为学生展示如下案例:纽约市市长安东尼奥为了整治纽约地铁小偷和抢劫乱象,没有一味地采取暴力管控的办法,而是在地铁站不间断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纽约地铁站内的抢劫和偷盗行为不断减少。据统计,在安东尼奥任职期间,纽约地铁站盗窃和抢劫率下降了10%,成为历届政府中的最低。讨论:结合这几个案例阐述文化对人的影响,说说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对这几个案例的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认知和实践活动乃至思维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 2.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案例
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这些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案例展示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的方式引出案例,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产生突兀感,能够使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这样能够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在声音、图像、视频的展示中获得生动而丰富的体验,从而更积极地深入到案例中进行学习和讨论。
例如,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好莱坞电影《花木兰》片段,再从网上截取一些影评。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和影评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部电影在好莱坞市场和国内市场呈现出口碑两极分化的状态。《花木兰》这部影片在好莱坞市场的评价相当高,在国内市场却评分和走势低迷。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花木兰》片段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分析其在国内外出现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这样的案例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案例呈现更加灵活,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并通过案例讨论获得知识。
3.重视对案例的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法中,引入案例和展示案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学习本节课程的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因此,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应当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案例展开分析和探讨,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学“多彩的消费”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调查访谈法,在班级内针对同学们平时的消费情况及其家庭的日常开销情况进行采访,从而更真切、更深入地感受生活。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调查得来的同学及其家庭的消费情况模拟制订一份家庭消费计划,让学生通过制订计划学习怎样结合生活实际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最后,教师应对学生探讨的重点加以概括和总结,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总结知识点。
不仅如此,在引导学生探究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图表比较法,让学生根据课程中所学的消费类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等绘制图表并进行比较,通过直观的图表更好地把握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网络搜索法,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汽车、住房等各类商品的动态,感受当今时代的气息。还可以采用漫画引入分析法,通过漫画引入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让学生结合漫画表现形式分析不同消费类型所产生的心理,以全新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采用小论文评比法,让学生以“我的消费观”“消费面面观”“浅谈绿色消费”“新时代艰苦奋斗的内涵”等为主题进行小论文写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收获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4.对案例进行评述总结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流程包括案例选择、展示案例、讨论案例和评述案例,四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案例探讨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评述总结,对案例的总结也是对本节课程所学知识的总结。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客观公正的总结,可以升华本节课程学习的主题,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案例总结发现自己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优势,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扬长补短。在案例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案例选择、案例展示环节,发现自己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样今后才能更好地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组织,使案例选择更加科学合理、案例展示更加多样化,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达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走进文化生活”中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时,首先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引入各类服装和广告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思考这些视频中呈现出当代文化生活的哪些特点,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可以知道为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又如,教学“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网站,让学生通过观察网站首页内容从各类栏目中总结出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特点,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带给人们美好的体验,但也有一些消极的文化现象会带给人不良影响。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学会正确应对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既要享受优秀文化带来的精神熏陶,更要抵制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中政治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案例,注重多元化的案例展示,并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加强对案例的讨论,最后在案例评述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弱点,进而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影影.浅析高中政治课堂的“贯穿式案例教学法”——以必修二《政府权力:依法行使》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孙仕贵.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中学政史地,2019(02).
[3]冯晓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必要性、特殊性与关键环节[J].山东高等教育,2018(05).
[4]董旺森.以导促学达高效 以生为本助发展——例谈高中政治导学案的编制[J].教学与管理,2013(07).
[5]杨鸿.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9(07).
[6]辛颖.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7]李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8(14).
[8]李祥得.案例教学法在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中的應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9]孙明磊.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