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独”事件是一份反面教材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13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超过3亿元。
  在举国上下关注“两会”、迎接奥运之际,“藏独”分裂分子蓄意制造的这一骚乱无疑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份反面教材,揭露“藏独”真面目,认识“藏独”反动本质,提高反分裂的自觉性。
  1.“藏独”事件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族同胞和内地各民族友好交往、骨肉情深。早在公元7世纪,西藏就与祖国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来频繁。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朝时曾建立政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等,还带去了大批手工业工匠,极大地推动了西藏历史的文明进程。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合同为一家”。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西藏地区发展经济,带领西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然而,正当藏族人民沉浸在和平、团结、幸福的生活中时,达赖集团置民生于不顾,恶意制造了一场在任何法制国家、任何文明社会都无法得到宽容的赤裸裸的犯罪暴行,广大藏族同胞义愤填膺,举国上下愤怒声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仍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炼就一双慧眼,“不仅要看他说些什么,更要看他做些什么”。
  2.“藏独”事件使我们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最重要的内容。热爱祖国,就要做到时时刻刻忠诚于祖国,时时处处不忘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热爱祖国,就要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格和人格。“藏独”分裂分子不仅打砸抢烧,而且攻击我国驻外使、领馆,甚至闯入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企图通过点燃火炬的方式“抗议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他们干的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们置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于不顾,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完全丧失了国格和人格,是祖国的败类,是人民的敌人。
  3.“藏独”事件使我们增强了依法制裁违法犯罪的紧迫感。
  达赖集团把这场暴乱说成是正常的“游行示威”,把我们的依法制裁说成是“镇压”,他们肆意践踏法律,愚弄百姓。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法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在集会、游行、示威过程中,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不得进行犯罪活动或者煽动犯罪。《反分裂国家法》明确指出,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关系,危害国家安全都应负法律责任。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宪法还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法律的这些规定不仅保障了国家安全,更表明了我国法律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有句古话“玩火者必自焚”,达赖集团无视国家的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行为作斗争,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4.“藏独”事件使我们增强了宪法意识。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达赖集团打砸抢烧,漠视生命,置人权于不顾,是一种严重的违宪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宣传宪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5.“藏独”事件使我们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上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我们必须与其进行斗争,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境外敌对势力和境内分裂分子经常狼狈为奸,我们要提高警惕,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任何人干涉我国内政。我们要提高反分裂的自觉性,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坚决与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坚决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平等政策,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把西藏建设得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为明确和统一收入确认标准,IASB和FASB于2014年联合发布IFRS15以取代1993年修订的IAS11以及IAS18。为与国际趋同,我国财政部在2017年发布了新CAS14,代替2006年颁布的原CAS14
内容摘要:司法实务中宜对诬告陷害罪作限定性理解与适用。一般行为人的捏造、诬告陷害行为程度应有别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趋利避害的辩解。刑事强制措施与“刑事追究”应有所区别。诬告陷害罪直接故意的判定通常依据行为人客观行为推定,且要贯彻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原则。  关键词:诬告陷害 刑事追究 直接故意  [基本案情]2015年8月15日晚,吸毒人员梁某打电话联系犯罪嫌疑人干某,要求帮其购买价值二百元人民币的
材料一:2008年初,在雪灾肆虐的危急时刻,无愧“人民忠诚卫士”称号的武警官兵用他们年轻的生命,为受灾群众打开了一条条通往生命和希望的通道……1月27日8时5分,湖北孝感应城月圆集贸市场顶棚被暴雪压垮,许多群众被困武警湖北总队孝感市支队应城市中队长黄友宗,率18名官兵火速前往救援黄友宗将官兵分成疏散群众封控现场和搜救3个战斗小组班长李鹏率战士们冲向积雪覆盖的废墟,用双手扒开瓦砾,救出1名发出呼救声
1.看一看:你怎么看待漫画中人物的选择?2.想一想:为什么要自己做出选择?3.做一做:当你面临漫画中人物类似的情况时,你会怎样选择?4.辩一辩:自己选择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就是不听取任何人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分布在所监测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运用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将所监测区域内的信息(温度、湿度、光
目的:探讨对接受种植牙修复术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进行种植牙修复术的9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均
黄土是具有显著水敏性的典型非饱和土。基于现代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与方法,围绕水敏性来研究黄土力和水作用顺序对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水力耦合对水力特性的影响,对寻求解决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