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的孵化、培育与价值呈现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好教学成果的总结、提炼、呈现和优化,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教学成果的影响力、辐射力。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提炼、呈现和提升工作,提升申报教学成果的科学性、高效性。一要读懂文件,理解教学成果的概念依据;二要梳理要点,聚焦教学成果的核心要义;三要学会申报,明晰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包括回应重大关切问题、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呈现完善的成果内容架构、填写详略有序的申报表格、积淀扎实厚重的成果支撑材料等。
  关键词教学成果;教育科研管理;立德树人;教学成果核心概念;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6-0028-03
  自2014年开始,教育部每四年一次组织评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是基础教育界荣誉级别最高、评审办法最科学、评审过程最公平公正的奖励。该奖项的评审有效调动了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很多校长及教师对于什么是教学成果,如何对教学成果进行提炼、培育、申报、优化等,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也就进一步导致了成果提炼方法不科学、教学成果价值不突出等问题。
  准确理解教学成果奖评审的话语体系,把握教学成果的概念及其要义,掌握教学成果梳理要略,对加强教学成果的孵化与培育,提高区域教育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科研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总结、提炼、呈现和优化工作,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成果梳理办法,提高科研服务实践的质量。

一、读懂文件:理解教学成果的概念依据


  要准确把握教学成果的概念要义,就要真正读懂文件,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文件中找到申报依据。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明确了教学成果奖的概念: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申明了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基本条件:国内首创的,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1]
  基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安排”等相关主题的文件,笔者梳理了参加评审的教学成果应符合的几点要求。一是符合黨的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核心理念,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在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三是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能够持续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经过不少于四年的实践检验,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具备自己的理论体系,经过不少于四年的实践检验,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较大影响。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两年的实践检验,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2][3]

二、梳理要点:聚焦教学成果的核心要义


  基于上述一系列文件,笔者认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其精神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在某一重要的教育教学领域中,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重大现实问题的一套方案。深入分析各类获奖的教学成果,可以发现其具备的十大特点。
  一是方向性。教学成果政治方向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立德树人”的导向,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针对性。教学成果能够有效回应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是整体性。教学成果是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给出的整体性解决方案,不是局部解决方案或办法。
  四是复合性。教学成果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指导实践形成的教学成果。
  五是独特性。教学成果体现了创造性解决重要现实问题的一套办法,具有重要的个性标识,是成果持有者的“独门功夫”。
  六是新颖性。教学成果是一个创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路径。
  七是操作性。教学成果是操作性强的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良好的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推广后能更好地被借鉴应用。
  八是实效性。教学成果能够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对培养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九是持续性。文件规定教学成果必须推广应用两年以上才有被评为二等奖的资格,推广应用四年以上才有被评为一等奖的资格,表明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持续性检验。
  十是影响性。教学成果要在业内及更大范围都有良好口碑,能够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优化提升:明晰优质教学成果的关键要素


