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围城》的隐喻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并为其增添了不少美学价值。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随处可见,可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殊不知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体验另一种事物的认知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本文以弗米尔为代表的目的论的指导下,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出发研究《围城》英译本中具体的隐喻汉英翻译实例。
  【关键词】 目的论;隐喻汉英翻译;《围城》
  【作者简介】周露,武昌首义学院。
  一、引言
  《围城》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他以风趣犀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众生百态图,尤其是将国难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千般滋味描述得淋漓尽致。书中有许多讽刺但不乏幽默的隐喻,让读者感受到钱钟书先生的博学智慧及幽默风趣。Jeanne Kelly和Nathan K.Mao翻译的英文版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已被收入英国企鹅经典文库。《围城》中有大量的隐喻语言,其对应的英文译文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围城》中的隐喻大多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如果只采取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目标语读者可能会难解其中奥义。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隐喻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隐喻翻译也不例外,本文将在目的论视角下以目的论三原则为切入点探究《围城》隐喻翻译的翻译策略。
  二、目的论三原则
  目的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由德国学者Katharina Reiss, Hans J. Vemeer, Justa Holz - Manttari和Christiane Nord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并非从方法论入手,而是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思考“为什么要翻译?”。Ve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在目的论三大原则中目的性原则是核心原则,指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而译文文本应为这个目的服务。目的性原则有三个基本假设。第一是文化之间的翻译互动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第二是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翻译目的会发生变化;第三是目的性原则可能会模糊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概念联系。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必须考虑目标读者的实际情况。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翻译出对目标文本接受者有意义的译本,即在译本中充分发挥语义的连贯性,使其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连贯性原则还强调译本对目标文本接受者的可理解性,要求译本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特征。两种不同的文化对一个对象的认知表达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两个客体分别存在于各自的文化中,且具有相似的表达方式。(2)一个对象只存在于某一文化中,它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隐喻翻译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
  忠实性原则要求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它与其他翻译理论强调译文的忠实度相似。但是,在保证实现连贯性原则的前提下,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和形式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受翻译目的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忠实的程度和形式会因为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译者会对原文进行加工,难免会出现字面上不完全忠于原文的版本。
  总而言之,目的论三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性原则是基础,连贯性原则为前提,这二者都服务于目的性原则。接下来本文会从《围城》中选择相应的隐喻实例,从目的论三原则的角度来分析英译本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策略。
  三、目的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翻译策略分析
