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字中激活孩子的多元智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元智力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智力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初步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的多元智力,并引领多元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多元智力 教学手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即每一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反省智力。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力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开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发掘并引领这些智力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智力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将教材识字部分具备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因素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呢?我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初步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的多元智力,并引领多元智力的发展。
  一、引导观察,发展视觉空间智力
  低年龄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图画,这种视觉强刺激在引起视觉神经中枢兴奋的同时,又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识字部分图文并茂,恬静、雅秀、清纯和谐的插图艺术风格如丝竹般清新流畅,更为儿童所喜爱,展示了一个纯洁、率真的儿童心灵世界,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视觉智力。如韵文识字,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美丽的景物和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进行活动的情境。教学时我们可以凭借色彩亮丽、富有童趣的插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诵读韵语,把识字、理解词语和认识事物融为一体。通过视觉的感受,想象感悟,拓展认知领域,体味在那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季节里,蜡梅怒放、翠竹摇曳、苍松挺立,让学生和图上的儿童一同张开笑脸。
  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识字3中,“燕”字字形比较复杂,我一方面结合插图和象形文字帮助学生记忆,一方面在范写“燕”字时,提示学生注意:这个字是由头、身体、翅膀、尾巴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看清楚,然后不同的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写。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受到视觉的强烈刺激,集中了注意力。
  二、手舞足蹈,发展身体运动智力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生字教学如果不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并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识字3中,出现了会意字,教学“尖”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身体展示出‘尖’的意思?”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的学生分开两腿站,有的学生双手高举、指尖相对,我指着“尖”字接着问:“怎样让你的身体跟字形更接近呢?”学生们立刻就领悟了,两腿分得更开,说:“下面更大更稳了。”我适时请学生注意“尖”上面的“小”字没有钩。这个片断的教学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表现力,只要教师善于引领、挖掘,孩子的身体运动智力就会得到非常完美的体现。又如在学习“看”时,我请他们做孙悟空看东西时的样子。孩子们弯曲手臂,把手搭在眼睛上,表演得惟妙惟肖,生字也快速准确地记住了。这些游戏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主动从多方面对生字进行了分析综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身体运动智力。
  三、歌谣吟咏,发展音乐智力
  儿童歌谣以儿童的生活为主体,具有通俗性、音乐性、娱乐性等特点。儿童吟咏童谣,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类游戏,而且可以欣赏优美的韵律,发展音乐智力。
  在识字教学中,针对汉字的音、形、义,选择合适的儿歌歌谣,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对好朋友,日月并肩行。昼夜轮流出,天地一片明。”学生在对这首儿歌吟唱后,就能较全面地掌握“明”字的音、形、义。在识字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编字谜,如:在“夜”字教学中,我问学生如何记忆,经过讨论修改,孩子们自己编了首儿歌:“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右个夕,加上一捺要拉长。”由此可见,通过编儿歌,学生不仅记住了生字,而且使课堂充满了韵律。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猜谜,在流动的节奏中发展了音乐智力。另外,教学合辙押韵的词串识字第六课: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椰树骄阳海岛/牦牛冰雪高原/。我将一个个具备典型事象的词语,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充满韵律地反复回环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词串的音乐美,发展音乐智力,展开想象,感受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感悟词串蕴含的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的意思。
  四、生活体验,发展语言智力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而且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智力。所以,老师应努力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建立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识字2 “炮”字时,一个孩子说:“纸包火药一声响,炸成碎片全没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指着“焰”字说:“‘焰’左边表示这个字和‘火’有关,右边的下面是放焰火的筒子,但不能封上,否则焰火就放不出来了,上面就是冒出的焰火。”听了这样充满童趣的想法,惊异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力。孩子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那么在低年段教学中,何不利用这个特点作为设计识字教学环节的组织策略和依据,来促进学生语言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呢?再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材将孤立的汉字置于祖国各地自然风光的词串语境中,词语间的留白,给学生无尽的发展语言智力的空间。学生在词串诵读中想象意合,强化了识字效果。教学时,我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结合插图,说说自己脑海中的美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我看见了一群高大的骏马,迎着风在一望无边的塞北草原上奔跑。”有的说:“我看见了白色和粉红色的杏花在春雨中盛开,把江南打扮得更加漂亮。”还有的说:“高大的椰树,挺立在骄阳下,海风吹过,枝叶左右摇摆,像在尽情地舞蹈。我也在阳光下冲浪玩耍,可开心啦!”学生的语言非常丰富,充满童趣。词串不仅教会了学生识字,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波.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多元智能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周娟.多元智力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文教资料,2008,(32).
其他文献
课例重现:钱梦龙老师教《少年闰土》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问:“跳鱼有几只脚?”钱老师当时不知道,换作我们,可能是先询问是否有人知道,但钱老师坦诚:“我也不知道。”才问:“同学中有人知道吗?”同学也说:“不知道。”  新课改之后,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问题我们放到课后来解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查课外书,然后来告诉大家。”(这时,有的同学顺着这个思路从课堂上“游移”了出去:我家有什么书?我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审美创造力,一直都是每一个教师不懈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经验,以审美为核心,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达力和兴趣习惯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审美创造能力 四个方面    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有感受美、鉴定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
应用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重要技能之一。扎实掌握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熟练运用常用应用文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本应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因为不是考试考查的重点,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在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方法上,很多人(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应用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读为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有效朗读、善于阅读和快乐读书中增智益脑、陶冶情操、彰显个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有效朗读 学习能力    关于读书话题,大作家冰心一贯奉行九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欧阳修的“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和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