  好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具有清晰严谨的话语体系,即以核心概念为起点发展形成的系统做法;另一方面具有扎实深厚的实践支撑,也就是要有持续、系统、深入的实践探索,并且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出申报者的使命担当—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申报教学成果时切忌伪造问题、捏造概念,同时尽量避免涉及有争议的概念。
  1. 回应重大关切问题
  优秀的教学成果,要能够回应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重大、突出、关键、紧迫的问题,要能与时代脉搏一起律动,能体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申报者应系统思考“五个结合”:结合主要问题与主要矛盾,结合导向性问题与中国教育传统自信,结合实践问题与学科导向,结合专业问题与学术研究,结合单一学科问题与跨学科研究。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翱翔计划’: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回应了“教育为什么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提出首都教育工作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责任也有使命,并且要有所作为。   2. 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
  梳理教学成果的过程中,申报者要注重相关概念的总结与提炼,应基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来提炼标识性强的核心概念。申报者应以核心概念作为话语体系建构的起点,更好地阐释教育教学领域的新实践、新经验、新范畴和新命题,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核心概念体系,更好地回应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复式教学实验与研究”,成果完成者所在单位为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鲁坑小学。这所小学地处边远山区,自1959年开始至今数十年,学校不断挖掘复式教学的深意,探索出互教互学的经典路径,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方案,成就了复式教学特色鲜明的样例价值。
  3. 呈现完善的成果内容架构
  教学成果是创造性解决教育教学重大现实问题的一套办法,要根据问题解决的思路,采用问题解决思维,遵循问题解决逻辑,形成关于某一问题的话语体系。申报者在申报时要站位高远,联系实际,高度概括,生动呈现,讲好普通教育工作者安教、乐教、善教的常态故事,展现出教学成果的完整内容。例如: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就讲述了解决问题的逻辑严密的“八个台阶”,即情境教育本质、情境教育美学、情境学习核心秘密、情境教学五要素、情境教育模式与原理、情境课程四大领域、情境课堂操作五要义以及情境教育科学依据,全方位建构起架构合理、内容充实的情境教育体系。
  4. 填写详略有序的申报表格
  申报教学成果时还有一项特别需要重视的内容,即对申报表格的把握。申报者要下功夫反复打磨申报表中的各项内容,力求填写得精炼、精准。对于500字的“成果概要”,要尽量要素化、结构化,要说明成果是什么,好在哪里;对于800字的“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要特别注意聚焦问题,围绕问题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要凸显方法与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解决的每一阶段都要附上相应的标志性成果;对于500字的“成果创新点”,要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价值创新、平台创新、方式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等角度,展示出教学成果的独到创新之处;对于800字的“成果应用及效果”,可简述应用情况,而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成效与成果进行立体描述,展示出该成果在业内外的引导示范作用。
  5. 积淀扎实厚重的成果支撑材料
  申报教学成果,需要按要求提交一整套材料。很多申报者都是等到申报通知发布才开始临时整理、拼凑资料。真正高质高效的做法是在产生标志性成果(成果应用的时间起点)之后,就进行主题式活动推进,同时梳理教学成果相关材料。这样能够体现出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使成果材料系列化地呈现。具体可采取一学期一主题的方式,精心设计内容,结果汇集成册,一学期一册,这样坚持五年、八年,即可积攒出一份厚重、有说服力的汇报成果。申报者还应对教学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尝试发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刊发文章的期刊层次越高,最终对于该成果的支撑力度越大。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EB/OL].(1994-03-14)[2019-02-27].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620/200408/1382.html.
  [2] 教育部.關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EB/ OL].(2013-12-30)[2019-02-2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7058/201401/162272.html.
  [3] 教育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EB/ OL].(2018-02-01)[2019-02-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 s7058/201802/t20180206_326947.html.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学校立德树人‘共同体’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70586)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我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对教育有一份天然的依偎。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以“行者无疆”为信条,出荆州,上北海,进杭州,“八千里路云和月”,试图给自己视之为精神和生命双重寄托的教育画上一个圆,可愈是这样,就愈是困惑,愈是惭愧。  这是因为,我每天都要面对的教育。教育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作为一名校长,我曾试图从元认知上把握教育的本质,在原点上思考并实践教育的核心价值。我总试图依托我的工作团队,用我们
进入21世纪以来。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体现了这一趋势。当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教学改革之关键所在。那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真正落地于学科教学?  2017年5月18~19日,在由贵州省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政府主办,乌当区教育局、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小学承办的第十届中
学校精神的孕育和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校是一所有86年建校历史的津门名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为突破口,用名校文化滋养教师,营造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下面仅举几例。    1 了解学校历史,强化名校效应    强化名校效应是基于这样一件事:我校从东北师范大学招聘的几位新教师一起到马路餐桌吃饭,老板在与他们闲聊中知道他们是应聘来耀华中学当教师的,态度马上发生了变化,一再夸他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对美国《健康与幸福》教材的愿景、目标及内容结构的分析,结合我国现行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及中小学的现实需要,界定了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并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框架,以期为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健康素养;中小学健康教育;《健康与幸福》教材;健康技能;健康意识;健康倡导者  中图分类号G
摘要 “读懂学生”是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能力。教师要想“读懂学生”,一是要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形成“读懂学生”的态度,二是要学会综合运用测试、观察、访谈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三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在教学内容知识(PCK)方面量与质的水平。  关键词 学生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懂学生”;学生立场;教学内容知识(PCK)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就像飞行的战机一样,一旦起飞就得耗油,而油箱的容量毕竟有限,想让飞行器飞得更远,就需要在空中“加油”。“天宫二号”作为中国首个空间站的雏形,要保证它在太空停留的时间长久,也得给它补充燃料——推进剂。科学家称这种技术为“推进剂在轨补加”,它是未来建设空间站的基础性技术。这一次,科学家要在“天宫二号”的身上验证这项技术。  “天宫二号”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它能保证所有的分支系统有序地运行。仪表控制器是
在澳大利亚的菲利普岛自然公园里,住着一群世界上最小的企鹅,人们称这种企鹅为小蓝企鹅。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小萌(méng)货们就会结队上岸,一摇一摆地返回自己的巢(cháo)穴,这可爱的景象萌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又名小企鹅、蓝企鹅、神仙企鹅,身上长着蓝色的羽毛,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小蓝企鹅主要生活在南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附近的海岸上。  咦?不远处出现了几只另类的小蓝企鹅——它们穿着五颜
在《中小学管理》创刊20周年之际,杂志社从1997年~2006年的杂志中选编了部分文章,出版了精选本——《中小学管理纵览》。  我是前几年才加入到《中小学管理》编委会的,有机会接触到编辑,不时近距离地观察办刊动态,比普通读者更多地了解编辑思路。在这里,我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些许情况,也许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本书的一些特点。    一、服务实践,提升理论    自《中小学管理》创刊以来,杂志社的办刊主旨
[摘要]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通过设立章程等规范化运作,建立了教育议事会制度。教育议事会由家长、社区等各方人士组成,负责协调各方利益,平衡学校权力,服务学校发展,成为学校与家庭、社会进行有效沟通的平台,促进了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校关系;教育议事会;权力平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3-0010-03    浙
恐颌猪,一种史前巨猪,因长相丑陋、恐怖而得名,又被称为恐猪、恐怖猪。恐颌猪啥都吃:不管是素的,还是荤的,甚至是臭的腐肉,它都一概不拒。这一点上,它和野猪也很像呢。  生存时间  恐颌猪生存于渐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距今约2900万到1900万年前)的北美洲。  速度  恐颌猪的四肢修长有力。和猪一样,它的脚上也长着蹄子,这样便于快速奔跑,追逐其他动物。  猎杀技能  恐颌猪的食欲超强,甚至在胃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