  1.从目的性原则的角度。从目的性原则的角度来看,任何形式的翻译都有特定的目的,同时,这个目的决定了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小说,它的目标群体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保留原作的文学意义。由于目标读者是与我们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所以译本要符合他们阅读时的需求,不应让他们感到困惑,而要引起他们对这本书的兴趣。
  (1)有些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才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又有人称她为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钱钟书,2013)
  Some called her a charcuterie-a shop selling cooked meats-because only such a shop would have so much warm-colored flesh on public display. Others called her “Truth”, since it is said that “the truth is naked.” (Jeanne Kelly
其他文献
每年6月,美国的传统肯塔基赛马节在肯塔基州如期举行,最近3年来,带有美式幽默风格的赛鸵鸟和赛骆驼节也广受欢迎。今年的赛鸵鸟和赛骆驼节举办地新泽西州梅多兰兹赛马场聚集了大批观众。
我不叫外卖,但经常蹭吃,不免一边吃一边琢磨,垃圾咋整?  叫外卖很爽,外卖产生的垃圾却是个大问题。据界面新闻报道,2017年将会产生400亿件快递垃圾,仅美团一家的日订单已达到1200万。一餐外卖,至少两三个食盒和垃圾袋,吃完下楼往垃圾箱一丢,然后呢?  我不叫外卖,但经常蹭吃,不免一边吃一边琢磨,垃圾咋整?  传统办法无外乎两种,或者降低用量,或者提高成本。降低用量阻力很大,因为外卖就是吃个新鲜
为期两天的美国西敏寺犬展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截至2013年西敏寺犬展已经举办了137届。今年仍吸引了上万观众,一只名为香蕉·乔的猴面犬被评为年度最佳。  香蕉·乔是一只猴面犬,先在宠物组的评选中胜出,最后赢得了全场最佳。  一只伊比赞猎犬在这次的137届西敏寺犬展猎犬组比赛中间休息时吃零食。  站在中间的“美籍英式’猎犬与其他一同参加猎犬组比赛的同类在走道中等待。猎犬组的比赛,最终由一只美国
《会晤新闻界》最长青新闻时事节目  《会晤新闻界》是美国电视史上节目播出寿命最长的节目,首播是在1947年,到现在仍在继续播出,今年11月将届满67年之久。它并不是戏剧类的影集,而是新闻时事类的访问节目。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会晤新闻界》(Meet the Press),1947年11月6日首度在电视上播出,迄今已经播出5000多集。这个在周日上午播出的30分钟节目,60多年来经历11
把他惹火了  “你是说我害怕了?我看上去像是害怕吗?你看我像害怕的人吗?”  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当时还是乌克兰总统,说他看上去害怕并不准确,但他确实显得很恼火。翻译小声把亚努科维奇的话翻给我听,亚努科维奇说话的时候直盯着我的眼睛,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那年冬天,在基辅,我在总统府一个宽敞、豪华的房间内采访亚努科维奇。这是3年前的事,距离乌克兰现在的动荡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当时,亚努科维奇掌握着大权。
特兰西瓦尼亚位于罗马尼亚中部,面积1万多公顷,区域内城堡数量不亚于欧洲其他地方。此地正好位于东西贸易线上,长年迎来送往日耳曼和匈牙利人,而落地生根者也大有人在。据说这里的村落间相隔不过几公里,却可以找到能说古日耳曼、匈牙利甚至卢森堡方言的人。  世人大多通过电视电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德古拉得知此地,而德古拉的原型正是这里的领主弗拉德三世。在历史上,这位15世纪的大公曾经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进行过残
“在这个角落的位置……”  (美)史蒂夫·萨克  早上好,先生!这就是每一个人和他们的母亲,他们都要参加选举角逐  (美)M·e·科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失踪多年儿子变成了红眼猩猩回家了;公主和鲶鱼做爱了;死去的妻子的鬼魂回来了;灵媒看到了人的前世了;庙里的女神变成了时髦女孩,跳下神坛和阿姨拉起了家常了;士兵们得怪病了……  谈起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电影,奇幻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对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毕竟我们有《聊斋志异》,也有《山中传奇》。然而,阿彼察邦的奇幻故事,是用现实主义的语言书写的。他喜欢是用固定机位、中远镜头拍摄,好像是人在
暴风雨最后几滴大大的雨点泼洒在地上,溅起星星点点的水花。在约翰尼斯堡以北的亚历山大镇,80名4岁到14岁不等的孩子,迫不及待涌上被雨水浸透的操场,参加一周一次的“来踢足球”活动。一群比这些孩子大不了多少的志工教练,则在场上未积水的空地上设置红、黄两色的锥形标志。  年仅16岁的尼奥·马莱马是名健壮的小伙子。他满面春风,跃上球场,带着自己的小学员开始当天的课程。不到几分钟,他就让小学员按照顺序围成一
纷扰的2005年终于走进了历史的壁橱,为记忆倒带的瞬间,回闪过一张张知名或未知名的脸:  乘着“神六”平安归来、露出凯旋笑容的费俊龙和聂海胜;坐在审判席上,如困兽般咆哮的萨达姆;南亚大地震中被困9天、奇迹生还的幸运小女孩;伦敦地铁遭自杀炸弹袭击之后,用面膜遮住灼伤脸庞的妇女;还有经历卡特里娜飓风而泪流满面的新奥尔良灾民……这些曾经深深触动我们的鲜活面孔,又一次在眼前登台、谢幕,然后淡成历史的黑白胶